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册6.1 线段 射线 直线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
2.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
3.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4.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2.通过对直线、射线、线段性质的研究,体会它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并能用它们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立足现实北景及图片显现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运用对比法、归纳法总结差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各组操作固定硬纸条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2.通过对直线的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性。
【教学重点】
线段、射线与直线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直线性质的发现,理解及应用及不同几何语言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
生活中的实际图片、多媒体、三角板、几何体教具、硬纸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问题1.把一硬纸条固定在硬纸板上,需要几个图钉?
问题2.通过上述操作,如果把木条抽象成直线,把钉子抽象为点,能解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3.经过一点O可以画几条直线?经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问题4.用什么方式来表示直线、射线、线段?
问题5.怎样由一条线段得到一条射线或一条直线?
问题6.生活中有哪些关于直线、射线、线段的形角,试举例说明?
问题7.你能发现直线、射线、线段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吗?
二、精讲点拔,质疑问难
例 1 已知平面内的四个点A、B、C.D,过其中两个点可以作一条直线,则可以画出几条直线?
例 2 如图:给出的分别有直线、射线、线段,能相交的图形是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例 3 如图:能用图中字母表示的直线、射线、线段各有哪几条?
例 4 手电筒发射出去的光线,给我们的形象是( )
A.线段 B.射线 C.直线 D.折线
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例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延长直线AB到C
B.数轴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C.直线A与直线B相交于点M。
D.无数条直线可能交于一点。
例 6 如图:已知点A、B、C.D,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1)作射线AB,直线AC
(2)连接CD,直线AD
(3)延长线段AD,反向延长线段BC
五、思考与练习
1.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点,它们能组成多少条线段?四个点呢?试想有n个点,则能组成多少条线段?
2.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2部分,2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4部分,那么3条直线把平面最多分成几个部分?4条呢?n条呢?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6.1 线段 射线 直线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6.1 线段 射线 直线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6.1 线段 射线 直线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6.1 线段 射线 直线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6.1 线段 射线 直线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6.1 线段 射线 直线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