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达标测试
展开1.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当时一些欧洲人把武夷茶称为“中国茶”。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C.荷兰已成为“海上马车夫”
D.商品贸易的数量迅速增加
2.马克思认为,工业革命后发生的世界市场使“一种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一部分转变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马克思意在说明工业革命( )
A.促进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B.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成熟
C.形成了东方原料、西方产品的基本格局
D.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
3.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根源是( )
A.西方王室勇于冒险
B.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C.造船水平的提高
D.宗教扩张的狂热
4.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说:“1500年左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颗门牙咬开了世界,大西洋开始迎来一个开放的时代。”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
A.“两颗门牙”指的是英国和荷兰
B.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更加兴旺
C.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工业发达
D.大西洋的开放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5.据记载,19世纪末20世纪初,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业余剧社、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在中国大多数城市为人们所接受。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
A.开放与发展影响消费行为
B.社会习俗发生剧变
C.政治制度变革影响深远
D.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6.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 )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
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到唐朝时,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追求。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掌宫中教习音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坊。”16世纪以后,中国茶叶传入欧洲,饮茶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步盛行。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18世纪末,输入欧洲的中国茶,除欧洲本地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万荷兰盾的茶叶,转手卖出后获利65万荷兰盾。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
——摘编自张福新《茶文化》
材料二 下面为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情况统计表(单位:万担)。
——据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兴盛的原因,并分析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茶叶交易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茶叶销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课时作业10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1.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8世纪初“中国茶”在欧洲的价格迅速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业革命的表现是商品的种类增多、商品贸易的范围和数量大大增加,当武夷茶大量销往欧洲,就会出现茶叶价格下降的现象,所以D项正确;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鸦片战争之后,排除A项;价格革命体现的是大量黄金白银涌入欧洲,引起“物价上涨”,排除B项;武夷茶售价的变化不足以表明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排除C项。
答案:D
2.解析:材料中“一种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一部分转变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工业革命将世界划分为两部分,-部分是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国家,一部分是商品输出国家,因此C项正确。A项只强调一方面,排除;B项表述片面,排除;D项只强调了文化部分,排除。
答案:C
3.解析:材料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是指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贸易联系,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虽有利于东西文化圈的汇合,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答案:B
4.解析:根据材料中“1500年”可知是新航路开辟的时代,“两颗门牙”主要是指西班牙和葡萄牙,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促进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的商业萧条,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工业发达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被发现,各洲间的贸易联系加强,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故D项正确。
答案:D
5.解析:题干核心信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多数城市接受了近代西方的生活方式,这是因为城市社会开放程度较高,近代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故A正确。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不选B。19世纪末中国的政治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故不选C。仅由材料内容无法得出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故不选D。
答案:A
6.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虽然欧洲民主运动得到较大发展,但是保守势力仍很强大,所以当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女装时遭到舆论的责难。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国内劳动力紧缺,大量的妇女承担起主要的生产任务,为了方便生产,妇女服装开始简便化,裤装和短裙流行。由此可知,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服装的变化,并未体现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A项错误;题干说明由于一战爆发,劳动力减少才促使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并没有提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项错误;“维护自身权利”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D项错误。
答案:C
7.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中“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的信息得出茶树种植范围扩大。根据材料一中“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追求”的信息得出儒、佛、道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一中“东西两教坊(掌宫中教习音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坊”的信息得出商业城市发展;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中“饮茶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步盛行”的信息可知改变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根据材料一中“除欧洲本地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的信息可知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中“转手卖出后获利65万荷兰盾”的信息可知有利于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根据材料一中“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信息可知欧洲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中国茶叶生产的商品化。(2)第一小问“趋势”,结合表格中产量、内销、外销三个要素相应数据变化的走向可得出茶叶产量大幅增长、内销增长缓慢、外销增长迅速并占主导;第二小问“原因”,要充分调用所学知识归纳,可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联系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国际上如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国内如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影响、自然经济的情况等方面进行概括。
答案:(1)原因:①茶树种植范围扩大;②商业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③儒、佛、道思想的影响。
影响:改变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或扩大了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大量欧洲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中国茶叶生产的商品化。
(2)趋势:茶叶产量大幅增长;外销增长迅速并占主导;内销增长缓慢(或变化不大)。
原因:西方工业革命开展;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列强的经济侵略);农业生产商品化加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迫开埠通商、降低关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间
1684年
1689年
1701年
售价(荷兰盾/磅)
80
75
2.32
时间
产量
内销
外销
1832~1837年(平均)
260.5
200
60.5
1861年
312.5
202.5
110
1871年
409.5
202.5
207
1886年
567.46
205
362.46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精品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时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科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随堂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