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5讲 盐的性质及其用途 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展开
这是一份第75讲 盐的性质及其用途 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说理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75讲 盐的性质及其用途
一、单选题
1.(2021·宁波)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 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1g
B. bc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
C. m3的值为21.6
D. 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
2.(2021·嘉兴)如图所示为小嘉构建的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物质的关系图,“---”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若甲为铁, 乙、丙、丁分别是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乙可能是CuCl2溶液 B. 丙一定是NaOH溶液
C. 丁一定是稀H2SO4 D. 丙不可能是稀H2SO4
3.(2021·宁波模拟)农作物茎秆软弱易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弱,可施加下列哪种肥料( )
A. NH4NO3 B. K2CO3 C. CaSO4 D. Mg3(PO4)2
4.(2021·温州模拟)向 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发现滤渣的质量等于加入Zn粉的质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滤液中的溶质至少有两种
B. 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可能有白色沉淀
C. 取反应后的滤渣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生成
D. 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5.(2021八下·滨江期中)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混盐”是指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就是一种混盐。下列各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
A. Ca2SCl2 B. (NH4)2Fe(SO4)2 C. KAl(SO4)2 D. K3[Fe(CN)6]
6.(2021·下城模拟)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并振荡。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有气泡生成
B. 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有沉淀生成
C. 从a点到c点,溶液中NaCl的质量逐渐增大
D. 从b点到c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7.(2021九下·浙江期末)某农田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 , 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
A. (NH4)2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B. 土壤酸化板结可能是长期施用(NH4)2SO4的结果
C. 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的同时加入熟石灰
D. 草木灰(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溶液可能呈碱性
8.(2021九下·慈溪月考)某稀溶液溶质可能是NaNO3、HCl、H2SO4、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y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H2SO4和HCl
B. 一定有H2SO4、CuCl2 , 一定没有HCl
C. 一定有HCl、CuCl2、NaNO3
D. 一定有HCl和CuCl2 , 一定没有H2SO4 , 可能有NaNO3
9.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的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各种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可以说,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
A. 氮肥 B. 钾肥 C. 磷肥 D. 复合肥料
10..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NH4Cl与KCl:观察外观 B. NH4HCO3与KCl:加水
C. 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D. (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11.海南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一年四季向全国各地提供大量的新鲜水果、蔬菜。种植水果、蔬菜少不了肥料。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
A. KCl B. CaSO4 C. CO(NH2)2 D. Ca(H2PO4)2
12.小柯给校园里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的植物用尿素CO(NH2)2 , 尿素是一种( )
A. 复合肥 B. 氮肥 C. 磷肥 D. 钾肥
13..某化肥厂生产的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关于该化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化肥不宜与熟石灰混用
B. 该化肥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95%
C. 该化肥能使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D. NH4NO3属于盐
14.小红发现庭院所种植的植物许多倒伏了,并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她应该选下列哪种复合肥料来进行施用( )
A. KH2PO4 B. CO(NH2)2 C. NH4H2PO4 D. KNO3
15.(2020九上·西湖期末)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它属于( )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二、填空题
16.(2021八下·浦江期末)一位农民种植的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是农田缺乏某种肥料。他将农田分为等面积的四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农田最可能缺乏的是________。生长在丁地块中小麦会现的症状是________。
地 块
甲
乙
丙
丁
施肥情况
氮肥
磷肥、钾肥
磷肥、氮肥
不施肥
小麦产量(kg)
56.62
67.26
57.80
55.71
17.(2021·温州模拟)尿素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它的化学式是CO(NH2)2 。
(1)从化肥种类的角度判断,尿素属于________。
(2)尿素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比)
18.(2021·江北模拟)市场上出售一种“污渍爆炸盐”,宣称“含天然活性氧,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标签上写有:使用时,建议用橡胶手套。小科查阅资料后获悉:“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Na2CO4),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其水溶液呈碱性,溶于水后,会生成碳酸盐和另一种化合物。
(1)请写出“爆炸盐”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盐的化学式________ 。
(2)为验证另一种产物是否为过氧化氢,应选择装置________。
19..如图是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标签的部分内容。
碳酸氢铵
化学式:NH4HCO3 净重:50kg
含氮量:16.0%
保存注意事项:防潮、阴凉处
施用注意事项:避免雨天、高温天气施用,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
(1).纯净的碳酸氢铵由 1 种元素组成,其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2 (精确到0.1%);该化肥属于 3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化肥碳酸氢铵属于 1 (选填“氮”“磷”或“钾”)肥。
(3).根据碳酸氢铵保存和施用注意事项推测,其物理性质是 1 , 化学性质是 2 。(各填一条即可)
20..农作物的无土栽培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某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7%的KNO3。
(1).KNO3属于 1 (选填“N肥”“P肥”“K肥”或“复合肥”)。
(2).KNO3的式量为 1 。
(3).KNO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 。
(4).配制150g该营养液,需要KNO3 1 g,需水 2 g,若在实验室配制少量此种溶液,需要的仪器有 3 。
三、解答题
21.(2021·湖州)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具有以下性质。
性质一: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
性质二:NaHCO+HCl==NaCl+H2O+ CO2↑
(1)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人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质________(选填“一”或“二”),理由是________。
(2)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想自制苏打水,于是购买了一袋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是99%。真的有这么高吗?小明取了10克小苏打样品放入装置,逐次加入稀硫酸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请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否准确。
序号
反应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克
0
10
10
0
10
10
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
100.0
101.1
102.2
103.3
104.4
105.0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3)如果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2.(2021·丽水)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我市发布通告,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
(1)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碳酸钾属于________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2)要确认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 CO32− ,需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
(3)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50克样品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将浸出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
②在烧杯中加人足量的CaCl2溶液,得到沉淀;
③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5克固体。
求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K2CO3+CaCl2=2KCl+CaCO3↓ )
23.(2021·鄞州模拟)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20g放在烧杯里。然后将200g稀盐酸均分成4份,分4次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项 目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0
50
50
50
50
烧杯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
70.00
117.5
165.0
M
263.4
根据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1)表中数据值M=________;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稀盐酸溶液的质量为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4.(2021·瓯海模拟)实验室有一瓶由碳酸钠与氯化钠组成的均匀混合物粉末,为了测定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让5克样品和稀盐酸反应,实验结束后丙中共收集到220ml的液体,已知该环境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2.00克/升。( 资料: CO2 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不溶也不反应)
(1)若将丁装置放在乙中,则a导管应该与________连接。 (选填“b”或“c”)
(2)求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3)为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下列观点或操作合理的是 (可多选)
A.反应结束后由于甲装置中残留了CO2会使得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将甲装置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硫酸
C.计算气体体积时,减去分液漏斗所加入的稀盐酸溶液的体积
四、实验探究题
25.(2021·杭州)某种粗盐水中有少量含SO42-、K+的杂质,小金用这种粗盐水经过下列实验流程制取纯净氯化钠晶体。
(1)固体A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加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将溶液C蒸发至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得到晶体,所得体仍不是纯净的氯化钠,理由是________。
26.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 点燃CH4之前应________。8g CH4完全燃烧消耗32g O2 , 生成a g CO2和18g H2O,则a=________。
②由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________变化(选填“能量”或“原子个数”)。
(4)尿素属于________(选填“氮肥”“磷肥”或“钾肥”);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7..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
(1).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____(填字母)。
A.氯化钾
B.尿素
C.硫酸铵
D.磷矿粉
(2).某化肥样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钾、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样品的成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1:取少量样品滴加稀盐酸,看不到明显现象。证明原样品中没有 1 。
实验2:另取少量样品加足量的水溶解,滴加溶液A,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溶液A,直至再无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滴加溶液B,无明显现象。由此可知原化肥样品中一定有 2 ;实验中所用溶液A、B中溶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3 、 4 。小明认为实验2如果不另取样品,直接用实验1后所得溶液进行实验2,则无法得到正确结论,他的理由是 5 。
28.(2020九上·温岭期中)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钡、氯化钡中的几种物质,为了鉴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可如下探究实验:
Ⅰ.称取7克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4.3克和无色溶液.
Ⅱ.Ⅰ中所得4.3克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测得剩余白色沉淀质量为2.33克.
Ⅲ.把Ⅰ中所得滤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泡,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没有产生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实验现象,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
(2)仅根据第Ⅲ步实现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离子是________.
29.(2020九上·台州期中)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
(1)加水溶解后,用如图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 , 并得到中性的实验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HCl,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到目的顺序是
A.⑤③②①④
B.③⑤①④②
C.③⑤①②④
(3)用pH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是________.
五、综合说理题
30.(2017·浙江模拟)鸡蛋壳的成分之一是碳酸钙,将一只生鸡蛋放入密度略大于鸡蛋的稀盐酸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请说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铁粉先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单质,然后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单质,接下来铜单质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单质,据此分析判断。
A.根据图像可知,ab段为铁和硝酸铜的反应,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生成Cu的质量和剩余铁的质量之和为m1g ,故A错误;
B.bc段发生的是Fe和AgNO3溶液的反应,故B错误;
C.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铁置换出铜,铜再置换出银,其实最终置换出的银都是铁置换而出的。
设置换出银的质量m3为x,
Fe+2AgNO3=Fe(NO3)2+2Ag;
56 216
5.6g x
565.6g=216x;
解得:x=21.6g。
故C正确;
D.cd段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单质,则e点溶液中肯定含Cu(NO3)2 , 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 C
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答:根据金属和盐的性质分析判断。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单质。如果甲为铁,那么乙和丁为稀硫酸和氯化铜,但是无法判断谁是稀硫酸;剩下的丙肯定是氢氧化钠,故C错误符合题意,而A、B、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 B
考点:盐与化肥
解答:根据钾肥可增强农作物茎秆粗壮,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分析。
农作物茎秆软弱易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弱,需施加钾肥;
A、 NH4NO3 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 K2CO3 为钾肥,符合题意;
C、 CaSO4 不含有植物所需氮、磷、钾元素,不属于化学肥料,不符合题意;
D、 Mg3(PO4)2 为磷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 C
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答:锌粉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再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据此分析判断。
A.锌粉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这会使滤渣的质量增大;锌粉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这会使滤渣的质量减小。因为滤渣的质量等于加入锌粉时的质量,那么硝酸银肯定全部反应,而硝酸亚铁可能部分反应,可能全部反应。当全部反应时,滤液中溶质只有硝酸锌,故A错误;
B.由于硝酸银全部反应,因此加入稀盐酸后,不会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
C.滤渣中可能为银和铁,也可能为银、铁和锌,因此加入稀盐酸后,肯定有氢气产生,故C正确;
D.如果硝酸亚铁部分反应,那么溶液成浅绿色,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 A
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答:根据混盐的定义分析即可
“混盐”是指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盐,因此其中金属离子只有一种,而酸根离子至少有两种。
A.Ca2SCl2 中,只有一种金属钙离子,含有氢硫酸根和盐酸根离子,故A符合题意;
B.(NH4)2Fe(SO4)2 中,只含有一种酸根离子,即硫酸根离子,不是混盐,故B不合题意;
C.KAl(SO4)2 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一种酸根离子,不是混盐,故C不合题意;
D.K3[Fe(CN)6],含有两种金属离子,一种酸根离子,不是混盐,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 D
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答: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这段时间内溶液质量的增大量为加入碳酸钠的质量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差;然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这段时间内溶液质量的增大量为加入碳酸钠的质量与沉淀的质量之差;当二者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的增大量等于加入碳酸钠的质量,据此分钟判断。
A.ab段应该为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bc管应该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从a到c,一直有氯化钠不断生成,因此它的质量不断增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从b到c点,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于氯化钠呈中性,因此溶液的pH值保持不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 C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
解答:(1)酸的pH7;溶液中性时,pH=7;
(2)根据(1)中的分析判断;
(3)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
(4)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分析。
由于农田长期使用硫酸铵,所以导致土壤酸化,而酸的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74讲 碱的性质及其用途 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综合说理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76讲 复分解反应及其用途 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28讲 重力及其应用,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