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练习专题九 选择题突破(九)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2100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练习专题九 选择题突破(九)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2100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练习专题训练(解析版)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练习专题九 选择题突破(九)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练习专题九 选择题突破(九)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共5页。
答案 B
解析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可使用洗气法,通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导管长进短出,B项正确;球形冷凝管用于冷凝回流,蒸馏时冷凝生成物,应使用直形冷凝管,C项错误;盛放硅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可使用玻璃塞,否则会导致瓶口和瓶塞黏在一起,D项错误。
2.[2020·新高考全国Ⅰ(山东),5]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2
B.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
C.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2
D.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
答案 C
解析 CO2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项错误;溴蒸气易挥发,挥发出的溴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B项错误;氯化镁易水解,故需要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脱去结晶水,C项正确;铁上镀铜需要铜作阳极,铁作阴极,D项错误。
3.(2020·晋中市和诚中学高三模拟)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C
解析 右侧导管插入碳酸钠溶液中,易产生倒吸,故A错误;双氧水的浓度不同,无法比较不同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B错误;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三种含氧酸中,硫、碳、硅元素均为最高价,可以比较三种元素的非金属的强弱,故C正确;挥发出的溴进入到右侧烧杯中,也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不能验证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溴化氢,故D错误。
4.(2020·大同十九中高三模拟)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少量纯净的氨气
B.用图2所示装置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
C.用图3所示装置加热分解NaHCO3固体
D.用图4所示装置比较KMnO4、Cl2、Br2的氧化性强弱
答案 D
解析 向NaOH固体中加入浓氨水可产生NH3,NH3可用碱石灰干燥,NH3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乙醇和乙酸乙酯为互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法进行分离,故B错误;加热分解NaHCO3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C错误;浓盐酸加到KMnO4中产生黄绿色气体,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得出,氧化性:KMnO4>Cl2,Cl2通入NaBr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试管中发生的反应为Cl2+2NaBr===2NaCl+Br2,由此得出氧化性:Cl2>Br2,D项正确。
5.用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正确的是( )
答案 B
解析 盐酸应用酸式滴定管,故A错误;配制银氨溶液需要氨水恰好完全溶解沉淀,不能多加也不能少加,此处所滴加氨水的量刚好满足,故B正确;吸收SO2用NaOH溶液吸收,且需要防倒吸,故C错误;乙醇易挥发,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排除乙醇的干扰,故D错误。
6.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C
解析 加热氯化镁溶液,促进了镁离子水解,因为水解产生的HCl易挥发,最终得到的固体为氧化镁,无法获得无水氯化镁,故B错误;除去氯气中氯化氢应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用装置丙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分液的对象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苯易溶于四氯化碳,因此采用分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故D错误。
7.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A
解析 将乙醇加入大试管中,再注入浓硫酸并振荡冷却后加入冰醋酸,混合加热制备乙酸乙酯,产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导管末端置于液面上,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容量瓶不能直接用于配制溶液,必须将NaOH固体倒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故B错误;在铁制品表面镀铜时应将铁制品连接在电源的负极作为阴极,铜连接在电源的正极为阳极,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铜盐溶液,故C错误;实验室制取CO2用的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纯碱与盐酸反应速率快,不易收集,另外纯碱易溶于水,不能停留在多孔塑料板上,不能达到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作用,故D错误。
8.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可以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水中至液体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否则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A错误;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不互溶且分层,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氯化氢,二氧化碳也可与碳酸钠反应,除去CO2中的少量HCl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NO2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应长进短出,NO2为大气污染物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尾气时易发生倒吸,应再安装一个防倒吸装置,故D错误。配制50.00 mL 0.100 0 ml·L-1 Na2CO3溶液
除去Cl2中的HCl
蒸馏用冷凝管
盛装Na2SiO3溶液的试剂瓶
A
B
C
D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装置
A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B
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
C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D
收集NO2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学案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0 物质的检验、鉴别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含解析),共17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0化学实验基础第31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0化学实验第3单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案,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