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课时作业1.2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Word版含答案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课时作业1.2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Word版含答案 练习01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课时作业1.2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Word版含答案 练习02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课时作业1.2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Word版含答案 练习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下表为2018年我国四省(区)经济、人口指标。据此完成1~2题。
    1.四省(区)中,区域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2.表中③省(区)( )
    A.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B.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C.城镇化水平高D.农业产值高于①省区
    ''读某城市不同阶段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完成3~4题。
    3.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D.①④③②
    4.关于图中各发展阶段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③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D.④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
    ''下图为某城区发展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该城区由Ⅰ阶段到Ⅱ阶段的发展过程中( )
    ①交通运输方式增多'②经济发展水平提高'③区域开放程度提高'④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6.该城区企业间( )
    ①产品联系紧密'②技术协作密切'③规模效应增强
    ④竞争激烈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我国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统计表。据此完成7~8题。
    7.四大地区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目前产业结构最为合理的地区是 ( )
    A.甲B.乙
    C.丙D.丁
    8.根据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由表格推知,目前我国处于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 )
    A.前煤炭时期
    B.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工业化阶段
    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农业生产、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等方面也呈现出差异。据此回答9~10题。
    9.我国农业生产的耕作制度,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变为一年一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B.降水
    C.热量D.土壤
    10.我国北方民居特别重视坐北朝南的方位,其主要原因是( )
    A.受帝王思想的影响
    B.可以节省建筑成本
    C.可以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
    D.能够减少雨水对房屋的压力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有关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自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无论冬夏气温均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平行
    C.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河流水量自北向南不断减小
    12.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人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微弱的地区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青藏高寒区现在还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13.有关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为南北差异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为东西差异
    C.青藏高寒区的内部差异既有垂直差异,又有水平差异
    D.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都是由热量因素造成的
    ''甲、乙、丙、丁四幅图为世界文化遗产景观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中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乙图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图所在地形区海拔高,气压低,光热充足
    D.丁图中长城以北地区植被少,土地荒漠化严重
    15.关于甲图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
    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
    D.经济作物以大豆和油菜为主
    二、非选择题
    16.下图是长江中下游某地从阶段Ⅰ到阶段Ⅲ的发展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阶段Ⅱ到阶段Ⅲ,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2)阶段Ⅱ,该地区传统工业迅速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3)阶段Ⅲ,该地区经济复苏,可能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17.读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黄河和长江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2)比较两三角洲农业生产。
    (3)我国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建设有核电站,而黄河三角洲地区并未建设。试分析其原因。
    课时作业2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1~2.解析:第1题,四省(区)中,区域发展水平最高的是①省(区),人均GDP最大,第三产业比重大,A对。其他城市人均GDP较小,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经济水平较低,B、C、D错。第2题,表中③省(区)虽然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但人均GDP小,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城市人口比重小,应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A对、C错。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人口比重大,B错。考虑GDP总量,③省(区)农业所占的产业比重大于①省(区),但经计算可知,其农业产值小于①省(区),D错。
    答案:1.A 2.A
    3~4.解析:第3题,根据城市发展过程可知,随着交通日益完善,原先独立的小城镇联系越来越密切,并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心城市。随着交通线进一步发展,中心城市周围出现了一些卫星城市。故C项正确。第4题,本题解题关键是明确各阶段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②阶段对应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故B项正确。①阶段为工业化后期阶段,中心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③阶段对应工业化兴起、工业迅速增长并成为主导产业的阶段,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出现了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开始形成。④阶段为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
    答案:3.C 4.B
    5~6.解析:第5题,通过对比两图可知,Ⅱ阶段虽然出现了高速公路,但运输方式仍属于公路运输,故交通运输方式没有增多,排除①;Ⅱ阶段企业数量增多,会对区域环境造成破坏,排除④。第6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不同企业之间没有产品联系,因此技术协作不密切;该区域有相同企业在此集聚,造成企业间的竞争激烈,但也增强了企业间的规模效应。
    答案:5.B 6.B
    7~8.解析:第7题,读表格内容可知,甲、乙、丙、丁四大地区中,甲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甲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少,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大,且第三产业比重接近第二产业比重,所以甲地区产业结构最为合理。第8题,据表格内容可知,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少,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且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比重,所以目前我国处于的区域发展阶段是工业化阶段。
    答案:7.A 8.C
    9~10.解析:第9题,我国农业生产耕作制度,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变为一年一熟,主要是因为纬度逐渐升高,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获得的热量越来越少;和地形、降水、土壤无关。第10题,我国北方地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光照较弱,房屋坐北朝南可以更好地获得太阳辐射;与帝王思想无关;朝向方位不能节省建筑成本;不能减少雨水对房屋的压力。
    答案:9.C 10.C
    11~13.解析:第11题,我国的地形自西向东大致呈现由高原到山地再到平原的过渡;我国东部气温总体自南向北递减,西部受地形影响,等温线较为弯曲;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随着距海洋距离的逐渐增大,降水量逐渐减少;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河流水量大,而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河流水量相对较小。第12题,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民居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越向北方,降水越少,屋顶坡度逐渐减小;青藏高寒区海拔高,气温低,人口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目前还处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稀少,土地利用方式以畜牧业为主。第13题,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为南北差异,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为东西差异,大致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区,以畜牧业为主;以西为干旱区,以高山畜牧业和绿洲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内部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同时,由东南向西北降水逐渐减少,也有明显的水平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主要由热量差异引起,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主要由水分差异引起。
    答案:11.C 12.C 13.D
    14~15.解析:第14题,从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图所在地形区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乙图所在地形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壳相对稳定,地震活动较少;丙图所在地形区为我国的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丁图中长城以北地区主要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较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第15题,甲图所在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该地区农业以水田为主。大豆不是该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
    答案:14.D 15.A
    16.解析:第(1)题,从阶段Ⅱ到阶段Ⅲ,由图可以看出,传统工业部门减少,出现了电子工业,工业布局也发生了变化。第(2)题,阶段Ⅱ,该地区传统工业迅速发展,由图可以看出,该地煤炭和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第(3)题,阶段Ⅲ该地区经济得以复苏,是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的合理布局以及环境的综合治理等。
    答案:(1)传统工业部门减少,并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集中;出现了电子工业,电子工业布局在河流以北,环境优美且交通便利的地区。
    (2)煤炭、水资源丰富;靠近河流,水运便利。
    (3)改变区域产业结构;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合理布局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治理环境污染等。
    17.解析:本题考查南北方差异。第(1)题,从水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第(2)题,黄河三角洲是旱地,粮食作物为小麦,油料作物主要为花生。长江三角洲是水田,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油料作物为油菜。第(3)题,核电站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有关。
    答案:(1)黄河: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长江: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
    (2)
    (3)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本地能源资源贫乏,而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核电建设可最大限度缓解能源紧张状况;而黄河三角洲本区及周围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并且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能源供应可基本得到满足。省(区)
    GDP
    (亿元)
    人均
    GDP(元)
    三次产业
    比重(%)
    城市人口
    比重(%)

    56197.2
    99341
    3.5:41.8:54.7
    68

    17289.2
    68374
    10.1:39.4:50.5
    62.7

    8246.1
    31405
    11.2:33.9:54.9
    47

    12199.1
    49901
    17.1:33.5:49.4
    50
    地区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6.2
    12.1
    12.6
    11.3
    第二产业/%
    47.8
    52.8
    50.1
    50.8
    第三产业/%
    46.0
    35.1
    37.3
    37.9
    黄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耕地类型
    黄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相关试卷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阶梯分界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71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71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湘教版,共3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认识区域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认识区域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达标测试,共15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