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2 细胞的能量与代谢(1)-五年(2017-2021)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

    专题02 细胞的能量与代谢(1)-五年(2017-2021)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第1页
    专题02 细胞的能量与代谢(1)-五年(2017-2021)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第2页
    专题02 细胞的能量与代谢(1)-五年(2017-2021)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2 细胞的能量与代谢(1)-五年(2017-2021)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2 细胞的能量与代谢(1)-五年(2017-2021)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共18页。
    专题02
    细胞的代谢(ATP、酶、物质出入细胞)
    【2021年6月】
    16.下列关于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若以熟马铃薯块茎代替生马铃薯块茎,实验结果相同
    B."探究pH对过氧化氧酶的影响"交验中,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后再加入底物
    C."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设置1、2号试管的目的是检验酶液中是否混有还原糖
    D.设温度对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案时,可选择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答案】 B
    【解析】 A"酶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若以熟马铃薯块茎代替生马铃薯块茎,熟马铃薯块茎中的过氧化氢酶已经失活,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B先加入pH的缓冲液后再加入底物,顺序不能颠倒。
    C"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设置1、2号试管的目的是作对照
    D设温度对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案时,不可选择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反应产物,本尼迪特试剂需加热使用,影响变量温度。

    【2021年1月】
    12.下图为植物细胞质膜中H+-ATP酶将细胞质中的H+转运到膜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转运过程中H+-ATP酶不发生形变
    B.该转运可使膜两侧H+维持一定的浓度差
    C.抑制细胞呼吸不影响H+的转运速率
    D.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也会发生图示过程
    【答案】B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H+逆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要消耗能量,该过程为主动转运;在此过程中H+-ATP酶兼有载体蛋白和ATP水解酶的功能。
    【详解】
    A、主动转运过程中H+-ATP酶作为载体蛋白,会发生形变,协助物质运输,A错误;
    B、该转运方式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的结果是使膜两侧H+维持一定的浓度差,B正确;
    C、H+的转运方式主动转运,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能量,抑制细胞呼吸会影响细胞的能量供应,进而影响H+的转运速率,C错误;
    D、图示过程是消耗ATP的过程,而线粒体内膜的电子传递链最终会生成ATP,不会发生图示过程,D错误。
    故选B。

    【2020年7月】
    10.为研究酶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小室应保持在适宜水温的托盘中
    B.加入各组反应小室中含有酶的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应一致
    C.将H2O2加到反应小室中的滤纸片上后需迅速加入pH缓冲液
    D.比较各组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可判断过氧化氢酶作用的适宜pH范围
    【答案】C
    【分析】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过氧化氢酶所处环境的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通过相同时间内过氧化氢酶催化反应释放的气体量反映,其他条件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详解】
    A、温度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且该实验中温度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则反应小室应保持在适宜水温的托盘中,A正确;
    B、各组的滤纸片大小和数量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B正确;
    C、应将反应小室稍立起,使有滤纸片的一侧在上面,然后依次小心加入pH缓冲液和H2O2溶液,此时混合液不能与滤纸片接触,C错误;
    D、比较各组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可以反映在不同pH条件下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大小,从而判断过氧化氢酶的适宜pH范围,D正确。
    故选C。

    【2020年1月】
    5.物质X过质膜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须载体蛋白参与且不消耗能量。这种转运方式属于
    A.易化扩散 B.主动转运 C.扩散 D.渗透
    【答案】A
    【分析】
    物质通过质膜的运输方式有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1、被动转运:物质由浓度较高的一侧转运至浓度较低的一侧。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
    2、主动转运:物质由浓度较低的一侧转运至浓度较高的一侧,需要消耗能量,必须有载体蛋白参与。
    【详解】
    由题意可知,物质X过质膜顺浓度梯度运输,须载体蛋白参与,且不消耗能量,这种转运方式属于易化扩散。
    故选A。
    8.细菌内某种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戊代表生长必需的不同物质,①~⑤代表不同的酶。野生型细菌只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甲就能生长,而突变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型细菌缺乏酶①、②、③
    B.酶④与乙结合后不会改变酶④的形状
    C.酶②能催化乙转变为丙,也能催化丙转变为丁
    D.若丙→戊的反应受阻,突变型细菌也能生长
    【答案】D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野生型细菌体内含有①~⑤这五种酶,所以只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甲就能合成生长需要的乙、丙、丁、戊这四种物质;而突变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说明缺乏合成相应物质所必需的的酶。
    【详解】
    A、突变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说明缺乏合成乙、丁所必需的的酶,即酶①、③,A错误;
    B、酶与底物结合后会改变酶的形状,反应完成后,酶分子又恢复原状,B错误;
    C、酶具有专一性,酶②能催化乙转变为丙,酶③能催化丙转变为丁,C错误;
    D、若丙→戊的反应受阻,乙可以合成戊,所以突变型细菌也能生长,D正确。
    故选D。
    【2019年4月】
    9.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答案】C
    【分析】
    0.9%的生理盐水与人和哺乳动物血浆中无机盐的浓度相同,水分子进出细胞膜达到动态平衡,因此红细胞能保持正常形态。在低浓度的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涨破,在高浓度的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皱缩。
    【详解】
    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但红细胞无细胞壁结构,故不会发生质壁分离,A选项错误;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水分子进出细胞膜达到动态平衡,而不是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B选项错误;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甚至导致涨破,C选项正确;渗透是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扩散,D选项错误。
    10.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
    步骤
    基本过程
    试管A
    试管B

    1
    加入2%过氧化氢溶液
    3mL
    3mL

    2
    加入马铃薯匀浆
    少许


    3
    加入二氧化锰

    少许

    4
    检测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的可变因素是催化剂的种类
    B.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
    C.该实验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D.不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
    【答案】D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该实验是通过与二氧化锰比较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以探究酶的高效性。试管A与试管B为平行对照实验组。
    【详解】
    实验中的可改变的自变量为催化剂的种类,A选项正确;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故可以通过产生气泡的速率作为判断反应速率的指标,B选项正确;该实验通过比较酶的催化速率和二氧化锰的催化速率来验证酶的高效性,C选项正确;鸡肝匀浆和马铃薯匀浆中均含有过氧化氢酶,均可用作过氧化氢酶的性质的探究实验,D选项错误。故错误的选项选择D。

    【2018年11月】
    7.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受pH等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无关
    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
    C.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
    D.将胃蛋白酶加入到pH10的溶液中,其空间结构会改变
    【答案】A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能够起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是RNA。
    2、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详解】
    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恰好能和底物分子结合,A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B正确;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因此,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C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8,将其加入到pH10的溶液时,胃蛋白酶的空间结构会改变,使酶失活,D正确。故选A。

    【2018年4月】
    12.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O2和酒精以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B.胰蛋白酶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细菌和病毒被巨噬细胞吞噬时须穿过质膜
    D.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破裂
    【答案】C
    【分析】
    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的比较:
    比较项目
    运输方向
    是否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代表例子
    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要
    不消耗
    O2、CO2、H2O、乙醇、甘油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消耗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消耗
    氨基酸、各种离子等
    胞吞、胞吐
    进入细胞为胞吞
    运出细胞为胞吐
    不需要
    消耗
    胰岛素、抗体、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等
    10.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B.ATP-ADP循环使得细胞储存了大量的ATP
    C.ATP水解形成ADP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
    D.ATP分子中的2个高能磷酸键不易断裂水解
    【答案】C
    【详解】
    A.ATP的形成途径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因此ATP中的能量来自光能和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A错误;
    B.ATP-ADP循环,使得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B错误;
    C.ATP水解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形成ADP和Pi,同时释放能量,C正确;
    D.ATP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C。
    17.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
    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的要大
    C.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
    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
    【答案】C
    【详解】
    甲状态时,水分子仍然通过跨膜运输进出细胞,A错误;
    甲→乙变化表明,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其内在的原因是:结构①所示的细胞壁的伸缩性比②所示的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要小,B错误;
    乙→丙表示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变化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所致,C正确;
    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因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不会破裂,D错误。
    【点睛】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2017年11月】
    7.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过程中,需消耗ATP的是( )
    A.甘油进入人体皮肤细胞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C.矿质离子逆浓度梯度转运至根细胞内
    D.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
    【答案】C
    【分析】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主要有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其中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均需消耗能量。
    【详解】
    甘油进入人体皮肤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消耗ATP,故A错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载体蛋白协助,但不消耗ATP,故B错误;矿质元素逆浓度梯度运输是主动运输过程,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要消耗ATP,故C正确;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不消耗ATP;综上所述,选C项。
    【点睛】
    一、脂溶性的非极性分子在任何细胞中都以自由扩散方式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脂溶性的非极性分子包括甘油、脂肪酸、苯、脂溶性维生素、O2等。
    二、非脂溶性的极性分子和带电离子通过膜蛋白以不同的方式进出细胞。
    1.水等分子量很小的极性小分子物质通过特殊通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过膜;
    2.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分子量较大的极性小分子通过载体以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两种方式出入细胞;
    3.Na+、K+、Ca2+等带电离子通过通道和载体以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方式出入细胞。
    23.为验证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单位:mL


    A.试管1和2的作用是检测淀粉和蔗糖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B.试管3-6需在沸水浴中保温2-3min以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C.试管3和6的实验结果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D.若试管5中出现阳性反应说明蔗糖酶也能分解淀粉
    【答案】A
    【分析】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及酶的种类,唾液中的酶能分解淀粉为还原糖,不能分解蔗糖,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检测指标是颜色的变化,据此解答。
    【详解】
    试管1和试管2是对照组,作用是检测淀粉和蔗糖溶液中是否含有还原糖,A正确;试管3-6需要放置在温水浴中进行反应,检测的时候需要在沸水浴中检测,B错误;试管3和试管6有两个变量,不能进行对照,C错误;试管⑤中出现阳性反应说明试管中有还原糖,不能直接说明蔗糖酶能水解淀粉,D错误。

    【2017年4月】
    11.下列关于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的氧化反应是放能反应
    B.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是吸能反应
    C.ATP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D.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答案】D
    【详解】
    糖的氧化反应是细胞呼吸过程属于放能反应,A正确;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碳反应,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即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消耗能量,属于吸能反应,B正确;
    ATP的合成与放能反应相联系,ATP的水解与吸能反应相联系,故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之间的纽带是ATP,C正确;
    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消耗能量,属于吸能反应,D错误。
    故选D。
    14.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甲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B.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是甲细胞和丙细胞
    C.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乙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
    D.若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甲细胞先破裂
    【答案】B
    【分析】
    据图分析,第一幅图,细胞处于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失水量大于吸水量,使得细胞皱缩;第二幅图,细胞处于等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第三幅图,细胞处于低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吸水量大于失水量,细胞膨胀。
    【详解】
    A、 家兔红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分离,A错误;
    B、渗透作用的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则甲细胞和丙细胞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能发生渗透作用,B正确;
    C、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水分子运输,C错误;
    D、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丙细胞由于开始时吸水膨胀,则放在蒸馏水中先破裂,D错误。
    故选B。
    21.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
    B.先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然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
    C.未煮熟的玉米胚比煮熟过的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D.若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说明胚乳细胞是死细胞
    【答案】B
    【分析】
    胚的活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红墨水无法通过细胞膜,细胞未被染色。而煮熟的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红墨水可通过细胞膜,细胞被染成红色。
    【详解】
    A、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可增强种子胚的呼吸作用,使实验结果更清楚,A正确;
    B、应纵切玉米籽粒,再用红墨水染色,然后观察其颜色变化,B错误;
    C、未煮熟的玉米胚比煮熟过的染色浅,玉米的胚细胞是活细胞,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C正确;
    D、若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说明胚乳细胞是死细胞,D正确。
    故选B。
    【点睛】
    识记“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的活动”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细胞的代谢(细胞呼吸)
    【2021年6月】
    10.需氧呼吸必须有氧的参加,此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

    A.在细胞溶胶中,参与糖酵解过程 B.与丙酮酸反应,生成 CO2


    C.进入柠檬酸循环,形成少量 ATP D.电子传递链中,接受氢和电子生成H20 

    【答案】 D
    【解析】 需要呼吸基础知识,氧在电子传递链(第三阶段)中,接受氢和电子生成H20

    【2021年1月】
    11.苹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进入衰老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增强,果实内乳酸含量上升
    B.呼吸作用减弱,糖酵解产生的CO2减少
    C.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
    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可使呼吸跃变提前发生
    【答案】C
    【分析】
    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该过程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 2 个含 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并释放出少量能量, 形成少量 ATP。
    【详解】
    A、苹果果实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乳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
    \B、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在糖酵解的过程中,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 2 个含 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能量, 形成少量 ATP,故糖酵解过程中没有CO2产生,B错误;
    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因此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细胞衰老,从而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C正确;
    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比较低,细胞更不容易衰老,能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D错误。
    故选C。

    【2020年7月】
    6.下列关于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厌氧呼吸产生的ATP比需氧呼吸的多
    B.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嵴上进行
    C.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
    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
    【答案】C
    【分析】
    细胞呼吸是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分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需氧呼吸必须有氧参加,氧气把糖分子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包括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三个阶段;厌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发生,包括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两种。
    【详解】
    A、需氧呼吸是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产生大量ATP,而厌氧呼吸的产物乳酸或乙醇中还储存着能量,产生的ATP少得多,A错误;
    B、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中进行,B错误;
    C、细胞的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是糖酵解过程,将1个葡萄糖分子转变为2个丙酮酸分子,C正确;
    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抑制细胞的厌氧呼吸,酒精的生成量减少,D错误。
    故选C。

    【2020年1月】
    12.酵母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①~③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释放的能量大多贮存在有机物中
    B.③进行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C.发生①③时,释放量大于吸收量
    D.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在低氧环境下能进行①②和①③
    【答案】D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糖酵解过程,即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溶胶;③为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即需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分别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②为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溶胶。
    【详解】
    A、①释放的少量能量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有少部分合成ATP,A错误;
    B、③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B错误;
    C、①③是需氧呼吸,释放量等于吸收量,C错误;
    D、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需氧呼吸也能进行厌氧呼吸,所以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在低氧环境下能进行①②和①③,D正确。
    故选D。

    【2019年4月】
    15.将豌豆根部组织浸在溶液中达到离子平衡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通氧状况与根细胞吸收Mg2+的量无关
    B.若不断提高温度,根细胞吸收H2PO4-的量会不断增加
    C.若溶液缺氧,根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会抑制NO3-的吸收
    D.细胞呼吸电子传递链阶段产生的大量ATP可为吸收离子供能
    【答案】D
    【分析】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豌豆根部组织细胞内的Mg2+、H2PO4-和NO3-的浓度均高于外部溶液,故三种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消耗ATP,并且需要借助载体蛋白。
    【详解】
    溶液通氧状况会影响根细胞的需氧呼吸,影响ATP的合成,进而影响吸收的Mg2+的量,A选项错误;不断提高温度,根细胞中需氧呼吸的酶的活性可能会受到抑制,影响需氧呼吸合成ATP,进而影响根细胞吸收H2PO4-的量可能减少,B选项错误;若溶液缺氧,豌豆根细胞厌氧呼吸为酒精发酵,会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C选项错误;细胞呼吸的电子传递链过程是[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并产生大量ATP的过程,可为吸收离子功能,D选项正确。
    27.生物利用的能源物质主要是糖类和油脂,油脂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少而氢的含量多。可用一定时间内生物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来大致推测细胞呼吸底物的种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果蔬储藏于充满氮气的密闭容器中,上述比值低于1
    B.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与其正常时相比,上述比值会降低
    C.富含油脂的种子在萌发初期,上述比值低于1
    D.某动物以草为食,推测上述比值接近1
    【答案】A
    【分析】
    生物可利用糖类和油脂进行呼吸产生能量,由于油脂中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少而氢的含量多,故氧化分解同质量的油脂和糖类,油脂消耗的氧气比糖类多。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为1,脂质氧化分解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低于1。
    【详解】
    A、果蔬中利用的能源物质为糖类,储藏与充满氮气的密闭容器中,果蔬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应当大于1,A错误;
    B、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利用的葡萄糖会减少,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相比正常时会降低,B正确;
    C、富含油脂的种子在萌发初期主要利用油脂为能源物质,故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低于1,C正确;
    D、某动物以草为食,则主要的能源物质为糖类,则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接近1,D正确。
    故选A。

    【2018年11月】
    22.温度对某植物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温度升高促进了线粒体内的糖酵解过程
    B.b-c段,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发生热变性的速率加快
    C.b点时,氧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
    D.C点时,细胞呼吸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贮存在ATP中
    【答案】B
    【分析】
    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糖酵解,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反应式: 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 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详解】
    糖酵解过程在细胞溶胶中进行,A错误;b-c段,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发生热变性的速率加快,酶活性降低,因而细胞呼吸的相对速率下降,B正确;由分析可知,氧在电子传递链的末端与氢结合生成水,C错误;细胞呼吸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D错误。故选B。

    【2018年4月】
    12.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
    B.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
    C.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
    D.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
    【答案】B
    【详解】
    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以便使酵母菌在混合液中均匀分布,A正确;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因此应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无氧环境,B错误;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C正确;甲试管中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CO2,因此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D正确。
    【点睛】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CO2,而产生乙醇的无氧呼吸叫做乙醇发酵。据此,结合题意并从装置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各选项。

    【2017年11月】
    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面团“发起”是酵母菌产生CO2 所致
    B.干燥和无氧的环境有利于蔬菜的长期保鲜
    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需密闭隔绝空气
    D.黑暗条件下绿豆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不断减少
    【答案】B
    【分析】
    常考的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
    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
    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
    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5、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
    5、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详解】
    A、酵母菌进行呼吸能产生CO2,使面团产生气孔,从而“发起",A正确;
    B、水果蔬菜保鲜需要的条件是:零上低温、低氧和一定湿度,B错误;
    C、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所以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需密闭隔绝空气,C正确;
    D、黑暗条件下绿豆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绿豆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减少,D正确。
    故选B。

    【2017年4月】
    1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数用于合成ATP
    B.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CO2
    C.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乳酸发酵
    D.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
    【答案】D
    【详解】
    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ATP,A错误;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并不产生CO2,B错误;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酒精发酵,同时产生CO2,C错误;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D正确。

    相关试卷

    专题02 细胞的能量与代谢-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生物分项详解(含解析):

    这是一份专题02 细胞的能量与代谢-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生物分项详解(含解析),共64页。

    专题02 细胞的能量与代谢-十年(2012-2021)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2 细胞的能量与代谢-十年(2012-2021)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共68页。

    专题02 细胞的能量与代谢-十年(2012-2021)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教师版):

    这是一份专题02 细胞的能量与代谢-十年(2012-2021)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教师版),共6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