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备战202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题63 中考物理开放类问题(含解析) 同步练习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备战202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题63 中考物理开放类问题(教师版) .doc
    • 学生
      备战202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题63 中考物理开放类问题(学生版) .doc
    备战202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题63  中考物理开放类问题(教师版) 第1页
    备战202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题63  中考物理开放类问题(教师版) 第2页
    备战202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题63  中考物理开放类问题(教师版) 第3页
    备战202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题63  中考物理开放类问题(学生版) 第1页
    备战202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题63  中考物理开放类问题(学生版) 第2页
    备战202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题63  中考物理开放类问题(学生版) 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战202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题63 中考物理开放类问题(含解析) 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题63 中考物理开放类问题(含解析) 同步练习,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63中考物理开放类问题学生版doc、备战2022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63中考物理开放类问题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63 物理开放类问题

    一、物理开放题的含义
    物理开放题是指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这些试题或条件开放,或策略开放,或结论开放,可谓千姿百态。通过求解这一类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求解开放性问题,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要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抓住题目中的重点字句进行分析、推理、比较、联想,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状态、情境、图形或图象等方面加以理解。
    二、开放题类型与特点
    类型1:题设条件开放型。其特点是条件多余或隐含,求解问题不指明。
    类型2:过程开放型。其特点是解答方式不统一,方法多样化。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异曲同工”。
    类型3:设问开放型。其特点是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
    类型4:待求结论开放型。其特点是结论不惟一,答案形式多样化。
    三、开放性试题的质量标准
    1.情境新颖,内涵丰富,同时创设开放情境要合理,不能与实际情况脱节.
    2.创设宽松、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敞开思路、充分发挥、自由探索.同时开放程度要适当,不能无目的、无限制的开放.
    3.可以是条件开放、策略开放、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
    4.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学生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5.为学生提供必要、明确的指导说明,让学生能够理解任务的要求.
    四、解题技法
    开放性试题的问题中的情景,都与生活、社会、科技相联系,问题的提出以及解决的过程、结果都具有灵活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求解开放性问题,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充分挖掘题目中的情境、图形或图象等隐含条件和重点字句进行分析、推理、比较、联想;同时有机结合所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等一切物理知识,寻求广阔的解题思维、方法和结论。

    【例题1】(2020贵州黔东南)2020年初新冠肺炎开始在全球蔓延。为了阻止新冠肺炎的蔓延,戴口罩、隔离、喷洒消毒液,都能有效的阻止其蔓延。3月16日九年级同学戴上口罩返校开当同学们进入教室,闻到了浓浓消毒液的气味,戴眼镜的同学的镜片上有了雾气。有的同学在手上、文具上喷洒酒精消毒,发现不一会酒精干了。手上喷洒酒精后有一点凉凉的感觉……。请你根据上面的描述和所学物理知识提出两个相关问题并回答。
    示例:
    问题:镜片上的雾气是怎样形成的? 回答: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问题:________ ;回答:________;
    (2)问题:________;回答:________。
    【答案】 (1)为什么在手上、文具上喷洒酒精消毒,发现不一会儿酒精干了? 因为酒精汽化了。
    (2) 喷洒消毒液后,能闻到浓浓消毒液的气味? 因为消毒液发生了扩散
    【解析】(1)有的同学在手上、文具上喷洒酒精消毒,发现不一会酒精干了,是因为酒精汽化成酒精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了。
    (2)喷洒消毒液后,能闻到浓浓消毒液的气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发生了扩散现象。
    【对点练习】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请您认真、仔细观察图像,能获得什么信息?写出3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乙的速度比甲大;(2)甲、乙出发后在离出发点60m处相遇;(3)甲走60米用了25分钟,乙走60米用了10分钟。
    【解析】这是路程—时间图像,图线交叉点是两物体相遇位置,也就是甲乙两物体各自经过一定时间都走了60米的路程。还可以看到甲走60米用了25分钟,乙走60米用了10分钟,可见乙比甲快。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很多信息:
    (1)乙的速度比甲大;(2)乙出发比甲晚15min; (3)甲、乙出发后在60m处相遇。
    其它答案如:甲走60米用了25分钟,乙走60米用了10分钟都是正确的。
    【点拨】利用图像收集信息,重点要抓住图像上的特殊点,知道这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意义。通过观察、分析,结合物理知识给予符合物理思想的结论。在利用速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时,s、v、t必须是同一对象、同一运动时间段,使用时切忌“张冠李戴”,还要区分一个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不同运动情况。本题的易错点是学生不会分析图像给出的物理信息。如果以两图线交叉点看去,分别说出对于乙图线上该点横坐标、纵坐标的物理意义,甲图线上该点横坐标、纵坐标的物理意义,就能很容易获得很多信息。
    信息开放题主要考查考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如何从众多的信息中“检出”有用信息,排除无用信息的干扰,这是解题的关键。
    【例题2】(2020山东潍坊模拟)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物体,质量为8kg,放置在水平地板上,它在1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g取10N/kg)。请你依据上述提供的已知条件,自己设计提出两个问题,并计算出两个相应的物理量。
    【答案】见解析。
    【解析】(1)问题:正方体受地板对它的摩擦力多大?
    解:由物体受力平衡可知:f=F拉=12N
    (2)问题:正方体的重力是多大?
    解:G=mg=8kg×10N/kg=80N。
    (3)问题:该正方体的密度是多少?
    解:
     (4)问题:正方体对地板的压强是多大?
    解:
    (5)问题:水平拉动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少瓦?
    解:
    【点拨】此题给定物理情景和相关条件,要求考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相对一般开放型试题,答案多元不惟一,又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题意,能够提出哪些问题,能够解决哪些问题,考生必须多角度思考。
    【对点练习】如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S,R1、R2均能正常工作,已知R1的额定功率为1.5w,A1的示数为0.5A,A的示数为1.5A。据以上条件,逐一列式计算出与该电路有关的物理量。

    【答案】见解析。
    【解析】①R1的阻值:R1=P/I2=1.5w/0.52A=6Ω
    ②电源、R1、R2两端电压:U=U1=U2=IR1=0.5A×6Ω=3V
    ③R2的阻值:R2=U/I=3v/(1.5-0.5)A=3Ω
    ④R2的功率:PR2=UI=3V×1A=3w
    ⑤电路总电阻R:R总=R1R2/(R1+R2)=2Ω
    ⑥电路总功率P:P总=UI=3V×1.5A=4.5W
    【点拨】由题设中的功率、电流值,据电学中所涉及到的公式,即可联想到如不同电阻的电压、电流、电阻及其功率值。
    【例题3】(2020石家庄模拟)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常常用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来研究一些问题,现在请你以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之一,可以适当添加其它辅助器材,设计三个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力、热、声、光、电均可)

    添加主要器材
    主要实验过程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示例
    细绳、小车
    将木块竖放在小车上,用细绳突然拉动小车向前运动,木块向后倒下
    木块具有惯性
    设计一



    设计二



    设计三



    【答案】

    添加主要器材
    主要实验过程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设计一
    弹簧秤、细线
    用细线将木块挂在弹簧秤钩上,木块静止时,弹簧秤有读数
    木块受到重力

    设计二
    弹簧秤、木板、毛巾、砝码
    将木块分别放在木板、毛巾上用弹簧秤匀速水平拉动;砝码放在木块上,将木块放在木板上匀速拉动
    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设计三
    导线、开关、灯泡、电源
    将导线、开关、灯泡、电源、干木块连成串联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木块是绝缘体
    【解析】本题不但结论开放,条件也有所开放,只是木块为必备器材之一,同时它又是设计性实验题。不过题材来自于平时的演示实验,所以难度并不大。解决此类问题,要求我们平时留心观察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准确把握实验的意图和原理。
    【点拨】本题把长方体木块作为必备实验器材,允许适当添加其它辅助器材,设计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一般地,只要能达到目的,添加的辅助器材越少、实验原理和过程越简单越好。有些同学把“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当作现象的描述了,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不能正确地表达现象反映的物理实质。如添加小车做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时,在“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中,他们只是说木块向前或向后倒下,未提及惯性问题。
    【对点练习】欲对一块不规则的矿石标本进行鉴定,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三种测矿石密度的方法,将每种方法所需主要器材、应测物理量和所测密度的表达式写出来。
    【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要求物质的密度,只要求出其质量和体积即可。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
    应测物理量:矿石质量m;矿石放入前量筒中水的体积V1;矿石放入量筒后水和矿石的总体积V2。
    表达式为。
    (方法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水、细线。
    应测物理量:矿石的重力G;矿石放入前量筒中水的体积V1;矿石放入量筒后水和矿石的总体积V2。
    表达式为。
    (方法三)器材:天平、烧杯、水、细线。
    应测物理量:矿石的质量m;盛满水的烧杯与水的总质量m2;把矿石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后,测出剩余水、烧杯、矿石总质量m3;
    表达式为:。
    (方法四)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
    应测物理量:矿石的重力G;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矿石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G’。
    表达式为:。
    【点拨】本题属于过程开放的试题。根据选择的器材不同,用到不同的测量原理,采用不同的测量步骤,得到不同的结论。

    一、选题题
    1.在光具座上固定一个凸透镜,使烛焰中心在凸透镜主轴MN上,如图2所示,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 )

    A.A点的左侧 B.AB之间 C.BC之间 D.C点的右侧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过程开放问题。题中说明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B点,若在B 点成的像为A点上烛焰的实像,则透镜应位于AB之间。那么,根据光路可逆,烛焰在B点时,成像应在A点,而题中指出:烛焰位于B点,成像于C点。显然B点成的像是A点上烛焰的实像的假设是错误的,则在B点成的应是A点上烛焰的虚像,则透镜应在A点的左侧。当A点与透镜的距离小于f,B点与透镜的距离也小于f时,若烛焰位于A点,能在B点成虚像;若烛焰位于B点,在C点也是成虚像。
    2.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F1和 F2的作用,它们的合力为F,则( )
    A.如果F1≠ F2,那么F的方向总是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
    B.如果F1= F2,那么F=0
    C.如果F1> F2,那么F= F1- F2
    D.F总大于F1和 F2的任意一个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本题中的 F1、F2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它们的大小关系已在各选项中作了假设,但各个力的方向未说明,两个力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那么合力的情况就不同了。
    3.重为100牛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米2,现用一个大小为20牛的力竖直作用在物体中央,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 )
    A.一定是200帕 B.可能是1000帕 C.可能是800帕 D.可能是200帕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解答本题常见的错误是选择答案A,其原因是认为作用在物体中央的大小为20牛的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实际上题目中并没有明确给出力的方向,只是说明力竖直用在物体中央,所以该力有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两种可能。当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为120牛,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p1=F1/S1=120牛/(0.1米2)=1200帕;p2=F2/S2=120牛/(0.1米2)=800帕。
    4.如图所示,一个重为10牛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并浸入水中(弹簧秤未画出),当金属块的体积的1/3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牛,当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碰到杯底时,弹簧秤的示数( )

    A.可能是2牛 B.可能是6牛 C.可能是8牛 D.以上答案均错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已知物重G=10牛,当V排=1/V物时,弹簧秤示数F弹=8牛,则物体所受浮力F浮= G-F弹=2牛。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ρ水g1/3V物=2牛,推得:ρ水g V物=6牛,即当金属块全部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6牛。当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碰到杯底时,若金属块只是与杯底接触而未互相挤压,则金属块受重力、浮力和弹簧秤的拉力共三个力的作用,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弹=G-F浮=(10-6)牛=4牛。若金属块与杯底接触并互相挤压时,杯底对金属块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不确定,最小值为零,即弹簧秤示数的范围为0~4牛。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2为10欧,合上电键S,电流表示数I为0.4安,若将电阻R2换成电阻R2/= 20欧,闭合电键S,则电流表示I/为( )

    A.I/=0.2安 B.0

    相关试卷

    初中升学考试物理微专题复习专题63初中升学考试物理开放类问题教师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初中升学考试物理微专题复习专题63初中升学考试物理开放类问题教师版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理开放题的含义,开放题类型与特点,开放性试题的质量标准,解题技法,计算题,作图题,阅读理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63 中考物理开放类问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63 中考物理开放类问题(解析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理开放题的含义,开放题类型与特点,开放性试题的质量标准,解题技法,计算题,作图题,阅读理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题71 一类模型图多种题型中考问题(含解析) 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题71 一类模型图多种题型中考问题(含解析) 同步练习,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71一类模型图多种题型中考问题学生版doc、备战2022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71一类模型图多种题型中考问题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