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2年中考地理专题(练习)(解析版)
备战2022年中考地理专题05 中国的气候+等值线(练习)(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2年中考地理专题05 中国的气候+等值线(练习)(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强弱关系B.冬季分的强弱关系
C.距海远近的不同D.热力性质差异的大小
【答案】C
【解析】西北地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区域,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之山脉的阻挡,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或由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的态势。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不同的原因。
2.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B.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A
【解析】秦岭—淮河的意义:一月0℃的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暧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等,故A错误。故选:A。
【点睛】识记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
A.漠河B.拉萨C.托克逊D.火烧寮
【答案】A
【解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纬度位置是其决定性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漠河纬度位置最高,故其气温最低,本题选择A。
【点睛】本题考查冬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4.2019年12月底应邀到银川参加“地理学综合学术年会”的代表中,身感天气特别寒冷的代表最有可能来自
A.海口B.黑龙江C.北京D.乌鲁木齐
【答案】A
【解析】我国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大,冬季南北温差,黑龙江、北京、乌鲁木齐、银川都在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位于热带,全年高温,所以到银川会感到特别寒冷。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5.我国南北气温差别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D
【解析】我国冬季时,由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白昼时间越短,气温很低,而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气温高,南北气温差异是一年中最大的,主要是由于南北跨纬度大,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气温的有关知识.
6.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哪一种是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
A.B.
C.D.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A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气候为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完成本题,能够通过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来判断气候类型等相关知识。
7.“天涯海角(海南岛)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这两地气候特征的成因( )
A.都与纬度位置影响有关
B.前者与纬度位置影响有关,后者与地形影响有关
C.都与地形影响有关
D.前者与地形影响有关,后者与纬度位置影响有关
【答案】B
【解析】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冬季纬度低气候高,天涯海角(海南岛)纬度位置低,气温高;受地形影响,我国夏季除青藏高原外(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全国普遍高温,故“天涯海角(海南岛)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这两地气候特征的成因前者与纬度位置影响有关,后者与地形影响有关,故选B。
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8.“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五原与长安景色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冬季风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是
①玉门关不受冬季风影响
②玉门关以西一棵柳树也没有
③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
④玉门关的水分条件不适宜大量柳树生长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8.A 9.B
【解析】根据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进行分析解答。
8.“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这首诗的大致意思就是说五原的春天比长安来的要晚,五原在西安北面,那么说的就是气候的由纬度因素影响,纬度高气温低。依据题意,结合选项。故选:A。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是: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该地降水少,玉门关的水分条件不适宜大量柳树生长。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10.图中字母代号与“气温曲线降水柱状示意图”对应的正确的一组是
A.A——甲B.B——乙C.C——乙D.D——甲
【答案】A
【解析】根据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甲气候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A北方地区,乙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D南方地区,A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11.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A.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
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
【答案】A
【解析】我国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复杂多样的气候使得我国具有不同的气候条件,使得世界上大多数的农作物和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合适的生长地区,故原因是气候复杂多样,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气候特点。
2018 年 9 月 1 日,伴随着连日的降水,内蒙古根河市已开始陆续供暖。此时的北京秋意渐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你在北京汗流满面露着腰,我在根河烤着暖气吃雪糕”,这句话描述的是两地的
A.气温差异B.降水差异
C.景观差异D.地形差异
13.形成北京与根河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
C.海拔高低D.面积大小
【答案】12.A13.B
【解析】根据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进行分析解答。
12.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暖北寒,南北温差近50℃;“你在北京汗流满面露着腰,我在根河烤着暖气吃雪糕。”这句话描述的是两地的气候差异大,特别是气温差异大。内蒙古根河根河市2018年9月1日步入供暖季,全年供暖期长达9个月,成为全国供暖期最长的两个城市之一,此时的北京秋意渐浓。故选:A。
13.从图中看出,根河纬度较高,北京纬度较低,受纬度因素影响,造成北京和根河两地气候差异显著。故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及影响气候的因素。
读我国7 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南北气温都较高B.南北气温差异大
C.最低温区域在北方D.东高西低,气温差异大
15.图中甲处等温线闭合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因素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答案】14.A15.C
【解析】14.我国气温特征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A选项正确,B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B选项错误。夏季最低温出现在青藏高原,C选项错误。D选项不是我国气温特征,D选项错误,答案选A。
15.甲所在的区域为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夏季气温出现了低温中心,影响因素为地形地势,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答案选C。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作用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下图为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图中所示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7.拉萨与上海穿衣指数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口密度
【答案】16.B17.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辨认和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16.根据图可知,此时除青藏地区气温较低(穿毛衣)外,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穿衬衫、短袖)所以可能是夏季,故选B
17.从穿衣指数看青藏地区穿毛衣,上海穿半袖,说明青藏地区气温比上海低,而上海和青藏地区纬度位置基本相同,但青藏地区比上海地势高,所以影响拉萨与上海穿衣指数不同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因素。故选C
【点睛】
地图是学习地理最主要的工具,从地图上可以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图例是地图的语言,通过图例可以获取重要的地理信息;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温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为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C。
2020年2月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10月,第18届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将在我省晋江市举行。读我国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北京和晋江分别位于B、C气候区,二者气候的共同点是
A.降水丰富,冬季降雪为主B.冬季寒冷,气温低于零摄氏度以下
C.位于季风区,夏季多旱涝灾害D.降水全年均匀
19.E气候区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导致这一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因素是
A.维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20.从气候方面考虑,冬季奥运会选择在2月举行的原因是
A.2月是北京降水多的季节B.2月是北京气温较低的季节
C.2月北京进入雨季,下雪多D.2月北京气温温暖
【答案】18.C19.C20.B
【解析】18.读图可知,北京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晋江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二者均位于季风气区,季风气候不稳定,夏季多旱涝灾害。C正确,故选C。
19.图中E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由于海拔高,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故选C。
20.北京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2月是北京的冬季,是北京气温较低,降水较少的季节。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要求学生识记掌握。
读图,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21.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南北气温都较高B.南北气温差异大
C.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D.东高西低,气温差异大
22.据图可知,拉萨的气温在
A.24﹣28℃之间B.16﹣24℃之间
C.8﹣16℃之间D.8℃以下
【答案】21.A22.C
【解析】21.由图可知,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海南省,最低的地方是漠河,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主要是因不夏季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高,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全国普遍高温,而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故选A。
22.等温线各点的气温数值都相等,从图中可以看出,拉萨位于8﹣16℃之间的等温线之间,说明拉萨的气温在8﹣16℃之间,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气温的有关知识。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3.下列剖面图能反映出MN线地形起伏状况的是
A.B.
C.D.
24.图中甲处气温为20℃,则乙处气温最可能是
A.18.8℃B.19.4℃C.20.6℃D.21.2℃
【答案】23.D24.A
【解析】等高线地形图是表示某个区域的地形地势状况,在同一个图中,等高距相同,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同。
23.由图可知,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形是中间低,四周高的盆地地形,所以MN穿过的地形剖面图与图中D是相符的,故选D。
24.气温受海拔因素的影响,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会下降0.6℃,若图中甲处气温为20℃,则乙处气温最可能是18.8℃,故选A。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关于图中信息的判读,正确的是
A.①③两处的相对高度为400米B.②处为山脊
C.③处比④处坡陡D.⑤处为该区域最高峰
26.为发展经济,溪水村规划了多项旅游开发项目,其中不合理的是
A.A处开发攀岩项目
B.B处开发漂流体验项目
C.C处修建观景台
D.溪水村周边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
【答案】25.B26.B
【解析】
等高线地形图是表示某个区域地地形地势状况,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包括了山峰、山谷、山脊、陡崖和鞍部五种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越稀疏则表示坡度越缓。
25.关于图中信息的判读,图中等高距是100米,①③两处的相对高度为300米;②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地形;③处等高线较稀疏,比④处坡更缓;该区域最高峰在C处,故选B。
26.为发展经济,溪水村规划了多项旅游开发项目,A处是陡崖地形,适合开发攀岩项目;B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地形,不可能开发漂流体验项目;C处是该区域最高点,适合修建观景台;溪水村位于向阳坡,坡度较缓,适合在周边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故选B。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图中虎山的海拔高度约是( )
A.900米B.1000米C.900~1000米D.800~900米
28.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水河干流由东北流向西南
B.若两村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约1千米
C.与甲村相比,乙村更容易发展为城镇
D.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丘陵
【答案】27.C 28.B
【解析】【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27.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图中虎山的海拔高度应该在900﹣1000米之间;故选:C。
28.读图可得,白水河干流大致是自东向西流,故A错误;甲、乙两村在图上的直线距离是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2×50000=100000厘米=1千米,故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村与乙村相比,自然条件的优越性表现在甲村地形更平坦开阔,水资源更丰富,水路交通更便利,地质灾害较少等,甲更容易形成城镇,故C错误;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山地,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9.读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描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盆地,可以形成聚落B.②表示陡崖,可以进行攀岩活动
C.③表示山谷,可能形成小河D.④表示山脊,是河流分水岭
【答案】C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①是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②是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④是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可以进行攀岩活动;故答案选C.
【点睛】
该题主要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解答题
30.读下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名称:C_________E__________。
(2)虚线A、F中,表示山脊的是_______,可能有河流的是________。
(3)由图中①处或②处登上山顶D,哪处更省力_______。
(4)G地的海拔高度为_____ 米,H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米。
(5)此图因为缺少了地图四要素中的______,所以无法推算实际面积大小。
【答案】陡崖 鞍部 A F ② 200 100 比例尺
【解析】【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或者地理事物高出或者低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度的简称。它与相对高度相对,计算海拔的参考基点是确认一个共同认可的海平面进行测算。因此,海拔高度又称之为绝对高度或者绝对高程。而相对高度是两点之间相比较产生的海拔高度之差。
【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
(1)图中C是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地形是陡崖;E位于两座山间的低洼处,地形是鞍部。
(2)A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F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可能有河流。
(3)图中①处和②处中②处等高线更稀疏,表示坡度更缓,由此登上D更省力。
(4)图中等高距是50米,G处的海拔高度是200米,H的海拔是300米,相对高度是两地海拔高度差,G和H两地的相对高度=300—200=100米。
(5)地图四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此图因为缺少了地图四要素中的比例尺,所以无法推算实际面积大小。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阅读,理解解答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5 世界地理之海陆篇-备战中考地理考试易错题练习,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半球为,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白令海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二轮复习冲刺练习专题05 亚洲(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亚洲的范围, 亚洲的面积, 地势特点, 主要地形区, 河流, 主要湖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中考】 初中地理人教版分类检测题(十九)中国的气候,文件包含备战中考初中地理人教版分类检测题十九中国的气候学生版docx、备战中考初中地理人教版分类检测题十九中国的气候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