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题23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学案含解析人民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2085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题23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学案含解析人民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2085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题23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学案含解析人民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2085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含解析人民版专题
-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题2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学案 0 次下载
-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高效复习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学案 0 次下载
-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题24“蒸汽”的力量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学案 0 次下载
-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题25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学案 0 次下载
-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高效复习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学案 0 次下载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题23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题23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新航路的开辟,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23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思维引领1.玉米、甘薯传入中国的背景、影响如何?2.如何看待哥伦布这一历史人物?素养点拨1.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论证新航路开辟的背景。2.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东西方经济交流。3.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物种交流的意义,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一、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发展。(2)直接原因:土耳其的扩张阻断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3)社会根源:西欧各国为了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迫切希望开辟新航路。2.过程: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3.经过:(1)迪亚士:1487年,欧洲到好望角。(2)哥伦布:1492年,通往美洲的新航路。(3)达·伽马:1497—1498年,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4)麦哲伦船队:1519—1522年,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 4.影响:(1)引起“商业革命”。①许多新的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成倍上升。②市场扩大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③英、法、荷等国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④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引起“价格革命”。①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②加速了社会分化和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3)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4)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①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②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权威,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③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5)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马尼拉大帆船”(1)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2)坚固、快速和装备精良的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 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 1.资本原始积累(1)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2)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一方面用暴力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积累资本,如英国圈地运动最为典型;另一方面用武力征服殖民地、抢劫金银财物、贩卖奴隶等手段来聚敛财富。2.“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1)“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建立全球的商业联系: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商路和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使欧洲金银货币剧增,形成“通货膨胀”。它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实力增强。而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财富相对贬值,走向衰落。思维引领《航海条例》的制定和废除,分别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素养点拨1.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北美、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结果,说明拉美落后的原因。2.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奴隶贸易的影响,说明奴隶贸易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3.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殖民扩张的影响和评价,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4.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说明人类交流的意义。5.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说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1.葡萄牙、西班牙的崛起(15、16世纪):国别 殖民活动地区葡萄牙以非洲、亚洲和巴西为主要地区西班牙集中在美洲和亚洲,16世纪中叶成为海上霸主2.荷兰的崛起:(1)条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1581年摆脱西班牙统治,成立荷兰共和国;造船业、对外贸易发达。(2)手段:组建海外贸易公司。(3)结果:成为“海上马车夫”。3.英国的崛起:(1)条件: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通过圈地运动,英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发展起来;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手段:建立大型商业公司,如东印度公司;颁布《航海条例》,进行商业战争;发动对外战争,如七年战争;进行奴隶贸易。(3)结果:先后取得对荷兰和法国殖民战争的胜利,18世纪下半期,确立了世界最大殖民帝国的地位。4.方式:(1)野蛮掠夺:英国殖民者从印度大肆搜刮财富。(2)奴隶贸易:对印第安人的大规模屠杀和欧洲人带来的各种疾病,使美洲土著居民人口锐减。18世纪的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3)不平等贸易:利用廉价手工业品换取贵重物品。5.影响: (1)对欧洲: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2)对殖民地:加剧殖民地的贫困和落后,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3)对世界: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世界市场粗具规模。1.《航海条例》(1)1651年10月,英国通过的旨在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为此引发了与海上强国荷兰的战争。 (2)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1854年,《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被取消。2.七年战争(1)1756年到1763年,英、法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的斗争。结果法国战败,1763年双方签订《巴黎和约》。(2)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并加强了在印度的势力,此后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早期殖民扩张探究点一 新航路开辟1.《马可·波罗游记》材料 马可·波罗这样描述中国元代西安府一个藩王的宫殿:“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哩(一哩约等于1.6 千米)。墙内即此王宫所在, 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 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思维交互:该段描述说明了什么?与新航路开辟有什么关系?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关键信息“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提示:说明了东方的富裕。对黄金的追求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诱因。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材料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麦哲伦船队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这块碑的背面,刻着另一段文字:“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思维交互:材料各是从什么视角评价麦哲伦和拉普拉普的? 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关键信息同一座纪念碑,纪念殖民入侵者和反抗侵略的民族英雄,碑文对二人的评价都是正面的。反映了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和客观性提示:正面文字从全球史观的视角对麦哲伦做出价值评价,肯定他领导第一次环球航行,对人类文明的交流、融合做出了贡献。背面文字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对拉普拉普做出价值评价,肯定他领导了反侵略与反殖民的斗争,对维护民族利益做出了贡献。3.“世界被发现”材料 总之,地理大发现以及随后发生的殖民扩张所造成的各种后果,集中到一点,便是资本势力的增长,一个新兴的拥有资本的阶级——资产阶级首先从西方登上历史舞台。西欧几个国家的银行家、商人和工场主的地位蒸蒸日上,他们注定要通过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建立自己的政治经济统治,由此加速西方社会经济的根本变革,并且影响整个世界。——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思维交互: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导致了怎样的结果?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关键能力辨证客观分析问题关键信息一个新兴的拥有资本的阶级——资产阶级首先从西方登上历史舞台提示: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资产阶级进行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推动资产阶级向全球扩张。 一、多角度审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自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4.殖民掠夺之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对外进行殖民扩张,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与法国为代表;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5.人类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说”的正确性,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的威信。二、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背景(1)新航路开辟时,欧洲处在文艺复兴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阶段(2)郑和下西洋时中国处于封建君主专制鼎盛时期目的(1)新航路开辟是为了打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垄断而进行的航海活动(2)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显示天朝国威,为大明皇帝寻求稀奇珍宝的航海活动特点(1)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通过掠夺亚非拉国家,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为国家带来丰厚利润,促进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2)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实质为朝贡贸易体系下的政治行为,加强了中外联系,但无助于中国转型探究点二 殖民扩张1.葡萄牙占据澳门材料 葡萄牙人入居澳门后,很快便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贸易路线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葡萄牙商人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 这些白银的大部分又流入中国。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对白银需求的增长,葡萄牙人便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思维交互:材料反映了澳门在中外贸易中怎样的地位?当时中外交易的主要物品是什么?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关键信息 “很快便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葡萄牙商人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提示:中欧、中日贸易中转站。中国输出生丝、瓷器等,欧洲、日本的白银流入中国。2.“海上马车夫”材料 17世纪被认为是阿姆斯特丹的黄金年代。荷兰商船从阿姆斯特丹开往波罗的海、北美洲和非洲等地,由此构建了世界贸易网络的基础。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荷兰西印度公司发行的大量股票为阿姆斯特丹商人所拥有。阿姆斯特丹也在此时成为了欧洲航运和世界融资的中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阿姆斯特丹办公室开始出售自己的股票,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崔连仲主编《世界通史》思维交互:为什么“17世纪被认为是阿姆斯特丹的黄金年代”? 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关键信息“由此构建了世界贸易网络的基础”“欧洲航运和世界融资的中心”“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提示: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构建世界贸易网络;成为欧洲航运和世界的融资中心;成立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3.“西学东渐”“东学西渐”材料 1600—1700年间,东西方文化交流显然比以前有更大的进步。利玛窦、南怀仁、汤若望来华传播欧洲的自然科学,是“西学东渐”的表现。这个时期“东学西渐”也是明显的,来华传教士大量翻译介绍中国古典文学、哲学作品,大大影响了欧洲知识界。——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思维交互:这一时期东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 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关键信息“西学东渐”“东学西渐”提示:对等交流;“西学东渐”主要传播自然科学,“东学西渐”主要传播哲学及文化;传教士为媒介。 一、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原因1.特点:(1)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2)殖民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2.原因:资本主义刚刚在欧洲兴起,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二、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对殖民者(1)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的全球贸易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对殖民地(1)破坏性:是灾难,殖民掠夺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经济破坏和贫穷落后,是其在现代落伍的历史根源之一(2)建设性:殖民者带来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对世界(1)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差距(2)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和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1.“这次航行把基督教文明中心与印度教文明中心直接联系起来,进而把旧大陆几乎所有的重要文明区域通过海上都联系起来,从东非到日本的各文明国家都面临着西方文明的挑战”。这次航行 ( )A.最早到达好望角B.最先实现欧洲新航路梦想C.发现美洲新大陆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这次航行把基督教文明中心与印度教文明中心直接联系起来”可知,此次航行开辟了欧洲到印度的新航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行,这次航行最先实现欧洲新航路梦想,故B正确;迪亚士最早到达好望角,故A错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故C错误;麦哲伦船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故D错误。2.哥伦布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历史人物。作为开拓者,他“发现”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作为殖民者,他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在他身上,既有新时代的光辉,又有旧时代的烙印”。其中对“有新时代的光辉”的理解,恰当的是 ( )A.促进了各地文明的交融B.体现了敢于冒险的精神C.体现了社会进步的要求D.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解析】选C。“有新时代的光辉”应该是指近代资本主义潮流,结合所学可知,以哥伦布为代表的航海家开辟了新航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欧洲社会的转型,故C正确;A、B、D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有新时代的光辉”,应排除。3.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大陆时,吸引他们目光的东西是金、银。其他欧洲人来到美洲后,焦点转向烟草、咖啡豆、可可、糖这些珍贵农产品的出口。这一变化( )A.开启了全球联系的建立B.推动了商业革命的发展C.引起了金银货币的贬值D.确立了工业资本的统治【解析】选B。通过材料“焦点转向烟草、咖啡豆、可可、糖这些珍贵农产品的出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农产品的出口扩大了市场上的贸易种类,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故B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全球联系的建立,而材料叙述的是早期的殖民扩张,排除A;金银货币贬值是价格革命的表现,不符合材料叙述的主旨,排除C;工业资本统治确立于工业革命后,排除D。4.从17世纪90年代起,英国政府采取措施严格阻止印度印花布的输入,从而保护本国的纺织业。同时不断提高关税水平,打击潜在竞争对手法国。这( )A.反映了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压迫B.客观上有利于英国资本原始积累C.表明英国棉纺织业技术水平低下D.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重重【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看,英国政府采取措施,致力于保护本国纺织业,同时提高关税,打击法国,这些举措客观上有利于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故选B。材料表明英国政府阻止印度棉布输入,而非压迫殖民地经济,排除A;英国的这些做法不能表明棉纺织业水平的低下,排除C;材料只涉及英法之间的矛盾,与印度的矛盾不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排除D。5.蔗糖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期一项重要的“世界商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葡萄牙贵族和企业家(在美洲)建立了甘蔗种植园。……与其他作物不同,甘蔗需要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后才能产出适合出口的糖浆或精制蔗糖。因此蔗糖生产业常常会促成农业和工业企业的联合。它们一方面需要大量劳动力从事种植和收获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另一方面还需要通晓蔗糖制作的复杂工序的熟练工人。……西半球对劳动力的需求刺激了一种高利润商业的发展……欧洲商人将活人货物以在非洲买入时两至三倍的价格卖给种植园主……蔗糖产区则更多地以蔗糖或糖浆进行交换。然后,他们将美洲的产品填满船舱,启程返回欧洲。——[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二 17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的女性流行喝加糖红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征。加糖红茶可以说是由来自地球两端的两种食品组成,正是因为英国占据世界商业的中心位置,才能实现这两种商品的结合。从17世纪中期开始,英国的糖进口量飞快增长,到18世纪中期,英国民众的人均糖用量是法国人的八到九倍。红茶加糖能迅速补充热量,让人精力充足,不仅是早餐,工作间隙的茶歇也同样具有立时提神的作用,能让劳动者成为工厂老板需要的劳动力。红茶和糖渐渐惠及下层民众,最终成了产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工人的象征。——摘编自[日]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葡萄牙蔗糖生产业的基本特点,概括蔗糖生产和销售的重要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以后英国蔗糖消费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蔗糖为核心的世界贸易的历史进步作用。【解析】第(1)题第一问题基本特点,根据材料一“蔗糖生产业常常会促成农业和工业企业的联合”可得出农业和工业企业联合;根据材料一“需要大量劳动力从事种植……通晓蔗糖制作的复杂工序的熟练工人”可得出需要大量劳动力和熟练工人。第二问重要影响,根据材料一“欧洲商人将活人货物以在非洲买入时两至三倍的价格卖给种植园主”等信息可知,推动种植园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促进黑奴制度的形成;根据材料一“他们将美洲的产品填满船舱,启程返回欧洲”可知,推动大西洋贸易的兴盛。第(2)题第一问趋势,根据材料二“英国的糖进口量飞快增长”可得出消费量快速增长;根据材料二“英国民众的人均糖用量是法国人的八到九倍”“渐渐惠及下层民众”等信息可知,蔗糖消费群体大众化。第二问原因,根据材料二“上流社会的女性流行喝加糖红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征”可知,加糖红茶的流行;根据材料二“正是因为英国占据世界商业的中心位置”可得出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根据材料二“具有立时提神的作用,能让劳动者成为工厂老板需要的劳动力”可得出工业生产的需要。第(3)题根据材料二“由来自地球两端的两种食品组成”并结合所学可知,蔗糖为核心的世界贸易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根据材料二“具有立时提神的作用,能让劳动者成为工厂老板需要的劳动力”可得出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以在非洲买入时两至三倍的价格卖给种植园主”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以蔗糖为核心的世界贸易促进了美洲的开发等。从对欧洲、美洲、世界产生的进步作用方面分析回答。答案:(1)基本特点:农业和工业企业联合;需要大量劳动力和熟练工人。重要影响:种植园经济兴起;黑奴制度形成;大西洋贸易兴盛。(2)趋势:消费量快速增长;消费群体大众化。原因:加糖红茶的流行;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工业生产的需要。(3)进步作用:加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促进美洲开发;推动工业革命的孕育和发展;促进世界市场形成。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八课题45欧美和亚洲的革命家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军事天才”拿破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题43近代历史上的改革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背景,目的,主要内容,性质,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高效复习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