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

    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第1页
    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第2页
    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共7页。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梳理】 反射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兴奋的概念: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有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是因为钾离子外流(协助扩散);动作电位的电位变化为内正外负,是因为钠离子内流(协助扩散)。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传导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是单方向传导的。 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突触常见的类型(1)从结构上看包括:轴突-胞体型;轴突-树突型(2)从功能上看包括: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人脑的高级功能有哪些?人脑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解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属于应激性,A项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内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不属于反射,为应激性,B项错误;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属于趋光性,C项错误;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属于反射,D项正确。【答案】D2.下面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解析】图中为突触小泡,为突触间隙,为突触后膜,a为突触小体,b为后一个神经元。突触小体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中内容物释放至中的方式为胞吐,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而不是选择透过性;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能被特异性识别;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答案】B3.某人大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  )              A.S区 B.W区 C.V区 D.H区【解析】该病人能说话、能听懂别人的谈话,说明S区(运动性语言区)、H区(听觉性语言区)均正常,但看不懂文字,说明受损部位是V区(视觉性语言区)。【答案】C4.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解析】只有神经冲动通过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神经末梢,突触小体受到刺激后,神经递质才能释放,A项错误。神经递质有兴奋型和抑制型之分,当抑制型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B项正确。反射弧中有一至多个突触,兴奋在突触上的传导是单向的,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C项错误。Na+内流是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的基础,D项错误。【答案】B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解析】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项正确。由图可知,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项正确。从a到d缺乏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项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兴奋的传递,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项正确。【答案】C6.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c为刺激部位,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外侧为正电位,神经纤维膜内侧为负电位B.局部电流在神经纤维膜外侧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刺激c处,兴奋在神经纤维膜外侧传导方向是双向的D.刺激c处后,电流计指针可发生两次偏转【解析】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侧是负电位,膜外侧是正电位,A项正确。局部电流在神经纤维膜外侧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项错误。兴奋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项正确。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当b点兴奋时,a点并未兴奋,即b点膜外是负电位,而a点膜外是正电位,此时膜外局部电流从a点流向b点,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理,当a点兴奋时,b点恢复静息状态,此时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所以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次,D项正确。【答案】B7.现象:小红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缩回;现象:小红伸手拿别人的物品时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选项比较项目现象现象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D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 【解析】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应;现象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现象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现象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少,现象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两现象中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应相当。【答案】B8.图1为人体反射弧局部组成示意图,图2为图1中X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在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有效刺激,肌肉收缩;在B处给予相同刺激,肌肉不收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结构X为    。图2中        ,一般由        (细胞器)形成。 (2)若在B处给予刺激,当兴奋抵达X时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若结构X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甘氨酸,甘氨酸与分布在        上的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    (填“兴奋”或“抑制”)。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甘氨酸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需要上的     协助。 (3)上述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4)图2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成分是               【解析】(1)图2中为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一般由高尔基体形成。(2)B处受刺激产生的兴奋到达处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并且因为刺激B处肌肉不收缩,所以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起抑制作用。(4)内环境的主要成分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神经细胞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故图示未体现的内环境成分有血浆和淋巴。【答案】(1)突触 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2)电信号→化学信号 突触后膜 抑制 载体蛋白(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血浆和淋巴    9.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相应反射弧如图1所示。图2是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据图判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b是传入神经,d是传出神经B.图2中e处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C.图3中物质f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D.f与g的结合可能使该处膜内外电位变成内正外负【解析】图1中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物质f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f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因此f与g的结合可能使该处膜内外电位变成内正外负。【答案】B10.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A能测出静息电位的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B.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C点上移C.神经纤维的状态由A转变为B的过程中,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D.若要画出如图2的动作电位,需要多个图1装置测量神经纤维不同位点的电位变化【解析】根据图1中A可知神经纤维膜电位呈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对应图2中的A点电位,A项正确;图2中C点为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引起的,故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会使动作电位的峰值上升,B项正确;神经纤维的状态由A(静息电位)转变为B(动作电位)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使Na+内流,C项正确;在测出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予神经纤维一个有效刺激,即可测出动作电位,D项错误。【答案】D11.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上以        的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        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的      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    (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      和通透性      ,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         免疫。 【解析】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发生膜电位的变化,从而产生局部电流(电信号),局部电流(电信号或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当兴奋传到神经纤维轴突末端时,可引起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局部皮肤红肿即为局部组织液增多,其主要是由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导致的。【答案】(1)电信号(或局部电流,神经冲动) 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2)内正外负 无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3)舒张 增加 非特异性 

    相关试卷

    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植物激素的调节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植物激素的调节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植物的向光性,植物激素的概念,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类似物,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胚胎工程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胚胎工程含解析,共7页。

    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种群和群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种群和群落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群落的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