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53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132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53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132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53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132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53张)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1324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53张)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1324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53张)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1324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53张)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1324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53张)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1324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授课课件ppt
展开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能量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__________,属于短波辐射。(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__________,属于长波辐射。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和_____。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吸收作用:对流层中的水汽、_________等,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大气吸收_____________后会增温。2.大气逆辐射:大气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长波辐射,大部分向下射向_____,其方向与_________相反,故称大气逆辐射。3.保温作用:
【填图绘图】填出各代号代表的含义。提示:a_____; b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e_________。
【质疑批判】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太阳辐射是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 )②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 )③大气的绝大部分成分都可以直接吸收太阳辐射。( )④大气逆辐射与大气辐射是两种不同的辐射。( )
【实践探索】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请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原理解释其原因?提示: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朗天气,云层薄。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因此“午穿纱”;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经过一夜的热量散失,早上气温低,因此“早穿皮袄”。
能力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能力形成】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三个方面。如下表所示:
2.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形象地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具体图解如下:
3.原理应用——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丰歉:(1)高海拔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3)沿海地区(如英国):气候湿润→阴雨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能不丰富。
【知识拓展】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随纬度和时间变化的规律(1)随时间变化: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太阳辐射作用越强,反之,被大气削弱得越多,太阳辐射作用越弱。(2)随纬度变化:纬度位置越低,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太阳辐射作用越强;纬度位置越高,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越多,太阳辐射作用越弱。这是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
【典例示范】 (2020·北京合格考)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3)题。
(1)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 )A.①B.②C.③D.④(2)图中③表示大气的( )A.反射作用B.逆辐射作用C.吸收作用D.净化作用(3)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可以缓解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增强
【思路点拨】解答该题的思路如下:
【解析】(1)选A,(2)选B,(3)选C。第(1)题,由图可知,序号①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第(2)题,由图可知,序号③是大气向下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第(3)题,倡导低碳生活,大气中CO2排放减少,CO2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减少,会使大气逆辐射减少。
【类题再练】(2019·山东1月学考)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B.②C.③D.④(2)与晴天相比,阴天( )A.①强B.②弱C.③强D.④强
【解析】(1)选C,(2)选D。结合箭头可以判断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反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第(1)题,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图中③为地面辐射。第(2)题,阴天云层厚,白天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地面辐射也弱,因此①弱,②强,③弱;夜晚云层厚,保温作用强,故④强。
【补偿训练】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1)、(2)题。
(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A.升高,④增强B.升高,③增强C.降低,②增强D.降低,①增强(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解析】(1)选D,(2)选B。第(1)题,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结合图可知尘埃颗粒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①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使北极地区气温降低。第(2)题,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影响北极地区的温度,夏季北极地区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因此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
能力二 大气的保温作用【能力形成】1.大气的保温作用:
2.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在农业中的应用:(1)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2)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3)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特别提醒】大气逆辐射并非夜晚存在 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白天、夜晚都存在,且白天更强。只是白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分析问题时主要侧重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夜晚,由于没有太阳辐射,近地面气温主要受大气逆辐射强弱的影响,因而易产生大气逆辐射只存在夜晚的误解。
【知识拓展】1.谚语中的地理原理:
2.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情境探究】 玉兔二号,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于2019年1月3日22时22分完成与嫦娥四号着陆器的分离,驶抵月球表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月球表面白天非常炎热温度高达160度,黑夜异常寒冷,温度骤降到零下180度,对于玉兔二号的电子设备是一种考验。
【探究】(1)玉兔二号工作时的能源主要来自哪里?(区域认知:从空间-区域维度认知地理事物或现象)提示:太阳辐射能。(2)月球表面的温度昼夜变化为什么剧烈?(综合思维:从时空综合角度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提示:月球的自转周期较长,加上白天,月球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得很高;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效应,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典例示范】 (2020·全国Ⅱ卷)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 ①④
【解析】(1)选C,(2)选A。第(1)题,由图可知,凌晨0-6时左右绿洲和沙漠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接近平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地面长波辐射主要受地温的影响,图中显示地表温度差值最大时接近15时,故15时左右绿洲和沙漠的地表温度差值最大;傍晚沙漠地温曲线较陡,温度下降较快,故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漠;上午绿洲地温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第(2)题,由于沙漠白天温度较绿洲高很多,夜间虽然沙漠降温幅度快于绿洲,但还是会出现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现象,①正确;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吸收热量多,会使绿洲夜间降温较快,温度较低,②正确;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强都会导致夜间降温较慢,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高,③、④错误。
【补偿训练】 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我国某地2019年12月15日和16日天气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15日相比,该地16日气温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①减弱,③增强B.②减弱,③增强C.②增强,③减弱D.②增强,④减弱(2)现在我们都在提倡低碳生活,实现低碳生活会使图甲中(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增强
【解析】(1)选C,(2)选C。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天气状况,15日为多云、16日为晴天;图中显示晴天的气温日较差大,这是由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太阳辐射较强,近地面气温较高;而夜晚,由于空气中的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即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故气温日较差较大;故与15日相比,该地16日气温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②增强,③减弱。第(2)题,提倡低碳生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对地面辐射(图中④)的吸收,进而减弱大气逆辐射(图中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常见图形】图形1 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图形2 太阳、地面、大气、宇宙之间热力作用图
【探源母图】1.图形实质:试题中的各种大气受热过程变式图实质都是教材图呈现的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呈现的大气的最重要能量来源、直接热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保温作用等知识。2.学科素养:读懂此图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母图探究】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
【思考】(1)大气的最重要能量来源、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分别是什么?提示: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2)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主要有哪些?提示:吸收、反射、散射。(3)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怎样的?提示: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后以长波形式向大气传递能量,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
(水平1)读大气热力作用过程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示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2.图中表示大气保温作用的数字代码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1选B,2选C。第1题,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第2题,图中表示大气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
【补偿训练】 (2021·广东联考) 2020年11月,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的可拆装式方舱营房,亮相海拔4 000多米的某高原部队驻地,该营房主要由屋顶太阳能面板、玻璃房和起居室三部分组成(下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方舱营房的太阳能面板、玻璃房的主要功能是( )A.防雨雪 B.防辐射 C.防缺氧 D.防低温(2)屋顶的太阳能面板会( )A.增强太阳辐射B.减弱地面辐射C.增加地面反射D.增强大气逆辐射
【解析】(1)选D,(2)选B。第(1)题,由材料中海拔4 000多米的驻地安装可知,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下降,当地气温低,太阳能面板可以收集太阳热能,玻璃房有保温功能;方舱营房可以防雨雪、防辐射,但不是主要功能;材料中无与防缺氧有关的信息。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屋顶的太阳能面板能吸收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温度降低,从而使地面辐射减少;不能增强太阳辐射;地面反射与植被覆盖、海陆状况、土质等因素有关;地面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也减弱。
3.(水平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的气温曲线是 。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这是因为 。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这是因为 。 (4)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秋、冬季节晴天的夜里?
【解析】阴天的白天,云层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较低。夜晚阴天,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保温作用强,气温高。如图所示。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案配套课件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集体备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学习,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受热过程,地面辐射,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气流上升,气流下沉,大气热力环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备课课件ppt,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