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34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088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34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088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高频考点练习(解析版)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34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34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解析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沿MN一线的地质剖面图最可能是,该地的地层侵蚀面形成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该区域中褶皱、岩脉(岩浆侵入形成的)、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褶皱、断层、岩脉 B.断层、岩脉、褶皱
C.岩脉、褶皱、断层 D.褶皱、岩脉、断层
2.图中断层上、下两盘错动的距离大约是( )
A.100米 B.130米
C.200米 D.210米
下图示意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B岩层中有三叶虫(距今5.6亿年~2.4亿年)化石,E岩层中有恐龙(距今2.3亿年~6 500万年)化石,F岩层中有火山灰层T,T层中矿物的形成距今约300万年。据此完成3~4题。
3.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则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 )
A.都为东北—西南走向
B.都为西北—东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灰层T形成之后
B.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前
C.a处岩石年龄最老,b处岩石年龄最新
D.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 400万年
(2020·河南郑州质检)不同沉积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沉积岩。图甲为“常见沉积岩与沉积环境对应关系示意图”,图乙为“我国某山局部岩层垂直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砾岩由砾石沉积而成,据图甲推断其沉积环境为( )
A.陆地 B.滨海 C.浅海 D.深海
6.图乙所示岩层剖面表明该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 )
A.海侵过程 B.海退过程
C.先海侵后海退 D.先海退后海侵
7.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界面M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挤压 B.断裂 C.侵蚀 D.变质
(2020·江苏模拟)下图为“某地地表地层分布简图”。读图完成8~9题。
8.沿MN一线的地质剖面图最可能是( )
9.该地的地层侵蚀面形成于( )
A.a之前,f之后 B.a之后,b之前
C.e之后,f之前 D.f之后,h之前
答案精析
1.D 2.B [第1题,由图可知,该区域的地质过程是先发生了褶皱,然后是岩浆侵入形成岩脉,最后发生断裂错动形成断层。第2题,首先找到断层的位置,断层的错动距离可以通过岩脉错动的距离,利用比例尺来量算即可。]
3.C 4.D [第3题,由材料可知,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因此图中岩层A~E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A、D错误;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因此,图中断层f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B错误,C正确。第4题,图中A~F为沉积岩,年龄由老到新。花岗岩G侵入岩层E,并未侵入岩层F,所以花岗岩G侵入是在岩层F形成之前,火山灰层T形成是在岩层F形成之后,所以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灰层T形成之前,A错误;图中岩层F也发生了断裂,因而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后,B错误;b处属于岩层D,岩层D比岩层E、F老,C错误;花岗岩G侵入岩层E,未侵入岩层F,岩层F中有火山灰层T,T层中矿物的形成距今约300万年,岩层E地质年龄在6 500万年~2.3亿年,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在300万年~6 500万年,地质年龄可能为1 400万年,所以D正确。]
5.A 6.A 7.C [第5题,图甲显示海洋沉积环境由浅海向深海,逐步由沙粒转变为黏土,岩石粒径越来越小。大颗粒砾石粒径比浅海环境的沉积物更大,所以砾岩的沉积环境为陆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第6题,图乙所示岩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砾岩沉积环境为陆地,由砂岩到页岩到石灰岩,海洋沉积环境逐渐加深。所以该岩层剖面反映的是海水逐渐变深的海水入侵过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第7题,M界面呈现不规则的弯曲,界面两侧的砾岩、砂岩均为沉积岩,所以D错。M界面两侧岩层内部无明显弯曲或位移,推断没有挤压或断裂的地质作用,所以A、B错误。M界面呈现不规则的弯曲,应该是侵蚀的结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8.C 9.C [第8题,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N海拔高于M,B、D错。从图中看,M位于d岩层,没有在e岩层上,A错,C正确。第9题,从图中看,侵蚀面位于褶皱和f岩层之间,可判断出形成晚于褶皱,早于f岩层,A、D错。褶皱岩层中e岩层形成最晚,因此侵蚀面形成于e之后,f之前,C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山峰与村庄的高差最接近,图中四地海拔可能相同的是,甲山峰的海拔可能为,图示信息显示,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该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达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33 地质构造(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图中,甲处属于,图中甲处地貌未来可能演变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23 等温线图的判读(解析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最大温差可能为,此隧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