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课时作业2.3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103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课时作业2.3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103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课时作业2.3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103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下面左图为德国鲁尔区图,右图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读图回答1~2题。
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接近煤炭产地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④劳动力廉价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为主 ②包括我国的京津唐工业基地 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 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以深圳为表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3~4题。
3.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4.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
下图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图,图中的城市匹兹堡的发展经历了皮毛贸易站→煤都→钢都→知识城的多次兴衰演变过程。读图回答5~6题。
5.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
A.充足的水源B.丰富的煤矿
C.丰富的铁矿D.便利的水陆交通
6.由于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匹兹堡从“钢都”逐步转变为“知识城”,从而使该城得以摆脱衰落并再度繁荣,这对我国面临类似困境的工业城市的启示是( )
①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②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大力发展绿色替代能源
③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④治理污染,改善投资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玉门隶属酒泉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玉门风能资源丰富,有“陆上三峡”之称,1997年玉门建成了甘肃省首个示范性风电场,经过不懈努力,现已建成投产多个风电场。结合下图,完成7~9题。
7.2003年,玉门市政府驻地搬迁。玉门市政府驻地搬迁的主要原因是( )
A.老城区石油资源枯竭
B.新城区风能资源丰富
C.新城区靠近铁路干线
D.新城区位于绿洲边缘
8.风电产业成为玉门市转型发展的新希望,然而已建成的风电机组运行率较低,出现“弃风”现象。玉门风电场“弃风”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
B.本地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
C.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
D.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9.近年来,玉门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其作用是( )
①可实现“风”“光”互补 ②可增强风电储能
③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 ④可解决“弃风”现象
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③
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区形成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雄厚的高新科技力量
③便利的交通运输 ④丰富的水资源
A.②③ B.①③C.②④ D.①④
11.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 )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号称“塞上煤城”,硅石主要作为太阳能光伏板原料,草场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缩影。据此完成12~13题。
12.石嘴山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水资源枯竭B.煤炭资源枯竭
C.耕地资源枯竭D.草场资源枯竭
13.最适宜石嘴山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
A.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B.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C.航空航天等高新科技产业
D.生态农业和光伏设备制造业
煤炭转化率=(煤炭发电+焦炭)/煤炭总产量。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近20年来,山西省围绕煤炭资源进行了能源的深层次开发、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能源的综合利用。能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山西省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读图,完成14~15题。
14.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 )
①减轻当地环境污染 ②减轻黄河水运压力
③提高了煤炭转化率 ④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15.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 )
A.对原有轻化工业进行调整
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C.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
D.缩小煤炭的开采量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开发区。区域内煤炭资源储量大,多优质化工和动力用煤,是国家重要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距银川市40千米,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共同构成了中国能源化工的金三角,区域同时蕴含丰富的油气、光能、风能资源。下图为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区域图。
(1)分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2)分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发展对当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3)宁夏煤炭资源丰富,为何还要大力发展光伏、风电产业?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达2.19万亿吨,占我国预测煤炭资源总储量的40%以上,且多数埋藏较浅,甚至可以露天开发。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新疆致力于我国西部能源基地建设,不仅加大煤炭开采力度,而且提高煤炭外运能力,拓展外运方式。下图为新疆煤炭资源分布及运煤专线(“一主”“两翼”)示意图。
(1)分析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和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新疆煤炭外运专线“一主”“两翼”的区位条件。
(3)试述新疆煤炭资源战略基地的发展方向。
课时作业6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2.解析:第1题,德国属于发达国家,劳动力素质高并不廉价。第2题,东北老工业基地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为主,不包括京津唐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为重工业基地,应借鉴鲁尔区治理的经验,而珠三角工业基地属于轻工业基地。
答案:1.A 2.D
3~4.解析:第3题,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启动“煤变油”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第4题,从“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工艺需要大量的水,而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
答案:3.B 4.C
5~6.解析:第5题,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有丰富的铁矿而鲁尔区没有,选项中提及的其他资源和条件两地都相同。第6题,大力发展绿色替代能源有助于改善当地环境条件和缓解资源短缺的状况,但禁止开采煤炭、石油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②错误。
答案:5.C 6.C
7~9.解析:第7题,从材料可知,玉门石油资源枯竭,原有的资源优势基本消失,导致玉门市政府驻地迁址。第8题,风速变化大,会造成风力发电不稳定,但风力发电不稳定可以用其他形式发电进行调节,这不是“弃风”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A错;当地经济落后,人口少,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电力市场小,是“弃风”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B对;当地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但这些都不是“弃风”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C、D错。第9题,玉门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可实现“风”“光”互补,①对;光伏发电不能增强风电储能,②错;同时建设两种发电设备,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③对;“弃风”现象主要是市场问题,光伏发电不能解决“弃风”现象,④错。
答案:7.A 8.B 9.B
10~11.解析:第10题,该区是辽中南工业区,形成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条件是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①对;该地以传统工业为主,没有雄厚的高新科技力量,②错;有便利的交通运输,③对;位于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④错。第11题,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改变单一重工业为主的结构,①对;改善环境质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②对;区域水资源不足,不适宜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③错;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④对。
答案:10.B 11.A
12~13.解析:第12题,材料信息表明,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号称“塞上煤城”,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石嘴山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煤炭资源枯竭。第13题,材料信息表明,石嘴山市的硅石主要作为太阳能光伏板原料,草场资源丰富,因此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最适宜石嘴山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生态农业和光伏设备制造业;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冬季受贺兰山阻挡,风力相对较小,春季多风,由于火力发电量大,风电优势不明显,因此目前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不是当地最适宜的转型发展产业;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这些产业不是当地最适宜的转型发展产业;石嘴山市技术力量有限,目前不适宜以航空航天等高新科技产业作为转型发展产业。
答案:12.B 13.D
14~15.解析:第14题,由于煤炭的深加工,当地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增多,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①错误;山西省煤炭外运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与减轻黄河水运压力无关,②错误;根据材料“煤炭转化率=(煤炭发电+焦炭)/煤炭总产量”可推知,电力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炼焦业的发展,提高了山西省煤炭的转化率,③正确;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使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④正确。第15题,山西省工业结构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重工业为主,对原有轻工业进行调整无法解决山西省的生态环境问题;钢铁工业属于“三废”污染严重企业,大力发展钢铁工业极易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且山西省缺水,大力发展钢铁工业要耗费大量水资源,会加重水资源危机;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如煤炭用于发电、供热、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煤泥干燥后再利用等措施可有效减轻生态环境问题;缩小煤炭的开采量会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答案:14.D 15.C
16.解析:第(1)题,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区位优势主要从资源、土地、水源、燃料、交通、劳动力、产业基础、技术、政策等方面考虑。第(2)题,能源化工属高排放、高污染工业,基地建设占用较大空间,其建设和发展促使工业用地规模扩大。能源化工基地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方面。第(3)题,光伏、风能发电的首要条件是当地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其次考虑光伏、风能发电的优点及当地的区位优势,最后应考虑市场需求等因素。
答案:(1)①煤炭资源储量大,原料充足;②靠近黄河,用水便利;③地形平坦开阔,土地广阔廉价;④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⑤产业基础、协作条件好;⑥靠近省会城市,综合服务配套良好;⑦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等。
(2)能源重化工基地容易产生“三废”,导致环境污染;基地建设会破坏地表植被,加剧(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态恶化;工业用地规模扩大,耕地、林地面积萎缩,加剧人地矛盾等。
(3)光能、风能资源丰富;国家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需要,能源消费市场广阔;光能、风能发电,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国家新能源政策大力扶持;可有效利用广阔荒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
17.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即可得出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等。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从地表沉陷、土地退化、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来回答。第(2)题,新疆距离我国能源缺口最大的东部经济地带远,所以就近调配是较为合理的。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煤炭外运线路长,地势起伏大;多数路段风沙危害大;东南段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构造发育,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3)题,新疆煤炭资源战略基地的发展方向是既要扩大能源的消费市场,又要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1)优势条件: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埋藏浅,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国内煤炭市场广阔。生态问题:煤炭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大量露天堆放的煤矸石占用土地,污染大气;洗煤污水处理不当,污染水源等。
(2)就近调运专线,缩短了市场距离;但是总线路长,地势起伏大,工程量大;多数路段风沙危害大;东南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等。
(3)扩大煤炭开采量;将煤炭以煤电、煤化工等形式实现转化,然后通过输电线路或管道供应市场;对煤炭进行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课堂检测,共10页。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75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湘教版,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