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7.1 短歌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7.1 短歌行教案,共4页。
7.1短歌行/曹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基础知识,品味诗歌语言;熟读成诵。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思路,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曹操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积累曹操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初步理解曹操这首代表作“于悲凉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特色。2、曹操在历史上和在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极其复杂,教学中将避免在人物形象评价上的争议,而将学生的精力引导钻研文本,进而力争合理而多元地阐释文本中的艺术与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曹操名言导入:1、生于乱世是为不幸,但如能变乱为治,岂非不幸中之大幸!2、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3、欲取胜他人,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4、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5、秋风萧瑟,洪波涌起。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时期各说不一,归之有两种说法: 一是赤壁之战之前。《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操取槊(长矛)立于船头,慷慨而歌。二是赤壁之战之后。第一种说法以章回小说为据,不可靠。第二种说法也无史政。所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尚无定论。 (三)作者介绍 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俊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四)题目解说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长歌”“短歌”是依照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诗句都是四字句,就称之为“短歌”。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除了“行”,还有“歌、吟、引、曲、谣、辞”都是诗歌的一种体裁。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层:时光易逝 人生苦短
第二层:渴望贤才 礼遇嘉宾
第三层:渴盼人才 忧思难解
第四层:虚心纳士 竭尽诚心(六)全文分析 1、概述第一层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开头四句,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有限这个自然现象的无限感慨。诗句带有感伤苍凉的情调。在这样的氛围里,诗人慷慨高歌,以美酒浇愁,寄托忧思。“忧思”是全诗之脉,全诗抒写的正是未能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忧思”,这“忧思”既解释了前面痛苦感叹的原因,又为后文埋下了伏笔。于是,诗人面对当时天下纷争、社会动乱的现实,寻找着解决的办法,这就揭开了下面广纳贤才的章节。2、诗人欲广纳贤才,却言“乌鹊南飞”,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里以“乌鹊”喻贤才,以“乌鹊南飞”暗喻贤才南流。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统治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都在笼络贤才。诗人用“何枝可依”比喻贤才寻找归宿却犹豫不定,表达了诗人的惋惜之情。“山不厌高……天下归心”四句,表明诗人愿以山高海深的胸怀,效法周公广纳贤才,为平定天下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3、《短歌行》中多处诗句运用典故,各有什么用意?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渴幕。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了诗人招纳贤才的热情。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明诗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贤才。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曹操以周公自比,意在说明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贤才都诚心归顺。4、如何理解《短歌行》中的“忧"?①人生苦短之“忧”。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个“苦”字,其忧惧心态毕现。②贤才难求之“忧”。如“青青子裕,悠悠我心”,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原句,恰当地表现出诗人思慕贤才,因求之不得而日夜沉吟的情态,感情真挚。而“呦呦鹿鸣,食野之革”则描写主宾欢宴的情景,表达对贤才的礼遇。③功业未成之“忧”。曹操此时一统天下的大业未成,他之所以如此渴慕贤才,也是因为要成就大业须有更多的贤才相助。所以曹操最后还以周公自比,表示自己要像周公一样礼待贤才,以求完成自己的统一大业。5、作为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曹操在自己的诗作中处处透露著他的英雄气概。结合《短歌行》一诗,谈谈你对曹操英雄主义的认识。①全诗开头不俗,从人生短暂、时不我待的角度巧妙入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为全篇奠定了一种昂扬的感情基调。②“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的忧患,是对前途未卜的担忧,是对贤才的渴求,所以借酒消愁,但借酒消愁愁更愁。因为这种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闲愁,它是在一种渴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愁。紧接着诗人引用并活用了《诗经》中的几个句子。引用“青青子裕,悠悠我心”,借以表明自己的一片真情:自己是一个对人生、对事业有执着追求的人,可自己的这片真情何人能知晓呢?“呦呦鹿鸣”几句,摆脱一般意义上的儿女情长,表达出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的情怀,表达出曹操对贤才的渴求,期盼贤才投奔自己。③最后四句借用了“周公吐哺”的典故,诗人以周公自比,再次交代了自己渴望得到贤才的迫切心情,以及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透露了曹操的英雄气概。 (七)写作特点 1、合理引用和化用。比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将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变成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又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也是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其意在表达诗人期待贤者的热诚。再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化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之事,诗人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2、妙用比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将贤者喻为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让人生“忧”。又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中乌鹊难以择枝的情景喻贤才无所依托。还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贤才越多越好。3、巧用欲扬先抑手法。诗作以感叹时光易逝,忧自己功业未建开头,最后折转,抒发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抑扬低昂,反复咏叹,大大加强了抒情效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获奖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对点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检查,作家介绍,写作背景,文化常识,新知讲解,合作探究,课堂练习,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工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