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B.用铅笔芯的粉末可使锁的开启变得灵活 C.一氧化碳的毒性属于物理性质 D.有人不慎跌入多年未开启的菜窖时,不必采取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2.收集一矿泉水瓶的二氧化碳,再向瓶内倒入适量的紫色石试液,迅速拧紧瓶盖密封,振荡、振荡后能看到的现象是( )A.矿泉水瓶变瘪 B.溶液显蓝色 C.生成了碳酸 D.溶液中冒出气泡3. 2020年5月11日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超临界二氧化碳既有气态二氧化碳的性质,又有液态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有一定毒性 C.具有可燃性 D.有很强的腐蚀性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5.我国科学家研发出由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的新技术。若该技术广泛应用,可把排放的CO2转化为甲醇,则能缓解( )A.酸雨 B.温室效应 C.白色污染 D.空气污染6.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7.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如图四个实验。实验Ⅰ、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对比实验Ⅰ、Ⅳ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对比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B.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 C.制作碳酸饮料的原料 D.火灾发生时作灭火剂9.证明空气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A. B. C. D.10.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常温下不活泼,提高温度,碳还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B.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作气体燃料 C.CO2和CO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CO2能溶于水且会水反应,CO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11.小金针对CO2的性质进行了相关整理,全部符合事实的一项是( )选项操作现象分析A 塑料瓶变瘪能证明CO2与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B 溶液由紫色变红证明CO2具有酸性C蜡烛熄灭体现CO2能灭火D 收集到一瓶CO2体现CO2在水中溶解能力很强A.A B.B C.C D.D12.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2C+O22CO;C+O2CO2;2CO+O22CO2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三个反应均能放出热量 C.三个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13.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A.先通入CO2再点燃乙处酒精灯 B.乙处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实验不需再增加尾气处理装置14.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中滴加的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装置B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③比①先变红 C.装置中①③变红,②不变红是因为生成的CO2呈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 D.装置C中点燃的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15.实验室内,某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1)如图甲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在三只250 mL的烧瓶内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在三个注射器内各装入85 mL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的85mL液体(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各自的烧瓶中,关闭活塞。(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冷却至室温。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观察、对比曲线1、2、3,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①曲线1中表示“振荡”后气压变化的线段是AB段②曲线3表示的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③通过对比可说明CO2能与水发生反应④该温度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CO2⑤40%的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⑥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所以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增大⑦检验CO2用饱和澄清石灰水较合适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非选择题16.仔细观察图后请回答:(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2)下列措施中,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A.开发和使用新型能源B.大力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C.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D.免赠纸质贺卡,双面使用纸张17.如图是康康做的有关二氧化碳制取的有关实验。(1)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和丙的实验目的分别是 。18.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博往盛有一定量清水的烧杯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如图甲),将其倒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迅速用橡皮膜平铺在集气瓶口并用细绳绑紧后,充分振荡。(1)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应为图丙中的 。(填序号)(2)在甲图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一段时间后,整杯清水变成紫色。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 。(3)实验乙中,小博观察到的现象有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B 2.A 3.A 4.D 5.B 6.C 7.C 8.B 9.C 10.C 11.C 12.D13.B 14.B 15.D 二、非选择题16.【答案】(1)温室效应;(2)ABCD。17.【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2)乙实验的目的检验二氧化碳;丙实验的目的是验满。18.【答案】(1)B。(2)不断运动。(3)橡皮膜凹进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寒假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