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必备第二部分 题型一 技法4 新情境梳理——推理法
展开[试题特征] 试题经常利用文字材料和图表介绍一种新的地理事物(如一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地理术语(如“郁蔽度”),甚至营造一种陌生的地理问题情境。试题设问和选项是由材料派生而来。
[解题方法] 面对新情境材料,反复研读,抓取关键词、主题词,明确材料的核心观点,再从熟知的知识体系中调出相近的,加以比对,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出选项与题干的正确联系,最终得出答案。
(2020·北京大兴区期末)徽派建筑多分布于安徽、江西等省,徽派建筑坐北朝南,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见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徽派建筑群所在地( )
A.以高原为主,夏季多强对流天气
B.多低山丘陵,降水季节变化大
C.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而均匀
D.河流众多,结冰期短,含沙量小
2.徽派建筑( )
A.屋顶坡度较大,主要目的是减少屋顶积雪
B.墙体厚实,以适应剧烈的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
C.坐北朝南,主要是为了防止冬季风的侵袭
D.青瓦白墙,和当地多湿热气候相协调
[技法应用] 本题组的解题关键是抓住徽派建筑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而逐项分析建筑特点与环境的对应关系。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徽派建筑多分布于安徽、江西等省”和“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可知,徽派建筑群所在地以低山丘陵为主,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月平均气温大于0 ℃,河流没有结冰期,A、C、D错,B正确。故选B。第2题,由材料“徽派建筑多分布于安徽、江西等省”可知,徽派建筑群所在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屋顶坡度较大,主要是为了排水,A错。该地区纬度较低,气温年变化小,B错。该地区纬度较低,受冬季风影响小,坐北朝南是为了得到充足的太阳光照,C错。青瓦白墙和当地多湿润气候相协调,D正确。
技法练
(2020·福建厦门期末)淮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夏玉米生产基地,流域内水源不足,水分条件是影响夏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下图示意淮河流域蚌埠闸以上地区夏玉米生育期有效降水量(实际补充到植物根层土壤水分的降水量)与作物需水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生育期的气象要素中,与该地区夏玉米需水量呈正相关的是( )
A.降水量 B.平均气温
C.日照时数 D.空气湿度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夏玉米生育期缺水最严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为保证该地区的夏玉米稳产,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减少播种面积 ②培育耐旱品种 ③增施有机肥料 ④兴修水利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C 2.A 3.D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该地区夏玉米需水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增加,我国降水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空气湿度由东南向西北减小,与该地区夏玉米需水量呈负相关,A、D错。平均气温大致从南向北递减,与该地区夏玉米需水量不呈正相关,B错。由于当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小,导致当地日照时数由东南向西北增加,与该地区夏玉米需水量呈正相关,C对。第2题,读图可知,甲地有效降水量在220~260 mm之间,甲地作物需水量在580~595 mm之间,缺水量在320~375 mm之间;同理可知乙地缺水量在305~360 mm之间,丙地缺水量在250~305 mm之间;丁地缺水量在155~210 mm之间。由此判断,夏玉米生育期缺水最严重的是甲,选A。第3题,减少播种面积,容易造成当地夏玉米减产,①错;培育耐旱品种,有利于防御旱灾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保证夏玉米稳产,②对;水分条件是影响当地夏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兴修水利工程可以缓解当地缺水情况,保证夏玉米稳产,增施有机肥料并不能保证该地区的夏玉米稳产,③错,④对,选D。
(2020·湖北四地七校期末)帕隆藏布江为雅鲁藏布江支流,流域内山高谷深,气候湿润。受某次突发灾害影响,灾害点(L地)上下游河道横断面发生骤变,图a为L地上游P地断面,图b为L地下游Q地断面,P地与Q地距离较近。灾害发生数日后,断面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河道横断面指河槽中某处垂直于流向的断面。据此完成4~6题。
4.引发L地临近上下游断面突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强降雨致山洪暴发 B.滑坡土石阻塞河道
C.地震迫使河流改道 D.上游大坝开闸泄流
5.此次灾害的生消过程中L地下游水量( )
A.不断增加 B.不断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6.河道断面骤变至水位恢复正常水平期间,L地下游应( )
A.迁离沿岸居民 B.清理河道淤泥
C.大坝蓄水防旱 D.积极恢复生产
答案 4.B 5.D 6.A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L地上游P地断面水位较深,L地下游Q地断面水位较浅,而P地与Q地距离较近,河床水深相差应该不会太大,结合材料提到的流域内山高谷深、气候湿润的特点,容易产生滑坡,所以判断应该是滑坡土石阻塞河道,使该断面位置的水位变浅,B对。第5题,滑坡土石阻塞河道,阻隔水流向下游流动,下游水量先减少,当上游储水量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增大时,堆积在河床的滑坡体被流水冲垮崩塌,所以流向下游的流量增加,选D。第6题,河道断面骤变至水位恢复正常水平期间,由于上游储水量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增大,可能会导致河堤决堤,威胁下游沿岸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L地下游应该迁离沿岸居民,选A。
(2020·福建三明市期末)中国种子集团在全国不同地点设立玉米育种中心和试验站,使每个月都有地点能进行播种、授粉等试验,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育种科研平台,该集团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第一年追肥期在宽行进行深耕施肥,收获时留高茬还田;第二年在耕作过的宽行进行精量播种,形成窄行苗带,下图为“‘宽窄行’种植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中国种子集团在全国不同地点设立多个育种中心和试验站,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试验的连续性 B.接近消费市场
C.扩大种植面积 D.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
8.中国种子集团在海南三亚建立育种基地,主要利用其( )
A.廉价的土地成本 B.丰富的水热资源
C.先进的生产技术 D.病虫害少
9.中国种子集团放弃“均匀种植”而选择“宽窄行”种植方式效益显著,是因为这种方式( )
①减少施肥量 ②利于作物通气、透光 ③降低作物种植密度 ④改善土壤自然生产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7.A 8.B 9.D
解析 第7题,不同地点设立多个育种中心和试验站,每个月都有地点能进行播种、授粉等试验,因此主要目的是保证试验的连续性,A对。第8题,海南三亚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其水热资源条件在全国具有明显的优势,B对。第9题,材料信息表明,追肥期在宽行进行深耕施肥,并没有减少施肥量,①错;宽行有利于作物通气、透光,利于作物生长,②对;“宽窄行”种植,只是重新排列,并没有降低作物整体种植密度,且降低作物种植密度不一定会效益显著,③错;第二年宽行中有高茬还田,能够改善土壤自然生产力,④对。选D。
(2020·福建福州期末)潜在蒸散表示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蒸腾量。下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地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和潜在蒸散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中四地,夏季潜在蒸散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云量较多 D.风速较小
11.图中四地,年实际蒸发量最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丁地春季多雨的原因是( )
A.热带气旋活跃 B.空气对流旺盛
C.东北信风控制 D.锋面长时间滞留
答案 10.B 11.C 12.D
解析 第10题,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纬度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所以潜在蒸散量都较大,B对;丁地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A错;乙、丙两地夏季降水较少,云量较少,C错;丁地为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风力较大,D错。第11题,读图可知,丙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是四个地点中降水最少的,所以年实际蒸发量最少,选C。第12题,丁地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春季气温回升,来自低纬度海洋的暖气团与北方南下的冷气团相遇,形成锋面,春季锋面雨带在南部沿海地区滞留时间长,所以降水多,D对。影响丁地的热带气旋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夏季气温最高,空气对流旺盛,丁地受季风环流控制,受东北信风影响小。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必备第二部分 题型二 技法5 观点理由类: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必备第二部分 题型二 技法5 观点理由类,共6页。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必备第二部分 题型二 技法4 对策措施类: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必备第二部分 题型二 技法4 对策措施类,共6页。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必备第二部分 题型二 技法3 功能影响类: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必备第二部分 题型二 技法3 功能影响类,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