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讲 细菌和真菌 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展开
这是一份第14讲 细菌和真菌 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14讲 细菌和真菌
一、单选题
1.下列对青霉菌和酵母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青霉菌有细胞核,酵母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
B. 青霉菌是多细胞生物,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
C. 青霉菌有细胞壁,酵母菌没有细胞壁
D. 青霉菌用于制作馒头,酵母苗用于制作药物
2.如图,利用“曲颈瓶”进行如下实验:①甲、乙两瓶内装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②接着,将仍然保鲜的那瓶的瓶颈打断,如图丙,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出芽生殖使细菌大量繁殖
B. 步骤①中乙瓶内的肉汤能“仍然保鲜”
C. 使肉汤变质的是细菌等微生物
D. 乙“曲颈瓶”内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
3.下列关于如图四种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用孢子繁殖后代,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B. 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乙,它的繁殖是出芽生殖
C. 图丁有细胞壁、细胞膜,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图中乙和丙属于真核生物,甲和丁属于原核生物
4.与如图所示生物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物是一种杆状细菌 B. 在生态系统中,该生物属于生产者
C. 该生物依靠呼吸作用贮存能量 D. 该生物有细胞核
5.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如图,上方箭头表示抗生素开始用于医疗的时间,下方相应箭头表示该抗生素的耐药菌出现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 可用抗生素治疗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C. 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没有关系
6.磐安是有名的香菇之乡,香菇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美味佳肴。下列有关香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单细胞生物 B. 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
C. 能进行光合作用 D. 不属于微生物
7.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个“人造生命”诞生。研究人员先人工合成了一种细菌DNA,再植入另一个内部被掏空的细菌细胞内,该细菌不断繁殖形成菌落(如图)。对于人造生命技术,下列启示或论述不合理的有( )
A. 细胞仍是生命存在的重要结构
B. 能培育具有特殊功能的“人造细菌”服务人类
C. 必须警惕此技术给人类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D. 由此技术可预见人工制造的高等动植物将会很快出现
8.猕猴桃果醋是利用醋酸杆菌的发酵作用制成的,醋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其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A. 有叶绿体 B. 没有成形细胞核 C. 没有细胞壁 D. 没有细胞质
9.如图,利用“曲颈瓶”进行如下实验:①甲、乙两瓶内装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②接着,将仍然保鲜的那瓶的瓶颈打断,如图丙,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中乙瓶内的肉汤能“仍然保鲜”
B.“曲颈瓶”内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
C. 使肉汤变质的是寄生细菌
D. 出芽生殖使细菌大量繁殖
10.细菌和真菌是两类不同的微生物,它们最大的差异在于( )
A. 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不同 B. 有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 D. 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
11.如图所示的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存在。下列关于这四种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b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c属于植物,其细胞结构中有叶绿体
C. b、d属于动物,它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细胞壁
D. b、c、d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2.木耳近来被各家媒体推荐为抵抗PM2.5对人体危害的优良食用菌,虽然医学专家对此不认同,但木耳中的胶质可把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同时它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木耳生活在腐木上,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B. 木耳的新陈代谢方式是异养需氧
C. 多食用木耳,对肿瘤的抑制有一定的作用
D. 木耳属于真菌,其细胞中有细胞核
13.在人体的消化道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等,它们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是小肠
B. 细菌属于多细胞生物
C.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D. 观察细菌的结构需要借助高倍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14.下列四种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诺如病毒 B. 大肠杆菌
C. 酵母菌 D. 东北虎
15.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盐纸片周围只有甲细菌生长(如图),以下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用盐渍法可以保存某些食物 B. 甲细菌比乙细菌更耐盐
C. 乙细菌生活不需要无机盐 D. 不同种类的细菌生活环境不同
二、填空题
16.历史上蘑菇等真菌曾被归于植物界,后来由于其在营养方式和细胞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被单独归为真菌界。最近,科学家发现真菌的遗传物质与动物遗传物质的相似性超过了植物。
(1)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真菌与绿色植物在营养方式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真菌细胞缺乏________ 。(填写细胞结构)
(3)根据上述材料可初步推测,真菌与________(选填“植物”或“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17.绍兴黄酒是中国名酒之一,酿酒历史源远流长,选用上好糯米、优质麦曲,辅以明净澄澈的鉴湖水,用古法酿制,再贮以时日,产生出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
(1)酿酒过程中需要先把糯米煮熟的目的是________;
(2)发酵过程需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酵母菌属于________生物(选填“自养”或“异养”)。
18.CCTV-1 2018年5月26日晚间新闻报道:在一个美国女性公民的尿液中发现了一种超级细菌。该细菌对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甚至连被称为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的黏菌素也丧失效力。因此,目前对有些病人来说,已经无药可用。据统计,全球每年约70万人死于超级细菌等耐药菌感染,23万新生儿因此不治天折。所以抵制滥用抗生素,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超级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 。
(2)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超级细菌属于________,超级细菌等耐药菌感染者属于________。
(3)从自然选择学说的角度分析,超级细菌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对耐药性细菌的长期选择,导致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
19.图一:表示在不同的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曲线。图二:表示某种对人体有害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成活情况。请回答下面问题:
(1)该细菌在细胞结构上和动植物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2)细菌是通过________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
(3)该细菌最适宜生存的环境温度是________。
(4)某同学想采用高压锅煮沸杀菌,高压锅的气压应不低于________个标准大气压。
(5)对这种细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杀灭?________。
20.鸡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但鸡蛋中的沙门氏菌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最适宜繁殖的温度为37℃,在70℃条件下只能存活5分钟。
(1)鸡蛋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常温条件下,鸡蛋内的沙门氏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刚产出的鸡蛋含有沙门氏菌
B.鸡蛋内的沙门氏菌数量是不变的
C.常温放置的鸡蛋宜在10天内食用
(3)为防止沙门氏菌感染,鸡蛋食用前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杀菌。
21.如图是培育转基因细菌的过程,请读图回答:
(1)大肠杆菌细胞和人体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________ 。
(2)细菌通过________ 繁殖,数量迅速增加,从而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人胰岛素。
(3)请结合基因工程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_ 。
A.基因工程作为尖端技术,不存在风险问题
B.基因工程在医药、农业等领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C.图中培育转基因细菌的过程,体现了基因的改变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
22.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红心”甘蔗而发生中毒事件。甘蔗出现“红心”现象,是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易被节菱孢霉菌、镰刀菌、假丝酵母、枝孢霉、刺黑乌霉等霉菌侵蚀。为确定引起食用“红心”甘蔗中毒的霉菌种类,某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
①取正常甘蔗,榨汁后灭菌,均分6组,每组500mL。
②将从“红心”甘蔗中分离得到的上述5种霉菌,分别接种于其中的5组甘蔗汁中。
③将_上述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5天,备用。
④选同种健康、断乳小鼠750只备用。
[实验步骤]
①喂养实验:将备用的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各喂养20组小鼠(每组3只),每次给每只小鼠喂养0.5mL,未出现中毒症状的隔2小时加喂1次,最多4次。
②统计小鼠中毒组数:若每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再用备用小鼠重复实验,结果仍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确定为中毒组。
③症状对比:将小鼠中毒症状与人食用“红心”甘蔗的中毒症状对比。
[实验数据]
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
接种霉菌种类
节菱孢霉菌
镰刀菌
假丝酵母
枝孢霉
刺黑乌霉
无
小鼠中毒组数
12
0
3
0
0
0
与人中毒症状对比
相同
-
不同
-
-
-
[实验分析及结论]
(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________。
(3)[知识拓展]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蔗被该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与黄曲霉素一样,高温下不易分。由此联系生活实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红心”甘蔗榨汁后饮用
B.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面包
C.被黄曲霉素污染的花生加热后食用
23.细菌等微生物是土壤的成分之一,它必须从土壤中吸收含碳的物质、含氮的物质、水和无机盐等,以维持其生命活动。有的土壤细菌(以下简称为“X细菌”)能将环境中的尿素转化为氨气。为探究某土壤样品中是否含X细菌,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制备土壤浸出液。
②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配制培养基(内有除含氮物质外的其他必需物质),将培养基分装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
③在A培养皿中再加入________,B培养皿不加(如图甲)。
④将等量土壤浸出液涂抹在A和B两个培养皿的培养基表面,并在适宜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如图乙)。
⑤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加入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B培养基表面不显红色。
实验结果分析:
⑴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是由于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氨水。这是由于X细菌在适宜环境下进行________生殖(填生殖方式),产生较多的X细菌所致。
⑵X细菌能将尿素转化为氨气,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填生态系统的成分)。
实验结论:土壤样品中含有能分尿素的细菌。
24.利用灭菌技术,将某种细菌接种到培养皿内,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培养皿并加盖(下图表内阴影部分表示有细菌,白色清晰区表示无细菌)。
实验组
1
2
3
4
5
实验处理
圆纸片滴加
圆纸片滴加
抗生素P
抗生素Q
抗生素P+Q
蒸馏水
温度
37°C
37°C
37°C
37°C
0°C
实验结果
(1)根据1、2、4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根据4、5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的判断,抗生素P和Q同时用于治疗由这种细菌引起的疾病,疗效如何?为什么?________
(3)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出现超级细菌(抗药性强的菌株),这是________的结果。
四、答题
25.小敏用酸奶机自制酸奶。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后,将买来的盒装鲜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A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38℃)和时间,让其进行发酵。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容器放在开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________。
(2)乳酸杆菌的营养方式是 (选填“自养”或“异养”)。
(3)查阅资料:
资料1: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表。
资料2: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ml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图。
资料3:每ml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
根据资料,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________小时。
答案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考点:细菌,真菌
分析:真菌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菌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
答:青霉菌是多细胞真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它们都有细胞壁,青霉菌用于制作药物,酵母菌用于馒头,青霉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核,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 C
考点:细菌
分析:“曲颈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曲颈瓶”的弯曲处,肉汤仍然保鲜;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
答:A、并不是出芽生殖导致该实验的细菌大量繁殖,A不符合题意;
B、步骤①甲瓶煮沸相当于灭菌,因此甲瓶内无菌,乙瓶乙瓶不做处理没有灭菌,乙瓶内有细菌,肉汤仍然保鲜的为甲,B不符合题意;
C、甲瓶煮沸相当于灭菌,因此甲瓶内无菌,而乙瓶不做处理没有灭菌,因此乙瓶内有细菌,故肉汤仍然保鲜的是甲瓶;将甲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因为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C符合题意;
D、乙“曲颈瓶”内肉汤中的细菌是本身就带有的,不是来自于空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 D
考点:细菌,真菌
分析: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属于原核生物。细菌通过分裂生殖。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各种霉菌、蘑菇、木耳等等。真菌的细胞核动植物细胞一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真菌主要靠孢子繁殖后代。细菌和真菌一样,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答:A、甲蘑菇属于真菌,菌褶中能产生孢子进行生殖,它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做面包、馒头等,它可进行出芽生殖,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丁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甲蘑菇、乙酵母菌、丙霉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丁细菌属于原核生物,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 D
考点:真菌
分析: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蘑菇能分稻壳、棉籽壳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者;蘑菇通过的地下菌丝吸收水分和有机物,不需要无机盐.
答::A、该生物是蘑菇,属于真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A错误;
B、蘑菇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蘑菇能分稻壳、棉籽壳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者,B错误;
C、蘑菇依靠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错误;
D、蘑菇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D正确.
故选:D
5.答案: C
考点:细菌,生物进化的理论
分析: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答:A、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A错误;
B、抗生素只能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不能通过抗生素来治疗;故B错误;
C、耐药菌的是抗生素的不断选择所致的;故C正确;
D、由图可知,耐药菌的出现时间与抗生素使用是有关系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答案: B
考点:真菌
分析:
本题考查蘑菇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分析作答。
答:
香菇为蘑菇菌的一种,蘑菇菌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
故选:B
7.答案: D
考点:细菌,真菌
分析:1、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利用的好可造福人类,利用的不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2、生物除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他都具有细胞结构,此题中的人造生命也是有细胞结构的;
3、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区别非常大,现在科技与人工制造高等动植物还非常遥远。
答:A、生物中除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他都具有细胞结构,说法正确,A错误;
B、利用人造细菌的技术,培育具有特殊功能的“人造细菌”服务人类,说法正确,B错误;
C、科技可以造福人类,使用不当也可以给人类造成灾难,说法正确,C错误;
D、单细胞到多细胞是个复杂的过程,此技术与制造高等动植物的技术还非常遥远,不可能很快出现,说法错误,D正确。
故选D
8.答案: B
考点:细菌
分析:细菌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有的细菌还有荚膜和鞭毛。
答:醋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最外层的细胞壁,紧靠细胞壁的是细胞膜、在细胞膜和DNA之间是细胞质和细胞中间是DNA集中的区域,有的细菌有长长的鞭毛,有的在细胞壁外面还有较厚的荚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故选:B
9.答案: B
考点:控制变量法,细菌,食物的保存
分析:细菌的个体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菌只有0.2微米长,因此大多只能在显微镜下被看到。细菌一般是单细胞,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细胞骨架以及膜状胞器。
答:A、甲瓶煮沸杀死了汤中原有的微生物,乙瓶不做处理,因此乙瓶内的肉汤变质;故A错误;
B、由甲丙对照可知,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故B正确;
C、该实验无法得知,肉汤变质的细菌类型;故C错误;
D、细菌是依靠分裂生殖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 B
考点:细菌,真菌
分析:真菌细胞、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答:A、 细菌和真菌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相同,都是异养,说法错误。
B、真菌细胞有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说法正确。
C、有的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有的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害, 说法错误。
D、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真菌既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生物,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11.答案: C
考点:细胞的结构,单细胞生物,细菌,真菌
分析:(1)真菌的细胞与植物、动物细胞一样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生物称为真核生物;细菌等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核区,属于原核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2)衣藻是一种单细胞的藻类,能游动,在发绿的池水中常可以找到它。它呈球形或卵形,前端有两条等长的鞭毛,外面由细胞壁包围着,里面有一个大型杯状的叶绿体,有一个细胞核,鞭毛基部有两个伸缩泡,在细胞的近前端有一个红色眼点。
(3)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
答:从图中跟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图中的A鞭毛杆菌属于细菌;B酵母菌属于真菌;C衣藻,属于单细胞植物;D是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
A、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上与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说法正确。
B、衣藻是一种单细胞的藻类,有一个大型杯状的叶绿体,故说法正确。
C、酵母菌属于真菌,草履虫属于动物,故说法错误。
D、真菌、植物、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12.答案: A
考点:真菌
分析:答本题关键是了真菌的有关知识。真菌的用途很广,有的可以食用,如木耳和蘑菇等。A、题中说木耳是被人食用的,所以人属于消费者;B、由木耳的生长状态可知其为异养需氧型生物;C、如题所诉“它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D、木耳属于食用真菌,拥有细胞,含有细胞核。
答::A、分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木耳是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者,A错误;
B、木耳没有叶绿体,也没有质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所以木耳的新陈代谢方式是异养需氧,B正确;
C、黑木耳具有帮助消化纤维一类物质的特殊功能,还可使头发乌亮、牙齿不脱,还含有一种能抗肿瘤的活性物质,可防治食道癌、肠癌、骨癌,C正确;
D、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故D正确。
故选:A
13.答案: B
考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细菌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肝脏、唾液腺、胰腺,小腺体包括肠腺和胃腺;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具有细胞结构,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A、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A正确;
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B错误;
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生物,C正确;
D、观察细菌的结构需要借助高倍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D正确。
故选B
14.答案: A
考点:细胞的结构,细菌,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细菌细胞有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
(3)真菌的细胞与植物、动物细胞一样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酵母菌是一类常见的单细胞真菌,细胞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出芽生殖。
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符合题意。
B、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但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故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属于真菌,有细胞结构,故不符合题意。
D、构成东北虎的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答案: C
考点:细菌
分析:盐渍法可以保存某些事物,细菌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不同种类的细菌生活环境不同。
答:
A、食物中的细菌滋生导致食物腐烂,变臭,通过实验发现盐渍法导致乙细菌并不生长,有效抑制了细菌的增长,说明盐渍法可以抑制食物中的细菌生长,从而保存食物的腐烂,A不符合题意。
B、实验发现只有甲细菌生长,说明盐渍法抑制不了甲细菌的细菌生长,甲细菌抵抗得了盐,B不符合题意。
C、细菌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有的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C错误,符合题意。
D、不同种类的细菌生活环境不同 ,在空气,水中,土壤中,植物中都有它们的踪迹,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6.答案: (1)无性生殖
(2)叶绿体
(3)动物
考点:细胞的结构,真菌
分析:真菌是一种具真核的、产孢的、无叶绿体的真核生物。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答:(1)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也属于无性生殖;
(2)真菌是异养型生物,绿色植物是自养型生物,主要是因为真菌没有植物细胞的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3)真菌的遗传物质与动物的相似性更高,因此酵母菌与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故答案为:(1)无性生殖;(2)叶绿体;(3)动物。
17.答案: (1)杀死糯米中的其他微生物,有利于发醇
(2)异养
考点:代谢的多样性,细菌,真菌
分析: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是在无氧的环境中,分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葡萄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答:(1)在酿酒时要先将糯米蒸熟,有两个好处,一是熟糯米比生糯米更容易被微生物分,利于发酵,二是蒸熟了可以高温杀菌,避免了其它杂菌的污染.其中主要目的是杀菌.
(2)大多数细菌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靠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属于异养.异养包括寄生和腐生两种, 发酵过程需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酵母菌属于异养,因为它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
故答案:(1) 杀死糯米中的其他微生物,有利于发醇 (2)异养
18.答案: (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病原体;传染源
(3)抗生素
考点:细菌,传染病及其传播
分析:细菌的结构特点: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传染病的环节: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答:(1)细菌的结构特点: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动植物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2) 超级细菌 属于病原体,感染者携带超级细菌属于传染源。
(3)抗生素有抑菌和杀菌的作用,对细菌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使得耐药性强的细菌不断的保留,得到了超级细菌。
故答案为:(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病原体;(3)传染源;(4)抗生素.
19.答案: (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分裂;无性生殖
(3)60℃
(4)2
(5)用低于-20℃的低温杀菌
考点:细菌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答:(1)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动植物细胞都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该细菌在细胞结构上和动植物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
(2)细菌是通过分裂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
(3)从图二看出,该细菌最适宜生存的环境温度是60℃。
(4)从图二看出,该细菌在120℃时成活率是0,从图一看出,在2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20℃,因此某同学想采用高压锅煮沸杀菌,高压锅的气压应不低于2个标准大气压。
(5)从图二看出,该细菌在-20℃时成活率是0,因此对这种细菌还可以用低于-20°的低温杀菌。
故答案为:(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分裂;无性生殖;(3)60℃;(4)2;(5)用低于-20℃的低温杀菌
20.答案: (1)小肠
(2)A,C
(3)煮熟(或高温等)
考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细菌
分析:细菌是指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
答:(1)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2)A、由图可知,0天时,鸡蛋内的沙门氏菌个数不为0,说明刚产出的鸡蛋就含有沙门氏菌;故A正确;
B、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改变,沙门氏菌的数量在改变;故B错误;
C、由沙门氏菌的数量变化曲线可知,10天后沙门氏菌的数量急剧增加,因此鸡蛋最好在10天内食用;故C正确;
(3)杀菌的常用方法是煮熟或高温;
故答案为:(1)小肠;(2)AC;(3)煮熟(或高温等)。
21.答案: (1)(成形的)细胞核
(2)分裂
(3)BC
考点:细菌,基因工程
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2) 基因工程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答::(1)大肠杆菌与人体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人体细胞无细胞壁,有成形的细胞核,而大肠杆菌有细胞壁,无成形的细胞核,DNA的基本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2)细菌通过分裂生殖的方式使细菌数量迅速增加。
(3)由分析知道: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所谓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
故答案为:(1)(成形的)细胞核 (2)分裂 (3)BC
三、实验探究题
22.答案: (1)作对照
(2)节菱孢霉菌
(3)B
考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控制变量法,真菌
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同其他真菌一样,也有细胞壁,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霉
答:(1) 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是为了与实验组形成对照;
(2)由实验结果可知,接种节菱孢霉菌中毒小鼠数量最多且与人中毒症状一致,所以 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节菱孢霉菌;
(3)A、3-硝基丙酸这种毒素高温不易分,所以红心甘蔗榨汁后也不能饮用;故A错误;
B、发霉的面包已经被污染了,不可食用;故B正确;
C、黄曲霉素高温不易分,因此污染后的花生加热后食用依然可能中毒;故C错误;
故答案为:(1)作对照;(2) 节菱孢霉菌;(3)B。
23.答案: 尿素;无色酚酞;分裂;分者
考点:控制变量法,生态系统的成分,细菌,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分析:(1)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2)氨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者。
答:③实验为探究某土壤样品中是否含X细菌,因此需要在A培养皿中放入尿素,B培养皿不加,为了做对照实验。
⑤由于“X细菌”)能将环境中的尿素转化为氨气,而氨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加入无色酚酞,观察颜色变化。
(1)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是由于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氨水。这是由于X细菌在适宜环境下进行分裂生殖,产生较多的X细菌所致。
(2)X细菌能将尿素转化为氨气,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者。
故答案为:③尿素 ⑤无色酚酞(1)分裂(2)分者
24.答案: (1)抗生素P、Q都能抑制细菌生长,抗生素Q的杀菌能力比P强;细菌生长需要适应的温度,低温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2)疗效降低,因为第3组的P、Q同时滴加,阴影部分很大,有大量细菌存活,说明P、Q的相互作用使两者都失去杀菌能力。
(3)自然选择
考点:控制变量法,细菌,生物进化的理论
分析: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答:(1)1与4对比可以看到抗生素P能够明显的抑制细菌的生长,2与4对比可以看到抗生素Q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1与2对比可知,抗生素Q比抗生素P的抑菌效果更好;4与5对比,可知变量是温度,说明低温也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2)由第三组实验可知,当抗生素P与抗生素Q混合后,抑菌效果没有了,所以当两种抗生素混合后失去了杀死细菌的能力;
(3)抗生素对细菌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会导致抗药性强的细菌存活从而导致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
故答案为:(1) 抗生素P、Q都能抑制细菌生长,抗生素Q的杀菌能力比P强;细菌生长需要适应的温度,低温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2) 疗效降低,因为第3组的P、Q同时滴加,阴影部分很大,有大量细菌存活,说明P、Q的相互作用使两者都失去杀菌能力;(3)自然选择。
四、答题
25.答案: (1)杀死容器内原有的微生物
(2)异养
(3)25℃-42℃;8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细菌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制作食品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制作酸奶时,对容器加热洗烫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可以对容进行消毒,防止其它细菌对实验的干扰。
答:(1)将容器在开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杀死容器内原有的微生物;
(2)乳酸杆菌是一处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生成乳酸;酵母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异养;
(3)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制作的,从所给资料可以知道,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25℃-42℃;发酵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
故答案为:(1)杀死容器内原有的微生物;(2)异养;(3)25℃-42℃;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36讲 电阻,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34讲 电流,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35讲 电压,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综合说理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