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一 考点3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一 考点3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学案第1页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一 考点3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学案第2页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一 考点3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学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一 考点3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一 考点3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学案,共6页。
    (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答案 (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解析 (1)结合图示信息分阶段分析描述即可: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成片;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该题主要考察人类对生物的栖息地影响的原因,按上题的时间步骤逐一解释原因即可。植被破坏(栖息地减小)——修建道路,栖息地被隔断(碎片化)——停止采伐天然林,面积扩大。该题需结合材料寻找关键信息。(3)该题主要考查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要做到工程建设不破坏生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留有生态通道、减少植被破坏等。
    1.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的差异
    2.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危害及措施
    2019年8月亚马孙雨林发生严重火灾,起火次数7.3万次,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0%。据卫星数据显示,2019年7月的森林砍伐面积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39%。结合下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图1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水汽输送 B.乙表示蒸发与蒸腾
    C.甲与丙含义完全相同 D.丁表示径流
    2.图2中土壤肥力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表明了( )
    A.甲环节增强 B.乙环节增强
    C.丙环节增强 D.丁环节增强
    3.推测造成此次火灾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环保者恶意宣传 B.大力发展农畜业
    C.全球气候变暖 D.拉尼娜现象
    答案 1.D 2.D 3.B
    解析 第1题,图1中甲表示热带雨林的蒸发和蒸腾作用、乙表示降落到地面的雨水、丙表示海洋水蒸发,丁表示地表径流(由雨林到海洋)。故选D。第2题,图2中土壤肥力由最高的B点持续下降到C点,说明雨林淋溶作用强,把土壤中有机质快速淋失掉,主要是径流的影响,即受丁影响,故本题选择D。第3题,亚马孙雨林并不像其他森林一样容易发生自然火灾,大多数林火的发生来源于人类活动。当地农民一般会选择在较为干燥的八月到十一月通过火烧清理田地,或养殖业、矿产业借此开发出可用的土地,所以主要原因来源于当地大力发展农畜业导致的,B对。
    4.(2020·湖南郴州湘南中学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菏泽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曾是历史上著名的黄泛区和风沙灾害区,一段时期内林木稀少、生态恶化。20世纪50年代,风沙区营造人工林;20世纪60~70年代,营造农田防护林、桐粮间作(泡桐和农作物在同一块土地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林促农,林茂粮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大力开展林业生产,林业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初,当地农民学习外地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始建立木材加工厂。2004年菏泽市成为中国林产品交易会的常设会址,林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桐木、杨木、杞条为主要原料的近3 000家加工企业和上万个木材加工点。随着木材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当地木材面临供需矛盾的问题。
    (1)简述20世纪90年代前后菏泽市人工林主要功能的转变。
    (2)分析菏泽市木材加工业发展过程中林业资源的变化。
    答案 (1)20世纪90年代之前,人工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田间小气候、促进粮食增产;20世纪90年代之后,人工林除为农业、城镇提供巨大的生态保障外,同时也为企业提供大量木材。
    (2)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20世纪50年代后营造的人工林到了采伐期,形成一定的资源优势;随着木材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且多属于初加工,资源消耗量大,导致林木蓄积量减少。
    考点练
    读“各种森林类型在不同坡度下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m3/hm2)统计表”,回答1~2题。
    1.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最大的森林类型是( )
    A.阔叶林 B.毛竹林
    C.经济林 D.马尾松林
    2.下列关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能抬高地下水水位,加速水循环
    ②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指森林对降水的截留作用
    ③能起到减缓地表径流、保持水土的作用
    ④不同类型的森林由于树冠、根系的差异,其水源涵养的能力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从表中可看出,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最大的是经济林,C正确。第2题,森林涵养水源功能可增加下渗量,抬高地下水水位,但不会加速水循环;植被涵养指的是林冠截留雨(雪)水、枯枝落叶层吸收水分、林地土壤蓄渗降水;能起到减缓地表径流、保持水土的作用;不同类型的森林由于树冠、根系的差异,其水源涵养的能力不同,B正确。
    (2020·安徽安庆市期末)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区域内海拔1 500~2 067米,是滦河与辽河的发源地之一。该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三代造林人让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据此完成3~4题。
    3.塞罕坝造林异常艰难的自然原因是( )
    ①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 ②地处非季风区,降水少 ③距冬季风源地近,风沙大 ④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塞罕坝林区对京津地区的影响是( )
    A.防风固沙 B.吸烟滞尘
    C.美化环境 D.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 3.C 4.A
    解析 第3题,塞罕坝林场区域内海拔1 500~2 067米,地处高原、山地,地势较高,热量条件不足,生长期较短;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较少;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较大,多大风日,易受低温冻害和风沙影响;纬度高,海拔高,气温较低。①③正确。故选C。第4题,塞罕坝林场位于北京的北方,是冬季西北季风的上风向,可以减轻京津地区的风沙危害,选A。
    5.图甲、图乙为“世界两大主要的雨林分布地区略图”,图M、图N分别为甲、乙图中M、N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刚果河和亚马孙河水文特征的相同之处。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被破坏后对该地大气圈和水圈的不利影响。
    (3)刚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蓄积量大,但是伐木业极不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 (1)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2)水圈:径流变率增大(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增多,河流含沙量增大。大气圈:导致温差变大,降水量(或空气湿度)减小;导致大气碳氧平衡失调。
    (3)原因:四周地形崎岖(盆地四周多山地),陆路交通不便利;河流下游流速快(海岸线平直),沿海无大型港口,水运交通不便;本地经济落后,市场狭窄(木材需求量小)。地区
    主要作用
    丘陵、山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半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沿海地区
    阻挡海风、保护农田
    城市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
    交通线两侧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坡度
    马尾松林
    阔叶林
    混交林
    灌木林
    毛竹林
    经济林
    平坡
    881.84
    1 063.88
    952.54
    724.13
    1 011.79
    1 167.11
    缓坡
    839.36
    1 190.42
    834.80
    677.76
    1 092.07
    1 158.72
    斜坡
    797.05
    1 140.70
    857.60
    716.26
    852.49
    1 142.20
    陡坡
    695.22
    1 133.48
    915.44
    685.38
    883.12
    1 164.80
    急坡
    675.82
    1 055.53
    701.76
    662.66
    862.24

    相关学案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二 考点2 流域综合开发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二 考点2 流域综合开发学案,共7页。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二 考点1 矿产资源的开发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二 考点1 矿产资源的开发学案,共8页。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一 热点聚焦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一 热点聚焦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学案,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