![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提升(四)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练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987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提升(四)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练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987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提升(四)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练习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987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提升(四)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两瓶气体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B.铁生锈 C.铜丝折弯 D.矿石粉碎3.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 B.硫粉 C.红磷 D.铁丝4.下列有关空气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B.空气是重要的氧气来源C.氦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不会引起空气质量的改变5.下列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弹簧夹没有夹紧,导致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小于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C.该实验可以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导致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大于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热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吸热,生成无色无气味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7.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或者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A.都生成了两种物质 B.都使用了二氧化锰作催化剂C.都发生了化合反应 D.都发生了分解反应8.下列关于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两者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C.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D.有些反应既不属于氧化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9.某同学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内,则加热过程中最多会出现几种固体A.2种 B.3种 C.4种 D.5种10.焊接金属时,能用做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A.O2、N2B.Ar、O2C.N2、ArD.CO2、O211.下列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A.水氢气+氧气 B.一氧化碳+氧化铜铜+二氧化碳C.铝+氧气氧化铝 D.氯酸钾氯化钾+氧气12.下列气体在焊接金属时不能用作保护气的是A.氮气 B.氧气 C.氦气 D.氖气13.下列与氧气有关的三个反应,说法正确的是① ② ③A.都会吸收热量 B.均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都增加了 D.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关下图所示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生成物中在常温下既有气体,也有液体,还有固体B.由图示的实验可知,集气瓶也可以用作反应容器C.三个反应都是化合反应D.三个反应都是氧化反应1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珠峰峰顶的干燥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不到空气总体积的21%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均属于化合反应 二、填空题16.请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用语填空: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_____;可用作气体肥料的是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17.化学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下列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A.水;B.木炭;C.氮气;D.硬铝。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①_____可用于制造飞机②_____可用作冰箱除味剂③____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18.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①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 5 等份;② 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④ 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_____(填序号)。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1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操作: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b、装药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连接仪器 e、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f、撤出导气管 g、熄灭酒精灯。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20.根据描述,写出物质的化学式:(1)将一种光亮紫红色金属在空气中充分加热,生成一黑色固体B,B是___________。(2)某银白色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反应产生黑色固体C,C是___________。(3)加热紫黑色固体D,产生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D是___________。21.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1)原料:______(2)方法如下:液态氮气的沸点为-196℃,液态氧气的沸点为-183℃,先将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则先逸出的气体是______。(3)液氧是一种______色液体,医院用于给病人输氧的液氧储存在蓝色的钢瓶中、输氧时,一般用下图装置来观察输氧的速度,则与装氧气的钢瓶连接的导管是______(填“a”或“b”)。通过观察瓶内______可知道输送氧气速度的快慢。 三、实验题22.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实验如下。(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同体积的6%和1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少许等量的二氧化锰,木条先复燃的是浓度为_______的过氧化氢溶液。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都明显变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6%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少许等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和氧化铜粉末,发现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快。(2)取2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可看见有少量气泡产生,加热,产生大量的气泡,伸入带火星的木条,火星明亮但没有复燃。木条没有复燃的原因可能是_____,若要木条复燃,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由以上三组实验可知: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和___。23.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5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左边为0刻度)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刻度处推至0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气密性________;(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________刻度处;(填数字)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________刻度处;(填数字)(3)分析该实验设计的优点________(写一条)。
参考答案1.B【详解】略2.B【详解】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铜丝折弯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3.C【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光、放热,没有白烟,故错误;B、硫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没有白烟,故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正确;D、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故选C。4.B【详解】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此选项不正确;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空气是重要的氧气来源,此选项正确;C、氦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而不是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此选项不正确;D、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引起空气质量的改变,此选项不正确。故选B。5.C【详解】A、弹簧夹没有夹紧,会导致集气瓶中的气体从导管逸出,最终进入的水的体积偏大,错误。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木炭,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错误。C、该实验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可以说明N2难溶于水,正确。D、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未被消耗干净,导致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偏小,错误。故选C。6.D【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五氧化二磷固体),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错误。C.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固体),正确。故选D。【点睛】 7.D【详解】A、加热高锰酸钾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生成了3种物质,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错误。C、加热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发生的都是一变多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错误。D、加热氯酸钾或者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的都是分解反应。正确。故选D。8.D【详解】A、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化合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不符合题意;C、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但是不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D、有些反应既不属于氧化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9.D【详解】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先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氯酸钾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如果高锰酸钾、氯酸钾都有剩余,固体还有氯化钾和锰酸钾、二氧化锰可以达到5种。故选D。【点睛】 10.C【详解】A、氧气具助燃性、氧化性,高温易和金属反应,不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氧气具助燃性、氧化性,高温易和金属反应,不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氮气、氩气化学性质稳定,高温下也很难和金属物质反应,常用作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D、氧气具助燃性、氧化性,高温易和金属反应,不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选:C。11.B【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多变一”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正确。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错误。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错误。故选:B。12.B【详解】A、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B、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不能作保护气,符合题意;C、氦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D、氖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故选B。13.B【详解】A、燃烧放热,三个反应都会放出热量,选项说法不正确;B、三个反应都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①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①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压强变化不大,反应③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14.C【分析】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蜡烛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铁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详解】A、三个反应的生成物有二氧化碳、水、四氧化三铁,常温下既有气体,也有液体,还有固体。正确。B、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正确。C、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有2种,不是化合反应,错误。D、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正确。故选C。【点睛】 15.A【分析】
【详解】A、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选项说法正确;B、珠穆朗玛峰峰顶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但是空气比较稀薄。选项说法不正确;C、鱼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能溶解在水中,但是不能确定溶解量,得不出易溶于水的结论,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例如甲烷燃烧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点睛】 16.He CO2 Ca 【详解】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化学符号为He;可用作气体肥料的是二氧化碳,化学符号;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化学符号为。
17.D B C 【详解】①硬铝质轻、硬度大,所以可用于制造飞机;故填D;②木炭具有吸附性,所以木炭可用作冰箱除味剂;故填B;③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氮气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故填C。18.④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详解】①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的,为了观察水进入瓶中的体积,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防止气体受热膨胀逸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减少红磷燃烧放热使气体逸出,减少误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做法错误,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会小于五分之一,符合题意,实验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约占上方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填:④;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19.dcbaefg【详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首先 d连接仪器,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证装置不漏气;然后b装入药品,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制取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e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满后首先 f撤出导气管,再 g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dcbaefg。20. CuO Fe3O4 KMnO4 【详解】(1)铜紫红色在空气中充分加热,生成一黑色固体氧化铜,B为氧化铜,故填:CuO。(2)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反应产生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填:Fe3O4。(3)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加热,产生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氧气,故填:KMnO4。
21.(1)空气(2)氮气(3) 淡蓝 a 产生气泡的速率 【分析】(1)空气中含有21%体积的氧气,工业制取氧气的原料是空气。(2)氮气的沸点是-196℃,氧气的沸点是-183℃,在蒸发的过程中,氮气先被蒸发出来;故填:氮气。(3)液氧是淡蓝色液体;洗气瓶是长进短出,则与氧气钢瓶连接的a端;可以通过瓶内氧气气泡的产生速率,来观察输送氧气的快慢。22.(1) 15% 反应有水生成,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变小 (2) 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气 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干燥装置 催化剂的种类 反应物的浓度 温度 【分析】(1)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同体积的6%和1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少许等量的二氧化锰,木条先复燃的是浓度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都明显变慢,可能的原因是反应有水生成,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变小,故填:15%;反应有水生成,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变小;(2)取2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可看见有少量气泡产生,加热,产生大量的气泡,伸入带火星的木条,火星明亮但没有复燃。木条没有复燃的原因可能是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气所致,若要木条复燃,你的改进方法是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干燥装置,由以上三组实验可知: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催化剂的种类、反应物的浓度、温度等,故填: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气;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干燥装置;催化剂的种类;反应物的浓度;温度。23.(1)良好(2) 10 6 (3)环保(或测定结果更准确)【分析】(1)活塞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夹紧弹簧夹做实验,消耗的是试管中氧气,则氧气的体积为50mL×=10mL,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20mL-10mL=10mL;若不使用弹簧夹,消耗的是试管和注射器中的氧气,则氧气的气体为(50mL+20mL)×=14mL,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20mL-14mL=6mL;(3)改进后装置密封性好,所以测量结果准确或环保。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复习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本单元综合和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课内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