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训练1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训练1含解析第1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训练1含解析第2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训练1含解析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训练1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训练1含解析,共9页。


    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练好题·考点自测

    1.唐僖宗时,柳玭曾到成都东南的书肆看书,发现其书多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板(版),印纸浸染,不可尽晓。这反映了              (  )                    

    A.造纸技术出现重大改进 B.印刷术推动了理学传播

    C.印刷术迎合了社会需要 D.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成熟

    2.[2018全国卷,27,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3.[2016天津高考,1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 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 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6分)

      材料二 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实践效果怎样?(6分)

    (3)综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4分)

    4.[2018海南高考,1,2分]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 (  )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草书

    5.[2017全国卷,24,4分]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6.[2020全国卷,26,4分]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  )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 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7.[2021河南联考]宋代的写实画极其注重审物,要求画中物象要符合客观事物规律。如图为南宋林椿的《果熟来禽图》,不仅鸟的形象生动逼真,连被虫子吃过的破损果叶也画得细致入微。据此可知,宋代写实画              (  )

                                               

    A.体现了借物抒情的意境

    B.促进了文人画日益成熟

    C.具有得意忘形的艺术性

    D.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

    8.[2019江苏高考,21,13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

      材料二 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

    材料三 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5分)

    9.[2020海南高考,3,2分]下表为唐诗(摘录)。

    诗人

    诗句

    出处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全唐诗》

    杜甫

    渔人漾舟沈(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

    刘禹锡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由上表可见 (  )

    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

    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

    10.[2019海南高考,5,2分]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  )                   

    A.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11.[2020五省联考]据统计,明中后期,《三国演义》有28种刻本,坊间所梓《三国》何止数十家矣。此时一大批历史演义小说被刊印出来。这表明当时              (  )

    A.商业出版迎合了市场需要

    B.活字印刷技术得到普及

    C.世俗文化整合了价值观念

    D.历史小说创作成为主流

    12.[2017海南高考,5,2分]下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 (  )

    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

    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

    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

    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

    13.徽剧是京剧的源流之一,京剧的很多曲目都体现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如《将相和》的爱国和谦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抛弃门户之见,徽调与汉调合流,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诞生。由此可知,京剧(  )

    A.源于对儒家道德的宣扬

    B.是宋明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标志着古代中国戏曲艺术成熟

    D.建立在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上

    考法帮·变式训练

    1.《尚书·尧典》中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自战国至清末共颁行了100余部历法。中国古代高度重视历法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   B.国家统一需要

    C.宣扬君权神授思想 D.疆域不断扩大

    2.据记载,唐代医药学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医学方面,印度眼科医术,大秦(东罗马)、波斯一带治疗痢疾的悖散汤等传入。药学方面,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等传入。这说明唐代医药学的发展得益于              (  )

    A.朝贡贸易体制的盛行 B.政治格局的稳定统一

    C.健全的医学管理制度 D.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

    3.[2020北京高考,2,3分]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              (  )

    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

    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

    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

    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

    4.[2019全国卷,26,4分]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

    知,在唐代 (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5.[2016全国卷,26,4分]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6.[2018全国卷,27,4分]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1.C 材料中雕版印刷的书种类多样,有阴阳杂记、占梦……五纬之流,还有关于小学教育的书,这些书的印刷出版迎合了社会需要,故选C项。材料没有说明造纸术的重大改进,故排除A项。当时尚未出现理学,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成熟这一结论,排除D项。

    2.D 本题考查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与明朝中期以后思想观念的变迁。根据材料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可知,当时社会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故答案为D项。材料不能体现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士人地位的提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经世致用思想,排除C项。

    3.【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和明清时期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1)问,第一小问主要依据材料一中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学术的复兴”“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等信息进行归纳;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宋代进士……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该五路即占80%分析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明代以前……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创立了温病学说分析作答;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疗效显著和治疗案例分析作答。第(3)问,主要结合题中材料和前两问的答案,抓住社会与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作用: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4分)关系:两者呈正相关。(2分)

    (2)理论来源:张仲景的伤寒理论。(2分)新发展:创立温病学说。(2分)实践效果: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2分)

    (3)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4分)

    4.B 本题考查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篆、隶书、草书均因书写笔法而得名,唯有金文因铭刻在青铜器上流传下来而得名,故选B项。

    5.A 本题考查影响先秦时期汉字演变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学的兴起和发展,文字的使用更加频繁,由此促进汉字由繁向简转变,故A项正确。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书写材料变化不大,排除B项;各国变法与文字演变关系不大,排除C项;D项发生在秦灭六国之后,排除。

    6.B 本题考查唐代书法家张旭书法的特点。张旭擅草书,他创作的千字文作品狂放不羁、挥洒自如、变幻莫测。从他叙述自己对书法的感悟来看,他的书法呈现出书写气象的灵动性,B项符合题意。

    7.D 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强调格物致知,而写实画注重审物以达到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把握,这体现了格物致知思想对绘画艺术的影响,D项正确;写实画不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情感,不能体现借物抒情的意境,排除A项;B项夸大了宋代写实画的影响,排除;得意忘形注重的是神似而不是真实,排除C项。

    8.【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对青铜器作为文字载体的弊端的分析可得出简牍面积大,制作工艺简单;由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可得出简牍比较轻便实用;由缣帛的造价高和产量有限可得出简牍成本低,产量高。第(2)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进步促进了汉字的传播;由材料中各种字体的发展情况,可分析出造纸术的发展促进了多种字体的出现和发展;材料信息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说明印刷术促进了汉字的字体规范。第(3)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中先后形成了……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得出丰富了人类文化体系;由材料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促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发展。第二小问根据材料这些文字……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从汉字的特点和其适应性方面分析。

    【答案】 (1)原因:面积较大,可写较多的字;制作工艺简单;比较轻便实用;成本低;产量高。(5分)

    (2)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了汉字的传播;造纸术的发展促进纸的普及,催生多种字体;印刷术的发展使字体变得规范。(3分)

    (3)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促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人类文化体系。(3分)原因:汉字符号丰富多样;汉字具有较强的适应性。(2分)

    9.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唐诗。材料分别体现了农民、渔人、淘金人的辛苦劳作,说明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来源,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下层人民的生活,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项;材料是对下层百姓生活的描写,不涉及宫廷文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体现不出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排除C项。

    10.D 宋词是可以配乐演唱的,结合材料中曲者,词之变基本上可以判断应为元曲;且词不快北耳是因为元朝占领北方后,的演唱不被接受,才会产生北曲,北曲同样也不适合南方,故又有南曲,故本题选D项。

    11.A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出现一大批历史演义小说刊行的盛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兴盛,商品流通扩大,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市民的文化需求导致了这一情况的出现,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活字印刷技术得到普及的结论;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价值观念的整合;D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历史演义小说刊行的盛况,但不能说明历史小说创作成为主流。

    12.A 本题通过古代杂剧砖雕图案考查元杂剧的相关情况。从砖雕图案来看,元杂剧中角色分工明确,A项正确地反映了砖雕图案所表达的内容,也符合元杂剧发展的情况。京剧不是由元杂剧发展来的,B项错误;C项不符合元杂剧的艺术表现形式,排除;元杂剧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D项错误。

    13.D 由材料京剧……对传统道德的尊重”“爱国和谦让精神”“正义可知,京剧建立在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上,D项正确。京剧并非源于对儒家道德的宣扬,A项说法错误,排除;京剧产生于清朝,B项错误,排除;元杂剧标志着古代中国戏曲艺术的成熟,C项排除。

    1.A 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农业经济是历代政权的统治基础,而历法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故历代统治者重视历法,A项正确。

    2.D 唐代时印度的医术,大秦、波斯一带的药方,东南亚、阿拉伯的药材传入中国反映出唐代中外医药学交流频繁,这推动了唐代医药学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材料未涉及朝贡贸易体制,排除A项;政治格局统一是医药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也是唐代文明昌盛的政治前提,但是材料并未涉及当时的政治环境,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唐代的医学管理制度,排除C项。

    3.B 根据材料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可知,魏晋以来中原地区的清乐不断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音乐相融合,隋统一后被称为华夏正声,这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故选B项;材料反映了中原的传统文化不断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后得到新发展,并未消亡,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民族文化的交融,并非汉代礼乐制度的复原,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现象,不能说明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排除D项。

    4.C 本题从唐代社会风尚——拔河切入,考查古代中国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审美情趣。拔河比赛本身就是力量的较量,再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欲练英雄志”“预期年岁稔等可知,在唐朝人们通过拔河比赛展现力量,说明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故选C项;材料仅提到拔河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拔河活动而非战争,排除B项;由材料得不出D项结论。

    5.C 本题从唐太宗对王羲之的书法的态度切入,考查艺术与时代的关系。A、D两项说法偏颇,B项说法绝对,均排除。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是因为其有丈夫之气,与唐初尚武、开拓进取的时代风貌一致,C项正确。

    6.D 本题从明清时期昆曲的流行切入,考查影响艺术创作与发展的因素。材料没有反映昆曲流行与陆王心学传播的关系,故A项错误;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由材料官腔”“雅乐”“盛世元音”“郡邑大夫宴款……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可知,明清时期昆曲主要流行于社会上层,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表明社会等级观念得到了强化,故D项正确,C项错误。

     

    相关试卷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突破练习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突破练习 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热点聚焦完善知识体系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热点聚焦完善知识体系训练含解析,共15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难点特训三史学方法专项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难点特训三史学方法专项训练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训练1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