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6 文言文翻译(原卷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6 文言文翻译(原卷版)第1页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6 文言文翻译(原卷版)第2页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6 文言文翻译(原卷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6 文言文翻译(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6 文言文翻译(原卷版),共9页。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错例解析】
    1、望文生义
    翻译:邹忌修八尺有余
    错译:邹忌修养得高八尺多
    【解析】这种翻译属于“望文生义”,“修”在文言句中应译“身长,身高。”
    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注重字、词、句基础的积累
    (2)识记常用实词和虚词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以今解古
    翻译:却看妻子愁何在
    错译:回头看看妻子还发什么愁
    【解析】这种翻译属于“公今解古”,“妻子”在文言句中应译“妻子儿女。”
    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 积累古今异义词。①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大道之行也》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对“大道”的解释;②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③借助复习资料,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前,首先应想到的是词语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恰当,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3.误译语法
    翻译:楚人有涉江者
    错译:楚国人有个过江的
    【解析】这是宾语前置句,应该翻译成“有一个过江的楚国人”。
    要解决句中是否有词类活用的问题,学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学生掌握好特殊句式。
    (2)备考时要注意陈述句(语气词“者、也”表判断,副词“乃”“皆”“则”表判断)、倒装句(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等特殊句式的外在特征;解题时,用相应的现代汉语句式对特殊句式进行合理转换,准确翻译。
    4.词类活用分析错
    翻译: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错译:方仲永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白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解析】句中的“日”在这里是名词做状语,译为“每天”。方仲永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要解决句中是否有词类活用的问题,学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型,并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使……”。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翻译是否正确的方法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5.漏译省略成分
    翻译: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错译: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解析】句中漏译了主语“渔人”,虽然原文中省略了主语,但在翻译时,为了使文意通顺、明了,应将省略的成分补上。(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要想解决翻译时漏译省略成分和整体语境意识薄弱的问题,学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翻译句子时,不能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上下文语境。
    (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道题,而应检查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漏译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6.不辨感情色彩
    翻译: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
    错译:无业人员,假托皇亲国戚手下之人的名义,常常在关卡、渡口、都市大设店铺,并征收商税。
    【解析】“游手之徒”,有明显的贬义,而“无业人员”则是中性的,应译为“游手好闲的人”;“网罗”一般情况下译为“搜集”,是中性词语,但这里应翻译出贬义色彩,“征收”指政府依法收取财物等,这里译为带有贬义色彩的“搜刮”“搜取”“索要”更为合适。应译:游手好闲的人,假托皇亲国戚手下人的名义,常常在关卡、渡口、都市大设店铺,并搜刮商税。
    要解决句中是否有词类活用的问题,学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对待一些前后有矛盾的词、有疑义的词,应该“瞻前顾后”,核实自己的初始判断是否正确。
    (2)学生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克服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词进行准确的判定。
    7.错译虚词
    翻译:特与婴儿戏耳。
    错译:特地同小孩玩耳朵
    【解析】“特”是副词,在此作“不过”讲,不能译为“特地”;“耳”是语气词,表限止语气,可译为“而已”、“罢了”,不能误作实词,错译为“耳朵”;这里“特”、“耳”连用,构成固定句式“特……耳”,可译为“不过是……罢了”。因此,“特与婴儿戏耳”,应译为“(我)不过是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
    要解决句中是否有词类活用的问题,学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分清实词和虚词。
    (2)记住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以免错译。
    【翻译秘诀】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①在全文中理解句子。要整体把握全文,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充分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来理解句意。
    ③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点句子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理枝叶;或抓住关联词语,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④调动已有的教材知识,进行比较推断,帮助理解。
    【实战过关】
    (一)指出下列句子翻译的错因并写出正确的译文
    1.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错译:派河内太守周亚夫的军队在细柳营。
    【错因】
    【正译】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错译:假如我不干这捕蛇的差事,那么早就病了。
    【错因】
    【正译】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错译:牺牲珠玉、丝绸,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
    【错因】
    【正译】
    4.宋何罪之有?
    错译:有什么罪,宋国。
    【错因】
    【正译】
    (二)按翻译句子的要求翻译下列文言短文
    练习一: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练习二:
    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练习三:
    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原文】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译文】




    练习四:
    李生论善学者
    【原文】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




    练习五:
    邴原泣学
    【原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译文】




    练习六:
    推敲《诗话总龟》
    【原文】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译文】





    练习七:
    敝帚自珍
    【原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译文】




    练习八:
    樊重树木
    【原文】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解: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
    【译文】





    练习九:
    张良受书
    【原文】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读诵之。
    【译文】




    练习十:
    赵人患鼠
    【原文】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中山:地名 ②盍:何不 ③垣墉:墙壁 ④若之何:为什么
    【译文】




    相关试卷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6 文言文翻译(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6 文言文翻译(解析版),共11页。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4 文言文特殊句式(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4 文言文特殊句式(原卷版),共7页。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5 文言句子翻译(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5 文言句子翻译(原卷版),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