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十七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7.1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知识点一 农业工具的变化1.耕作工具:种类繁多,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________等。2.石器: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________。3.青铜农具(1)原因: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了________,并逐渐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2)发现地区:青铜器最早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3)局限:青铜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________。
4.铁制农具(1)发明和传播: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________________,后来这一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2)优点: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3)中国铁制农具: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____________制作的农具。
[构图解史]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5.灌溉工具(1)概况: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________,汲水灌溉;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2)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________,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了革新;唐朝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6.畜牧工具:古人用圈厩来饲养________,用马槽来喂马。
[易错提醒]翻车发明于东汉时期,筒车发明于唐代。翻车与筒车相比,区别在于翻车须借助人力或畜力转动将水从低处汲到高处,而筒车是随水流自行转动,无须借助人力或畜力。
知识点二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1.纺织工具(1)出现:古代最先出现的手工业之一是________工具的制作。(2)中国①约3万年前:中国的山顶洞人已经用________缝制兽皮。②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使用____________作为纺线工具。③汉朝:使用纺车纺纱;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____________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④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________________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3)古代西方:出现纺纱用的纺车。
素纱单衣为西汉时期的文物,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重量仅为48克,体现了西汉时期养蚕、缫丝和织造工艺的极高水平。
2.陶瓷业(1)主要工具:坯车、匣钵、支钉等。(2)具体表现①坯车: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地区采用________制坯。②匣钵:中国南朝时,工匠把坯件放在____________制成的匣钵中。③支钉:唐宋时期,为了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____________,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3.金属冶炼工具(1)古人用锻打金属原料的方式制作小型金属器具。(2)许多地区采取________的方式制作大型金属器具。
[轻巧识记]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知识点三 劳作方式的发展1.农业家庭式劳作(1)原因:随着________________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2)代表①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________________生产模式。②古希腊罗马,________________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知识拓展]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特点(1)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经营规模小。(2)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3)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自给自足。
2.农业庄园式劳作(1)特点:众多奴隶或________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2)代表①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________________。②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________的庄园中服劳役。③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________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3.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1)手工业经营形式:手工业家庭、民营和________作坊。(2)特点:往往是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________________,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汉代实行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出现了豪强地主田庄经济,根据图片中人物的动作可知反映的是劳动力在大地主的田庄内进行集体劳作的场面。
探究点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学术前沿][史学新论] 庄园是英国中世纪的基层组织。12世纪,随着工商业经济发展,城市的创建和复兴活动的开展,不少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农奴还经常利用领主法庭、国王法庭等进行合法斗争……英国王室颁布法令明确规定,如果农奴在城里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自由身份。“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成为当时流行的谚语。但对于大多数村民而言,他们的生计是与耕地、牧场联系在一起的,很难一走了之。13世纪末兴起的货币地租是关键性变革。此后劳役折算为货币,农奴实际上成为领主的承租人,与自由佃农已没什么区别。14世纪中叶发生的黑死病,使英国人口大幅减少,越来越多的农奴要求摆脱庄园,发起了抵抗,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全面崩溃,英国社会逐渐形成一个富裕农民阶层。此后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英国逐渐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模式……英国被誉为“欧洲的粮仓”。——侯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思维激活] 材料从多个方面介绍了西欧庄园衰败和工商业不断发展的原因。
[考题研析][例] 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解题模板]抓关键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余皆佃农也”。排易误 租佃盛行并不会导致土地所有权变更频繁,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农业的生产利润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故D项错误。验结论 根据材料中“皆委之佃户”“余皆佃农”等信息可知,清朝江南地区租佃关系蓬勃发展,个体农耕是主要的生产形式,故C项正确。
[史料实证]史料一 中国历史上,铁农具发生过三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改革在战国秦汉之际,由于生铁冶炼技术的发展和生铁柔化技术的发明,韧性铸铁农具逐渐被推广使用,成为促使农业生产出现第一个高峰的重要因素。第二次改革在唐宋之际,由于“炒钢”技术的发展和“灌钢”冶炼法的进步,逐渐推广使用钢刃熟铁农具。第三次改革发生在明清之际,由于“生铁淋口”技术的发明,“擦生”铁农具得到推广使用。“生铁淋口”方法比较简便,造价又便宜,因而能够被推广使用。——摘编自杨宽《我国历史上铁农具的改革及其作用》
史料二 战国时期以来,铁农具是古代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它的产生标志着石器时代的彻底终结。铁农具是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的决定性因素,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铁农具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基础;第二,铁农具促进了粗放农业向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转化;第三,铁农具为封建帝国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总之,铁农具伴随着人类社会从远古走来。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农业生产,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直到现在,铁农具仍然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我们相信,铁农具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仍会起主导的作用,只不过铁农具的形态和形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变得越来越复杂,用途越来越广泛了。——摘编自王宝卿《铁农具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分析》
[解读] (1)史料一介绍了战国秦汉之际、唐宋之际和明清之际的三次铁农具改革。(2)史料二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铁农具使用的作用。[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述我国历史上铁农具三次改革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史料二,指出铁农具的使用对传统农业的作用。
特点:第一次是推广使用韧性铸铁农具;第二次是推广使用钢刃熟铁农具;第三次是推广使用“擦生”铁农具。原因:第一次是由于生铁冶炼技术的发展和生铁柔化技术的发明;第二次是由于“炒钢”技术的发展和“灌钢”冶炼法的进步;第三次是由于“生铁淋口”技术的采用。
作用:有利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封建国家强盛的基础。
[历史解释]1.农业生产工具的变迁历程及特征(1)历程①石、木制农具:原始社会时期,石、木是农具的主要制作材料,用石料制作各种工具,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加工技术和方法,人们从最初不加选择地使用天然石块,到初步打制,再到对石料进行选择,根据石料确定加工对象和加工方法,以及打击、搓磨、钻孔等技术从摸索到逐渐成熟,其过程是相当漫长的,其技术与方法也是相当复杂的。②青铜农具: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青铜器,但数量有限,资源珍贵;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贵族生活起居,在民间普及率不高,农具仍以石制为主。③铁制农具: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并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④灌溉工具:历史悠久,起源于原始社会,古埃及和中国等地皆存。后来发展迅速,如中国发明的翻车、筒车等。
(2)特征①农具的产生发展与农业的产生发展同步进行并互相促进。②铁制农具代替木石农具是农具史上的重大变革,使生产力出现质的飞跃。③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提高,并日趋完善。
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2)手工业技术先进。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6)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7)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古代社会劳作方式及成因(1)各文明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仅凭个人力量难以生存,因此各地基本都是集体耕作方式。在奴隶制社会时期,也是如此。(2)伴随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先进农具的使用尤其是铁犁牛耕的推广,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日益普遍。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希腊、罗马则于氏族部落解体以后,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3)农业庄园式劳作,是指奴隶或农奴固定在庄园的集体耕作,比如国外存在于罗马共和国晚期,后来演变为欧洲的庄园经济。古代中国魏晋南北朝的坞堡经济模式,带有集体劳作色彩,自给自足,封建割据色彩浓厚。(4)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手工业作坊式劳作作为农业的补充,出现很早,民营和官营手工业两种形式并存,其加工工艺以内部传承为主,自我封闭性很强,但须接受政府监管。
1.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商代遗存中出土了犁、插、耒、耜、镰、铲、锛等制作精良的青铜农具。这说明( )A.青铜农具已经取代木石制农具B.青铜农具有向南方传播的趋势C.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技术先进D.商代青铜文明的发达和传播
解析:根据材料“出土了犁、插、耒、耜、镰、铲、锛等制作精良的青铜农具”可知,商代的青铜农具形式多样,体现了青铜文明的发达,“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商代遗存”体现了商代青铜文明的广泛传播,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描述了青铜农具的发现,但未涉及青铜农具取代木石制农具的问题,故A项错误;孤证不立,由材料不能得出B项;材料的论述重点在于青铜农具的发现,无法体现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故C项错误。
2.[2021·江西莲花中学高三月考]古代中国的农耕技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生产工具的演变对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
A.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播种方式的变革
解析:图片中的内容都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农业耕作工具,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故A项正确。
3.下图为东汉画像石《纺织图》(局部),图中清晰地呈现了汉代纺织的三道工序,即一人调丝,一人络丝、并丝,一人踏机织作,图中所使用的脚踏提综式斜织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布工具。据此可知,汉代( )
A.劳动人民勤劳智慧 B.棉纺织业水平高超C.发明擀弹纺织工具 D.中华文明世界领先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图中三人分工协作且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布工具,这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故A项正确;汉代还未形成棉纺织业,故B项错误;发明擀弹纺织工具的是宋末元初的黄道婆,故C项错误;虽然汉代脚踏提综式斜织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布工具,但不能据此说明中华文明世界领先,故D项错误。
4.[2021·江西高安中学高三月考]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A.铁犁牛耕在全国推广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统治者“无为而治” D.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解析:汉代铁犁牛耕在全国推广,使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属于政策原因,并不是根本原因,B项排除;西汉初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C项时间不符;自耕农经济的一大特点是自给自足,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D项不符合题意。
5.[2021·陕西西安模拟考试]下面是三幅出土于四川的汉代画像砖的图片,它们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
A.集体协作劳动普遍化 B.生产工具的多元化C.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解析: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汉代的三个劳动和生活场景,可以看出生产工具多元,B项正确;A项中“普遍化”不能得出,且古代中国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的家庭式劳作是主要模式,B项排除;材料中农业和手工业是分别呈现的,并未体现结合,C项排除;“提高”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材料中没有提供参照物,故不能得出D项。
6.[2021·广东汕头期中考试]魏晋南北朝的豪强地主庄园里,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所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现象时有发生。材料能够表明这一时期(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与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解析:庄园经营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出现了“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现象,说明庄园的经济活动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冲击了盐铁专卖制度,但不能得出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A项错误;庄园经济的一大特征是自给自足,不能得出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C项错误;D项夸大了此时期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程度,且不能由材料得出,错误。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备课ppt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庄园式劳作,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灌钢法,纺织机,铁犁牛耕,3表现,男耕女织,2表现,登记造册,论从史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4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4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课件,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