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3 杠杆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3 杠杆,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3杠杆学生版doc、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3杠杆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3 杠杆
1.如图所示为一把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ABC、OBD和OED三个杠杆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杠杆ABC的支点是( )。
A. A点 B.B点 C.C点 D.O点
【答案】C
【解析】杠杆可以绕某一固定点转动,该固定点即为支点;据此进行分析.
2.如图所示,杠杆OAB能绕O点转动,在A点挂一重物G,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B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动力的力臂中最长的是( )。
A.F1 B.F2 C.F3 D.F4
【答案】C
【解析】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都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则动力越小.所以要判断哪个动力最小,就看哪个动力对应的动力臂最长.支点与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连线就是最长的动力臂,与这条动力臂垂直的力即为最小动力.
3.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把水泥用在建筑上,坚固耐压,但不耐拉,通常在混凝土建筑物需承受拉力的部位用钢筋来加固,正确地放置钢筋的位置,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牢固。如图所示,楼板和阳台的加固钢筋的位置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从题目材料中抓捕到有用的信息:①混凝土耐压,钢筋耐压也耐拉.②混凝土建筑物承受张力的部位要用钢筋来加固.
处理信息后分析推理可知,人站在房间的楼板上,给平台向下的压力,由于楼板两端壁支撑楼板,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下弯曲,致使楼板上面承受压力,下面承受张力,所以在房间的楼板内的钢筋应放在下部.人站在阳台上,给阳台向下的压力,由于阳台只有一端压在墙壁中,因此阳台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下弯曲,致使阳台上部承受张力,下部承受压力,所以阳台内的钢筋应放在上部.
4.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忽略不计的撬棒撬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1800N,且AB=1.8m,BD=0.6m,CD=0.4m,则要撬动该石块所用的最小的力应不小于( )
A. 600N B. 400N C. 200N D. 150N
【答案】C
【解析】①若以D点为支点,则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应垂直杠杆斜向下,此时AD为动力臂,CD为阻力臂,如图:
②若以B点为支点,则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应垂直杠杆斜向上,此时AB为动力臂,BC为阻力臂,如图:
由图知,ADBC,所以②更省力;
如上图,以B为支点,动力臂AB=1.8m,阻力臂BC=BD−CD=0.6m−0.4m=0.2m,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AB=F2×BC,得:
F1×1.8m=1800N×0.2m,
∴F1=200N.
故选C.
5.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将挂在杠杆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此杠杆( )
A.一直是省力的 B. 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C.一直是费力的 D. 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动力F1的力臂始终保持不变,物体的重力G始终大小不变,在杠杆从竖直位置向水平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重力的力臂逐渐增大,在L2L1之后,杠杆变为费力杠杆,故在这个过程中此杠杆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故选B.
6.如图所示,杠杆AB绕点B转动,C为AB的中点,在C处挂一重物G,动力F作用在A点,则该杠杆( )
A. 一定是省力杠杆
B. 一定是费力杠杆
C. 一定是等臂杠杆
D. 可能是等臂杠杆
【答案】D
【解析】杠杆分为三种: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省力杠杆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杠杆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等臂杠杆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题中只确定了动力的作用点,动力的方向并不确定,所以动力臂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所以省力、费力、等臂都有可能。故选择D。
7.如图,用甲、乙两种方式搬起质量为10kg的长方形箱子(质量分布均匀),则( )
A.用甲图所示的方式更省力
B.用乙图所示的方式更省力
C.人体肌肉需要承受的力一定小于98N
D.人体肌肉需要承受的力一定小于10kg
【答案】B
【解析】解:AB、两次搬起箱子时的情况如图(1)所示,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阻力为箱子的重力,对于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其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
手的前臂是一根以肘关节处为支点的杠杆;由图可知,阻力G和动力臂L1不变,箱子横放时阻力臂变短,即L2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小,所以用乙图所示的方式更省力.故A错误,B正确;
C、箱子的重力为G=mg=10kg×9.8N/kg=98N;
由图(2)知,肱二头肌的拉力为动力,物体对手的压力为阻力,支点在肘关节处,所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即L1<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F1>F2,即肱二头肌收缩所承受的力一定大于98N.故C错误;
D、力的单位是N,不是kg,故D错误.
8.如图所示为手臂负重(指能承受的最大物重)示意图,当人的前臂按图示方向伸展至水平位置时,下列图像中,能表示手臂负重大小与手臂伸展程度大致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将前臂作为一个杠杆,可以画出其对应的力及力臂,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F1表示动力,F2表示阻力,O表示支点,结合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的定义不难得出,这是一个费力杠杆。
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可以近似认为动力臂保持不变,而手负重时动力F1为人体的极限值,最大,这样随着前臂的伸展程度增大,阻力臂不断增大,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阻力要减小。
即随着前臂的伸展程度增大,负重会减小,只有选项A的图象符合这一规律。
9.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可绕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木板.现使物块向左缓慢移动,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 )
A. 逐渐变小 B. 逐渐变大 C. 始终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A
【解析】设长木板长为L,则动力臂为L,物块对木板的压力(即杠杆受到阻力)等于物块的重力,即F′=G,阻力臂为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FL=GL′,即F=GL′/L,
由图可知,动力臂L始终保持不变,物块重力G大小不变,当物块向左缓慢移动过程中,阻力臂L′逐渐变小,则拉力F也将逐渐变小。
故选:A.
10.如图所示,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木板下垫有长方体木块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现用一水平力F将C由A向B缓慢推动,在推动过程中,推力F将( )。
A.大小不变 B.逐渐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解析】杆受重力G和C对它的支持力FN,由力矩平衡条件知GL=FNL,在C逐渐向右推移的过程中,支持力FN对轴B的力臂L逐渐减小,则FN逐渐增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从而得到压力增大,由此可知,C和木板间、C和地面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由平衡条件知,水平推力F也逐渐增大。
故选:B。
11.图中轻质硬杆ABC受力后可绕A点转动,装置摩擦均不计,在D点用轻绳挂一个80N的重物,那么杆要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杆上所加最小拉力应该加在 点,这个最小拉力为 N。
【答案】C;16
【解析】当力臂为AC时,拉力最小。
12.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木杆的作用力F,使木杆从OA位置匀速转到O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C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将杠杆缓慢地由最初位置拉到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为杠杆的重力,也不变,阻力力臂变大,所以动力变大.
当杠杆从水平位置拉到最终位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所以动力变小.
故F先变大后变小.
13.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如果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垂直于杠杆,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不超过水平位置),力F的大小将(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A
【解析】此过程中,重物重力不变;F始终垂直于杠杆,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动力随阻力臂的增大而增大,随阻力臂的减小而减小.
14.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且作用点分别在长和宽中点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
A.F甲>F乙 B. F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2 质量与密度,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2质量与密度学生版doc、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2质量与密度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7 电热器,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7电热器学生版doc、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7电热器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2.8 电动机,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8电动机学生版doc、备战2022中考科学重难点练习专题28电动机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