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7 作文离题、偏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7 作文离题、偏题(解析版)第1页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7 作文离题、偏题(解析版)第2页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7 作文离题、偏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7 作文离题、偏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7 作文离题、偏题(解析版),共14页。
    作文是语文试卷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中考作文为了与高考作文接轨,大部分地区的中考作文的分值已定为60分,这样一来作文一旦出问题得分低,语文总分就上不去,严重影响升高中。而作文中出问题之一离题、偏题就是其中失分的原因,因为离题、偏题是衡量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
    【错例解析】
    1.离题,是指所写的与题目包含的内容完全不沾边。
    例如:作文《沉默的父爱》
    错写:有同学写成了邻居夫妻俩吵架的事。
    解析:这样写的就是完全离题。因为根据作文题目至少要扣住“父”和“爱”来写,而邻居夫妻吵架的事与这两要要素毫不相干。
    2.偏题是指所写的与题目的内容部分沾边,部分不沾边。
    例如:作文《镜子》
    错写:有同学写成了镜子的作用、意义及怎样运用好镜子的,以分析为主的。
    解析:这样写可以判断为偏题,不宜判为离题。
    离题,一般不能得分或很少得分,而偏题则可以视偏的程度适当给分。两者都影响作文的整体得分,更拉低语文的总分。
    例1:题目《今天有人来上课》
    错写1:上个星期,自己上课不专心,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错写2:上个月有人来自己的班里听课。
    解析:错写1是离题。因为这个题目有三个要件:一是时间,说的一定要是今天的事;二是人物,有不属于本班学生的人要来;三是事情,是听课,而不是别的。在这三个要件中,最关键的是“听课”。
    错写2是偏题,因为没有偏离关键词“听课”。
    题目通常是由一个短句或短语组成的。关键词往往就是题目里的中心词。
    比如“当爸爸妈妈闹别扭时”,关键词是“闹别扭”;“我最爱去的地方”关键词是 “地方”;“一次有趣的实验”,关键词是“实验”。修饰性和限制性语词一般不是关键词,如果作文不符合修饰性和限制性语词,将作偏题处理记分。
    作文或片断解析例:
    例1:题目《记一次争论》作文片断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抚摸着我们……”我哼着歌,连蹦带跳地上学去。
    突然,我停住了脚步。嘿,一张破纸,我以为是什么呢?开路,开路,你竟敢挡住我老徐的去路。于是,我一脚跨了过去,一阵风呼地吹来,那张纸又飘到了我的眼前,好像在说:“把我捡起来吧。”这时,我的脑海里仿佛有两个人在激烈的争论着:
    “把它捡起来吧。”
    “不,还要弯下腰,伸出手,多麻烦!”
    “老师不是说过,好事应该从身边做起,要是都像你这样,那我们的城市不就都成了垃圾堆了?”
    “这你就别担心,我们有专门扫马路的人。这是他们的活,用不着我们插手。”
    “但是,你看,他们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刻也不停地工作着,难道你连这么一张纸都不肯捡吗?”
    “不捡就是不捡,用不着你来管!”
    “你……你……”
    怎么办?怎么办?听谁的呢?
    又一阵风迎面吹来,鲜艳的红领巾飘了起来。对,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捡一张废纸,真是举手之劳。于是,我弯下腰,伸出手,拾起了那张纸,并把它扔进了附近的垃圾桶。
    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小人惭愧地低下了头,另一个却高兴地笑了。
    天更蓝了,阳光更灿烂了,花儿也在不停地点头。
    【解析】这是一篇考场作文,题目前有一段引语:“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会有争论,与同学、与老师、与父母等,请你以‘记一场争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写清争论的内容,写好对话。”正是因为这段引语,使阅卷老师产生了分歧:有的说严重偏题了,理由是一个人怎么争论,引语中明明写清“与同学、与老师、与父母等”;有的则说文章具有独创性,它避开了一般的此人与彼人的面对面争论,而别出心裁地写了自己的内心争论,是一篇既切题又有新意的好文章。笔者认为,培养创新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使命,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非常宽松的评价环境,更要有一种敏锐的眼光,要善于从一般中发现特殊,我们不能死抠题目或导语中的某些词句,更不能机械地理解和苛刻地要求。鉴别是不是切题,可以从是否围绕关键词来判断,像上面的作文题,关键词是“争论”,因而不管写什么争论,都应该视作切题。宽松的评价环境,对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和自信心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利的。由此可以作出判断:这是一篇有创意的好文章。
    小结一:要灵活把握切题与富有创意的关系。
    例2:题目《我的奶奶》作文片断
    奶奶今年62岁,她总是一天到晚地跟我说要节约。如果我被奶奶发现有不节约的地方,她就跟我唠叨个没完没了,弄得我头都要“炸”了。
    上个星期天,妈妈从菜场上买来两条活蹦乱跳的鲜鱼,准备给全家尝尝鲜。奶奶见了,便皱起眉头唠叨起来:“又浪费钱,不是有青菜吗?青菜萝卜营养好,不吃鱼照样过日子。挣几个钱多不容易啊!”
    中午香喷喷的红烧鱼上桌了。我刚想吃,奶奶又开始唠叨了:“中午吃一条算了,留一条晚上吃吃。”
    “晚上还有别的菜呢!就会省、省,又不要你掏钱!”我一边说着,一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谁知奶奶真的拿来了一只空盘子,小心翼翼地把那条没吃过的鱼拨到了空盘子里,一边拨一边唠叨着:“这条鱼还是明天吃吧,省得明天再买荤菜。”拨好,便把它拿到菜橱里藏好,生怕被人偷吃。
    第二天吃晚饭时,奶奶又端出了这些剩菜,那条剩下的鱼已经有点变质了。我说:“奶奶,这些菜都馊了,怎么吃呀?”“哪儿馊了?是臭豆腐的味道,不碍事,好吃的,吃吧,吃。”
    这时,妈妈也发觉剩菜的味道不对劲,便走过来拿掉了剩菜准备倒掉。谁知奶奶大步抢了上去,拦住妈妈:“唉,我要吃的呀,你怎么拿走了,还给我!”
    “妈,这菜已经馊了,吃下去要生病的。”
    奶奶板起脸:“放下,这么好的鱼谁肯倒掉?我要吃的!”
    这就是我的好奶奶,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奶奶。
    【解析】这篇习作,题目是“我的好奶奶”,文章的开头有“这就是我那俭朴的奶奶”一句,结尾处也有类似的点题,从这几方面都可以看出,作者的立意是想肯定和赞扬奶奶的勤俭节约的。但是,作者通过具体材料表现的却不是这个意思。字里行间,我们觉得作者颇有点讨厌和反对奶奶的意味。你看:“晚上还有别的菜呢!就会省、省,又不要你掏钱!”原文还有:“啊呀!奶奶,你能不能少说几句,好不好?我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呀!”这些话语,都表现了作者不喜欢奶奶这种所谓的“勤俭节约”。这里,关于吃鱼的材料实际上也不能作为题目中“好”字的注脚,立意和材料在此产生了偏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离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作者对材料所包含的真实意义没有完全把握准。像上文中,好端端的鲜鱼不吃,偏要到变了质才吃,这实际上已经不是勤俭节约了,而是近于吝啬和愚蠢的行为了,作者尽管在感情上接受不了,但在认识上却认为是勤俭节约。二是立意与材料的矛盾。像“我的好奶奶”中的一个“好”字,它明确决定了立意必须是赞扬和肯定的。文中“吃鱼”的材料,虽然也有些可以肯定的成分,但从整体上看,这个材料让人无法认可是一个好奶奶的表现。尽管作者在开头和结尾两处点题,但总显得回天乏力。这样的作文,可以判为偏题。
    小结二:要关注材料与立意是否统一。
    例3:题目《特殊的‘闹钟》片断
    我们家还有一只特殊的“闹钟”,这就是我的妈妈。
    这闹钟的用处可大啦!寒冷的冬天到了,每当清晨天蒙蒙亮,公鸡闹钟就会准时唤醒我,可我躲在暖和的被窝里哪里肯起来啊!这时,特殊的闹钟就会走来,轻轻地掀起被子,耐心地催我起床。于是,我只好乖乖地穿好衣服,吃好妈妈早已准备好的热腾腾的早点上学去。我还记得有一个星期天,我和小伙伴们玩得正开心,可这时,那特殊的“闹钟”又叫起来了:“炯炯……,你的作业做好了吗?”我一听,心里猛地 一惊:呀,我的语文作业只写了一半呢!我只好听从“闹钟”的命令去做作业了。
    这“闹钟”还能帮我学习呢!当老师布置听写词语的作业,不管有多忙,有多累,“闹钟”都会帮我听写。记得有一次要听写的词语特别多,已经快9点钟了,妈妈还坐在我身边,双手捧着语文书,一边用略带嘶哑的声音为我报着词语,一边还焦急而关切地看着我。一直到了9点半,才听写好。这时,妈妈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并亲切地对我说:“炯炯,以后学习要认真才是啊!”
    【解析】这篇习作的题目很好,形象而又有特色,材料基本上也都围绕“闹钟”展开,可读起来总觉得不是一篇好文章。主要原因何在呢?就在于无限扩大和扭曲了事物的基本属性。闹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是时间上的提醒。作为母亲这只特殊的“闹钟”,其内涵就丰富了,不只是写时间上的提醒,也可以写别的提醒,这样才能显示出这只“闹钟”的特殊性。比如,冷空气马上就要来了,可你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去上学,母亲及时提醒你多穿一点;比如,你准备去参加一次体育比赛,跑800米,母亲提醒你不要吃得太饱;再比如对某一件事的处理,幸亏母亲的及时提醒,要不就会误了大事,等等。因为题目中有了“特殊”二字,就不要只围绕闹钟提醒时间的功能去考虑了,完全可以从时间以外的角度去考虑,只要围绕“提醒”就是了。但是,不要以为有了 “特殊”二字,就什么都可以写了。作文的倒数第二段,妈妈帮我报词语,就偏离闹钟的功能,就是对事物性质的转移和扭曲。因而,是部分离题。
    小结三:要避免将原事物特性转移或改变。
    【写作秘诀】
    怎样做到不偏题,不离题?
    首先,要审清题目。
    对初中生而言,偏重命题作文,我们只需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即可。一般来说题目中的动词,副词,限定词都可能是关键词。比如说《奶奶笑了》和《奶奶又笑了》这两个题目,第一个题目中,“笑”是动词,是关键词,我们要围绕“笑”来写,第二个题目中则要抓住“又”,写清楚为什么是“又”。
    还有,我们要注意题目中的引申义。
    如题目《阳光》,那我们就要把握住不是单纯的写阳光,而是写“像阳光一样或让人感到温暖的人或者事”。所以说把握住引申义,才不会离题,偏题。
    其次,要多点题。
    一篇文章中,最少要有三四处点题。这样才会避免跑题,偏题现象。
    点题的最佳位置:
    第一段最后一句话。
    每一段的段首或段尾的概括句。
    最后一段,也不要忘记点题。
    如何点题?
    作文的题目和文章中心是一致的,点题就是要让你用简明扼要的话把中心思想表达出来。
    例如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春》,第一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围绕着题目写了“盼春”。接下来几段分别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给我们“绘春”。最后用了三个排比句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可以说是“赞春”。
    作者为了写春天,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像春草、春花、春雨、春风来突出春天的特色,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机活泼的画面,作者的情感由第一段的“盼”,再到最后一段的“赞”,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由例文我们不难看出:一篇文章的标题犹如人的眼睛,透过眼睛我们要看到看到内心,即中心思想。而点题就充当嘴巴的作用,把内心表达出来。
    这就是文章的妙处了,太过于直白没有意思,而没有中心就像一个人没有思想、灵魂,如行尸走肉。只有我们的眼睛,内心,嘴巴互相配合才能达到一个巧妙的境界,你领会到了吗?
    【实战过关】
    修改下列作文(一)
    【作文原文】
    梦想,前进的动力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梦想,是人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在舞台上演奏出美妙的曲子。可是在梦想的道路上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修改意见:


    “你怎么搞得?一遍遍弹,还是老样子!你根本就不是弹古筝的料!”说完父亲将乐谱高高举起并“砰”地一声狠狠地砸在地上,乐谱静静地躺在卧室的一角。门被重重的关上,此时的卧室,只剩下我的呼吸声“为什么努力了这么久还是这样,明明已经努力了,为什么”我在心里一遍遍的责问自己,泪水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溅落在琴弦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或许是骨子里的那份倔强,又或许是记起自己的梦想,我拾起蜷缩在角落里的乐谱,把褶皱的书角抚平,放回架子上。
    修改意见:



    琴弦一次次的被我拨弄着,乐曲一遍遍的不情愿的从我指尖响起,杂乱的琴声使我不得不停下,我闭上双眼,试着让自己平静下来,口中不自觉的哼出《丰收锣鼓》曲调,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丰收季节的场面。锣鼓声,脚步声,喜悦的笑声,一次次的在我耳边回响。嘴角不自觉的上扬,睁开眼睛,双臂抬起,手指迅速的在琴弦上跳动,一遍不行来两遍,两遍不行再来第三遍,就这样一遍遍的弹,一次次的重复,胳膊传来的阵阵酸痛是我成功的垫脚石。即使我被全世界都放弃,我也不能放弃我自己。梦想就在前方。
    修改意见:


    观众,灯光,舞台,这个曾经只能让我在梦中见到的地方,这个曾经是我梦想着来的地方,此刻就站在我脚下,做了个深呼吸,坐下,手指轻快地在琴弦上舞蹈,这首被父亲不看好的曲子,此刻我正用一个个跳动着的音符来诠释这首曲子的含义。当最后一个音符响起,弯腰鞠躬。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奖状,冠军,这些已经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前行的意义!
    修改意见:


    不管他人如何评价,不管他人给予你的是鼓励的微笑还是冷漠的白眼,不管他人扔给你的是臭鸡蛋还是鲜花,只要坚持下去,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
    梦开始,未结束。现在开始让我们圆梦。
    修改意见:


    【作文修改】
    梦想,前进的动力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梦想,是人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在舞台上演奏出美妙的曲子。可是在梦想的道路上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开头很好,不用修改)
    “你怎么搞得?一遍遍弹,还是老样子!你根本就不是弹古筝的料!”说完父亲将乐谱高高举起并“砰”地一声狠狠地砸在地上,乐谱静静地躺在卧室的一角。门被重重的关上,此时的卧室,只剩下我的呼吸声“为什么努力了这么久还是这样,明明已经努力了,为什么”我在心里一遍遍的责问自己,泪水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溅落在琴弦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或许是骨子里的那份倔强,又或许是记起自己的梦想,我拾起蜷缩在角落里的乐谱,把褶皱的书角抚平,放回架子上。
    (爸爸的话是恨铁不成钢,不是“冷漠的白眼”或“臭鸡蛋”。这一段,应着重刻画我梦想路上的阻碍和动力的来源)
    修改为:
    “你怎么搞得?别人都弹熟练了,只有你!”说完,古筝老师一甩头,走了。“哈哈,笨鸟后飞啊,努力吧,大笨鸟!”几个同学围在我旁边。
    回到家,心不在焉地弹着。“你怎么搞得?一遍遍弹,还是老样子!你根本就不是弹古筝的料!”说完父亲将乐谱高高举起并“砰”地一声狠狠地砸在地上,乐谱静静地躺在卧室的一角。门被重重的关上,此时的卧室,只剩下我的呼吸声。“为什么努力了这么久还是这样,明明已经努力了,为什么”我在心里一遍遍的责问自己,泪水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溅落在琴弦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妈妈看到我的样子,“怎么了?”听了我的苦恼和遭遇,妈妈问我:“知道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吗?”“当然是当科学家了!”“你错了,爱因斯坦的梦想是当一名大提琴手,并且一直努力着。”妈妈笑着说。我疑惑了:“不可能啊?那为什么又当上科学家了呢?”妈妈坐到我旁边:“他从小喜欢弹大提琴,但弹得实在是不好,可是他坚持着。正是凭着这个坚持的韧劲,他才成为这么伟大的科学家。”
    爸爸也走过来:“刚才爸爸态度不好,向你道歉!知道爸爸为什么和你生气?你做什么事,都是三心二意,浮浮躁躁的!有梦,一定要坚持下去!”
    我明白了,擦干了眼泪。
    琴弦一次次的被我拨弄着,乐曲一遍遍的不情愿的从我指尖响起,杂乱的琴声使我不得不停下,我闭上双眼,试着让自己平静下来,口中不自觉的哼出《丰收锣鼓》曲调,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丰收季节的场面。锣鼓声,脚步声,喜悦的笑声,一次次的在我耳边回响。嘴角不自觉的上扬,睁开眼睛,双臂抬起,手指迅速的在琴弦上跳动,一遍不行来两遍,两遍不行再来第三遍,就这样一遍遍的弹,一次次的重复,胳膊传来的阵阵酸痛是我成功的垫脚石。即使我被全世界都放弃,我也不能放弃我自己。梦想就在前方。
    (这一段可以略写)
    修改为:
    我拾起蜷缩在角落里的乐谱,把褶皱的书角抚平,放回架子上。我闭上双眼,试着让自己平静下来。嘴角不自觉的上扬,睁开眼睛,双臂抬起,手指迅速的在琴弦上跳动,一遍不行来两遍,两遍不行再来第三遍,就这样一遍遍的弹,一次次的重复,胳膊传来的阵阵酸痛是我成功的垫脚石。即使我不能成功,我也不能放弃我自己。梦想就在前方。
    观众,灯光,舞台,这个曾经只能让我在梦中见到的地方,这个曾经是我梦想着来的地方,此刻就站在我脚下,做了个深呼吸,坐下,手指轻快地在琴弦上舞蹈,这首被父亲不看好的曲子,此刻我正用一个个跳动着的音符来诠释这首曲子的含义。当最后一个音符响起,弯腰鞠躬。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奖状,冠军,这些已经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前行的意义!
    (可以去掉这一段)
    不管他人如何评价,不管他人给予你的是鼓励的微笑还是冷漠的白眼,不管他人扔给你的是臭鸡蛋还是鲜花,只要坚持下去,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
    梦开始,未结束。现在开始让我们圆梦。
    (结尾不错,可稍作修改)
    修改为:
    不管他人如何评价,不管他人给予你的是鼓励的微笑还是冷漠的白眼,不管他人扔给你的是臭鸡蛋还是鲜花,不管自己走在梦想的路上遇到什么障碍,只要坚持下去,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
    梦开始,未结束。有梦就要追下去!
    【作文修改稿】
    梦想,前进的动力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梦想,是人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在舞台上演奏出美妙的曲子。可是在梦想的道路上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你怎么搞得?别人都弹熟练了,只有你!你根本就不是弹古筝的料!”说完,古筝老师一甩头,走了。“哈哈,笨鸟后飞啊,努力吧,大笨鸟!”几个同学围在我旁边。
    回到家,心不在焉地弹着。“你怎么搞得?一遍遍弹,还是老样子!”说完父亲将乐谱高高举起并“砰”地一声狠狠地砸在地上,乐谱静静地躺在卧室的一角。门被重重的关上,此时的卧室,只剩下我的呼吸声。“为什么努力了这么久还是这样,明明已经努力了,为什么”我在心里一遍遍的责问自己,泪水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溅落在琴弦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妈妈看到我的样子,“怎么了?”听了我的苦恼和遭遇,妈妈问我:“知道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吗?”“当然是当科学家了!”“你错了,爱因斯坦的梦想是当一名大提琴手,并且一直努力着。”妈妈笑着说。我疑惑了:“不可能啊?那为什么又当上科学家了呢?”妈妈坐到我旁边:“他从小喜欢弹大提琴,但弹得实在是不好,可是他坚持着。正是凭着这个坚持的韧劲,他才成为这么伟大的科学家。”
    爸爸也走过来:“刚才爸爸态度不好,向你道歉!知道爸爸为什么和你生气?你做什么事,都是三心二意,浮浮躁躁的!有梦,一定要坚持下去!”
    我明白了,擦干了眼泪。也许,我真的不是弹古筝的料,但是我有当琴师的梦想,我不会后悔。
    我拾起蜷缩在角落里的乐谱,把褶皱的书角抚平,放回架子上。我闭上双眼,试着让自己平静下来。嘴角不自觉的上扬,睁开眼睛,双臂抬起,手指迅速的在琴弦上跳动,一遍不行来两遍,两遍不行再来第三遍,就这样一遍遍的弹,一次次的重复,胳膊传来的阵阵酸痛是我成功的垫脚石。即使我不能成功,我也不能放弃我自己。梦想就在前方。
    不管他人如何评价,不管他人给予你的是鼓励的微笑还是冷漠的白眼,不管他人扔给你的是臭鸡蛋还是鲜花,不管自己走在梦想的路上遇到什么障碍,只要坚持下去,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
    梦开始,未结束。有梦就要追下去!
    修改下列作文(二)
    三岁小鲜肉
    【作文原文】
    在我的生活圈子里,有一个人简直是朵奇葩,但也是为数不多的开心果。他的身特别瘦小,细皮嫩肉,十分白皙。笑的时候露出两颗小尖牙,剑眉往上一提,没有半分凛冽,却像棉花糖一样,洁白单纯,说不出的可爱。就像三岁小鲜肉。
    修改意见:


    那个季节,是万物复苏的春天。我靠在走廊的栏杆上看着南归的大雁群。他一看到我,就蹦蹦跳跳地像只轻盈的鸟儿般飞了过来。他看着天空中的大雁,一脸忧愁:“大雁那么可爱,为什么他们会死。”我无言以对,心却被他的单纯感动到。
    修改意见:


    另一个季节,是寒风呼啸的冬天。因学校的安排,我们一起进了小学毕业冲刺班。星期六,我们坐在了另一个课室一起学习。当老师走进课室时,全班一片肃静,每个人都挺直腰板坐正。而他就是那个不和谐的存在。他摇头晃脑着,翘着二郎腿,傻乎乎地在咬着手指。
    修改意见:


    “彭学斌,你给我站起来。”老师锐利的眼光直射到他身上。“彭学斌,我告诉你,以后上我的课,不许搞那些小动作。别以为自已很聪明,就不听,不学。你就是个榆木脑袋。”老师的游走在整个课室,直逼他冲去。他极力想为自已辩解,却发觉根本没用。他平时就像个三岁小孩童,明明已经十二岁了,却懵懵懂懂。老师不知是什么原因,抓着他不放,各种难听的话语全都向他涌去。外面的寒风吹了进来,刺痛了皮肤,窗户一关。“呼—”寒风还是想雄狮般怒吼着。他就显得格外娇小,柔弱。就像一只失魂落魄的小狗,低垂着脑袋,手无力地放在大腿旁。我注意到,他的眼眶正在变红,莫名地十分心疼。
    修改意见:


    下课后,我拿着一颗大白兔奶糖想要去安慰他。刚拿出糖,他的眼里就放射出亮光,闪烁着迷人的光彩,仿佛刚才所有阴霾都被吹散。他扬起了笑脸,露出了两颗尖尖的小虎牙,说话时嘴里还吐了几个小泡泡:“那个糖给我好不好。”听到这话,我的心仿佛又到地了 。松了一口气,将糖递给他。他伸出那白净的小手,灿烂一笑。外面的风不再呼啸,有一抹冬日里的阳光照射到他的身上,就像跳动的精灵。
    修改意见:


    这位三岁小鲜肉的单纯是我曾经拥有却已失去的珍宝。他的单纯与具有童真是他身上的一个强大闪光点。
    修改意见:


    三岁小鲜肉
    【作文修改稿】
    在我的生活圈子(同学)里,有一个人简直是朵奇葩,但也是为数不多的开心果。他的身(身材)特别瘦小,细皮嫩肉,十分白皙(不雅)。笑的时候露出两颗小尖牙,剑眉往上一提,没有半分凛冽,却像棉花糖一样,洁白单纯(比喻欠妥,意思不明。尖牙,剑眉与棉花糖的相似点是什么?洁白单纯——所写是什么?),说不出的可爱。就像三岁小鲜肉。
    (开头承题描写人物,有章法。但有借鉴过多、交代不准的缺憾。)
    那个季节,是万物复苏的春天。我靠在走廊的栏杆上看着南归的大雁群。他一看到我,就蹦蹦跳跳地像只轻盈的鸟儿般飞了过来。他看着天空中的大雁,一脸忧愁:“大雁那么可爱,为什么他们会死。”我无言以对,心却被他的单纯感动到。
    (这段文字是优美的:有景有情,语言也有孩子气。但有点失真——广东能够看到大雁吗?“雁落衡阳无消息”。)
    另一个季节,是寒风呼啸的冬天。因学校的安排,我们一起进了小学毕业冲刺班。星期六,我们坐在了另一个课室一起学习。当老师走进课室时,全班一片肃静,每个人都挺直腰板坐正。而他就是那个不和谐的存在。他摇头晃脑着(删去),翘着二郎腿,傻乎乎地在咬着手指。
    (本段交代清楚,叙事简捷,表现了特有的教室场面和氛围。)
    “彭学斌,你给我站起来。”老师锐利(准确 情感?)的眼光直射到他身上。他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茫然地望了望四周。“彭学斌,我告诉你,以后上我的课,不许搞那些小动作。别以为自已很聪明,就不听,不学。你就是个榆木脑袋。”老师的怒火游走在整个课室(教室),直逼他冲去(词义重复)。他极力想为自已辩解,却发觉根本没用。他平时就像个三岁小孩童,明明已经十二岁了,却懵懵懂懂。老师不知是什么原因,抓着他不放,各种难听的话语全都向他涌去。外面的寒风吹了进来,刺痛了皮肤,窗户一关。“呼—”寒风还是想雄狮般怒吼着(烘托)。他就显得格外娇小,柔弱。就像一只失魂落魄的小狗,低垂着脑袋,手无力地放在大腿旁。我注意到,他的眼眶正在变红,莫名地十分(地)心疼。
    (这是一段令老师不愉快的“教室形象”的残酷的描写——令我毛骨悚然:不能这样对待孩子!)
    (细节描写,突出“说不出的可爱”——本文的中心。感人!
    下课后,我拿着一颗大白兔奶糖想要去安慰他。刚拿出糖,他的眼里就放射出亮光,闪烁着迷人的光彩,仿佛刚才所有阴霾都被吹散。他扬起了笑脸,露出了两颗尖尖的小虎(删去-前后照应,一致)牙,说话时嘴里还吐了几个小泡泡(传神):“那个糖给我好不好。”听到这话,我的心仿佛又到地了 (不规范。“又”字,承接哪里?)。松了一口气,(我的心落地了,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将糖递给他。他伸出那白净的小手,灿烂一笑。外面的风不再呼啸,有一抹冬日里的阳光照射到他的身上,就像跳动的精灵。(有一抹冬日里的阳光在他的身上跳动。)
    同类相助。不可伤其同类!谨记!)
    这位三岁小鲜肉的单纯是我曾经拥有却已失去的珍宝。他的单纯与具有童真是他身上的一个强大闪光点。
    (照应题目。表达感受。)
    【佳作赏析】
    妈妈,我走了
    ——一粒种子的告白
    亲爱的妈妈,我走了,我要走出自我小天地,去见识别样大世界。
    妈妈。不要责怪风伯伯带走了我,我走了,选择我自己的路,去流浪四方。
    人们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是我却离开了你温暖的怀抱,不再承欢膝下!妈妈,在您的培育下,我已经长大;飞翔的翅膀逐渐强壮,飘游的念想占据了我的整个心房,妈妈,我要实现它!
    春天,在您的温暖心脏里,我萌生了要探访外面世界的愿望。于是,在春风的呼唤声中,在春雨的洗礼中,在春阳的抚摸中,我在您的枝头探出了脑袋。啊!如茵的小草、芬芳的花朵、解冻的湖水、翩飞的蝴蝶、歌唱的鸟儿……这一切是多么美丽、多么生机勃勃!看到这些景象,我倍感精力充沛,于是,我伸伸腰,使自己长大了些,甚至开出虽然微小,但也娇艳的花朵,为春天增色几分。
    炎炎夏日,太阳失去了春天的妩媚和温柔,像一个恶毒的巫婆,使劲地煎烤着我们,我变得无精打采,耸肩垂耳,胆战心惊。为了抵抗太阳的威力还有狂风暴雨的袭击,我只好不停地从您那儿吸收养料和水分,努力使自己变得强壮起来,终于,我抖落了零落的花瓣,剩下的花萼涨满了生命的琼浆,我变成了一枚小小的果实屹立枝头!
    秋天是个离别的季节,风伯伯带来了远方的精彩,我的心变得不安分起来,妈妈,我想走出在您庇护下的这方自我小天地,到远方飘泊去。在那遥远的地方,我会安定下来,不再流浪,妈妈,请不要悲伤!在来年的春天里,或许我会在荒凉的沙漠生根发芽,建立另外一个家,那儿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拥有无限生机;或许我会在陡峭的绝壁上生根发芽,建立另外一个家,那儿会因为我的到来而增添无限景致;或许我会在繁忙的道路旁生根发芽,建立另外一个家,那儿会因为我的到来而减少无限尘埃;或许……
    妈妈,请不要思念我,请不要牵挂我,在您的养育下,我已经足够强壮,我能适应恶劣的环境,我能抗击风霜雨雪,相信,走出自我小天地的我,一定能够创出一番新天地。
    妈妈,我走了,带着爱与希冀离去,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亲爱的妈妈,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再次照射在天地间的时候,请不要再早起去亲吻你的孩子,他已经走了,您再也找不到他了!或许他会出现在诗人的赞歌里,或许他会出现在摄影师的作品里,或许他出现在人们的话语里——那么,请为他骄傲!
    【读后点评】






    【读后点评】这是一篇别样风采的考场佳作,令人眼前一亮,并令人感动。
    一、托物言志的手法。文章以一粒种子象征青少年,以一粒种子的成长形象地表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表达青少年要勇敢地走出自我小天地,闯荡新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理想。别出心裁,胜人一筹。
    二、采用第一人称,真情告白的方式,直抒胸臆。文章以情动人,既有对离开妈妈的不舍与留念,又有渴望见识外面的世界,努力奉献自我、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文章中反复出现对妈妈的呼告,儿女情长,但又意气风发,让人不禁感慨,“无情未必真豪杰”!
    三、主题深刻,立意高远。文章不仅表现了青少年朋友的勇敢和决心,而且还赞美了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尾一段其实就是对这种奉献精神的形象礼赞,深化主题,并给文章增添亮色。
    四、语言优美流畅,真挚感人。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尤其是大量运用排比句,使文章神采飞扬,文气过人。

    相关试卷

    冲刺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高分专项突破 专题07 扩展情节,丰富内容:

    这是一份冲刺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高分专项突破 专题07 扩展情节,丰富内容,共9页。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9 作文结尾(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9 作文结尾(原卷版),共13页。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9 作文结尾(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09 作文结尾(解析版),共1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