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湘教版高一地理 2.1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

    2021-2022湘教版高一地理 2.1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
    2021-2022湘教版高一地理 2.1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2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2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1城乡空间结构(第1课时)【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学习目标】1.运用 城乡土地利用示意图”“各类用地租金水平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分析城乡功能区的布局特征、相对位置关系及呈现出来的城乡空间结构特点。2.说出合理布局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1.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判断2.城乡合理规划的意义难点: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判断【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提问:看图说一说城市、镇和乡村的景观各有什么特点。城市:房屋高大;道路宽敞而平整;灯光亮度高;公共设施数量和类型多。乡村:房屋低矮,道路狭窄而不平;灯光亮度小;公共设施数量与类型少。:介于二者之间。新课讲授:一、城乡土地利用活动: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市建制的城市市区,镇是指经批准设立的建制镇的镇区,乡村是指城市市区和镇区以外的地区。到 2016 年年底,港澳台暂不计算在内,我国共有城市 657 个,其中直辖市 4 个,地级市 293 个,县级市 360 个,另有建制镇 20883 个。你家乡所在的地方,是城市、镇,还是乡村?根据你的观察,描述其空间布局特点。从乡村演变成城市,基本动力有哪些?在景观和布局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1.乡村和城镇的概念和特点乡村: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的地方。城镇: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一般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各类建筑聚集;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等。      城乡土地利用类型    城镇土地利用是指城镇中工业、交通、商业、文教、卫生、居住、绿化等建设用地的状况。作用: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乡村土地利用作用: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特点:在乡村土地利用构成中,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占有较大比重,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相对分散。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活动:读图 2-4,对乡村、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完成相关任务。一般而言,乡村与城镇所占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各是什么?说出其原因。参考答案:一般而言,乡村与城镇所占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各是耕地和居住用地。因为乡村人口数量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镇的人口已达到一定规模,居住用地承担其最基本的职能,是分布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城镇中,商业用地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商业用地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想一想,城镇内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参考答案:城市内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形成和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行政因素有关。二、城乡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类型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主要有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生态功能区以及其他功能区等。这些功能区的布局与组合,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注意:各功能区无明确的界线;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区为主,可能兼有其它功能。城市主要功能区有三种:居住区:城市居民生活、交往、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特点:最基本的功能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分类: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工业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主导因素。分布:沿城市交通线路的外围分布。特点:城市内部工业相互集聚;有大量的运输需求;沿海、沿河、沿铁路、沿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原因:交通便利,便于工业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多位于城市外缘(原因:郊区地租低,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对市区环境的污染);工业区布局应注意环境问题。商业区: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在大城市的核心区域,大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中心商务区。分布: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分布。特点:人流量很大,地价高、土地利用强度最高,是城市的核心地带。     CBD的标志就是摩天大楼。建筑高度代表了技术,同时也象征着财富,加上中心区寸土寸金的地价,导致高楼越盖越密,形成所谓的钢筋水泥森林。建筑物高大密集可以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也提高了CBD的商业和服务功能。特点:高度集中了一个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城市的核心区域,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咨询等多种功能;配以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信条件。2.城市空间结构典型模式大城市并非都是依托单一核心发展,有的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市政区、住宅区、工业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城市存在着不同层次、功能各异的发展核心,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各种功能区相互联系、相互组合。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较小的城市多表现为同心圆状、扇状和条带状,较大的城市多表现为多核心状、棋盘格状等。各个城市的空间结构不一样,但是却有类似的深层规律。3.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土地的面积与形状、地形起伏程度与坡度大小、水文和气象条件等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经济因素:取决于各类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城区地租的因素: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交通便捷程度越高,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便捷程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的存在着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城市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例如北京是一座具有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古城,如果过分改动故宫周边的环境,会影响它的历史价值,为了保留故宫的文化气息,所以周围都不允许建高层建筑。社会因素: 收入、知名度、种族、宗教导致住宅区出现分化,如唐人街、富人区等。环境因素: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对环境要求逐渐变高,许多工厂向城市外迁移。政策因素:政策和城市规划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它从整体上影响着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例如巴西。4.乡村空间结构    乡村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简单。村镇驻地以居住、工业、商业、交通、行政等用地为主,其外围则以农用地为主。聚落空间形态与城市明显不同。从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来看,主要有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等,受到当地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    密集型: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区。密集型乡村聚落可分为街道式、团块式和棋盘格式等村落。村落格局大而紧凑,但村民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村中道路较为弯曲,这类村落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分散型:呈点状松散布局,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半聚集型: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村镇多为所在地区的物资集散地,一般建有学校、卫生所、邮局等服务设施。5.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合理利用城乡空间,是城乡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城乡发展一体化,才能相互支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运用教材提供的城乡土地利用示意图”“各类用地租金水平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探究分析城乡功能区的布局特征、相对位置关系及呈现出来的城乡空间结构特点,这样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为家乡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了解城乡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和城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划分特点。内容量比较大,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和第二课时一起统筹时间。

    相关教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 流水地貌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 流水地貌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流水地貌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流水地貌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