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特征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038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特征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038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难点,学习重点,新课学习,习题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掌握音色、音调、响度的定义和在显示的表现形式
知道音色、音调、响度各自相关的特点因素和特点
知道相关的数据和特点的调整
【学习难点】
三要素的定义和特点
三要素在现实中的表现形式
【学习重点】
三要素的定义
三要素相关的数据特点
【新课学习】
音调
定义: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用来描述。
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
调就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超声波和次声波: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
波,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
玻璃瓶振动
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依次升高。
空气柱振动
从左到右依次往瓶口吹气,发出声音的音调依次降低。
响度
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所以人们
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的粗细指的是音调的高低,而“高声喧哗”指的是响度大,“低声细语”指的是响度
小。
音色
定义:我们能分辨出相同音调和响度的不同声音,依靠的就是音色。
音色的决定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乐音的三要素
许多声音悠扬、悦耳,听到时感觉非常舒服,例如歌唱家的歌声、演奏家演奏的乐曲声。人们把这类声
音叫做乐音。
音调、响度和音色被称为乐音的三要素。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习题练习】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李白《夜宿山寺》中的诗句,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
【答案】B
2.在2018年冬奥会上有11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为冬奥会服务,如图所示是一款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能和运动员进行对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m8/s
D.根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机器人和运动员的声音
【答案】D
3.听音频时,我们能分辨出物理老师还是化学老师,是根据声音具有不同的 (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答案】C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学案及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 声音的特征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