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必备第二部分 题型一 选择题专练2
展开1.该花车代表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陇 B.蜀 C.新 D.内蒙古
2.国庆期间,该省省会城市( )
A.日出早于北京
B.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上海
C.昼渐短、夜渐长
D.东南方日出,西北方日落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的右上角有“马踏飞燕”的造型,该造型的原型是出土于甘肃武威市的文物;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甘肃酒泉是中国航天发射中心。由此可知,该花车代表甘肃省,选A。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省为甘肃,省会为兰州,日出晚于北京,A错。兰州的纬度高于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于上海,B错。国庆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可知此时兰州昼渐短、夜渐长,日出东南,日落西南,C正确,D错误。
(2020·北京丰台区期末)2018年中国成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进口国,中俄能源领域的合作将对世界未来能源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读图完成3~4题。
3.夏季,当南部油气储藏区日落时( )
A.远东油气储藏区已进入新的一天
B.摩尔曼斯克港区破冰船正在作业
C.西伯利亚油气储藏区河流凌汛灾情严重
D.西北油气储藏区北冰洋沿岸人们正欣赏极光
4.中俄能源合作( )
①促进了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②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③有利于减少我国东部地区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④有利于减轻俄罗斯因欧洲市场动荡带来的经济压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3.A 4.D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和南部的油气储藏区经度相差120°左右,夏季时节北半球日落较晚,晚于18时,此时远东油气储藏区已进入新的一天,A正确。摩尔曼斯克港属于不冻港,不需要使用破冰船进行破冰作业,B错误。夏季,河流处于解冻期,北极区域处于极昼状态,不可能出现极光现象,C、D错误。第4题,读图可知,一些输油线路从我国西部地区经过,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①正确;中俄能源合作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但并不能解决,②错误;中俄能源合作可以减少我国东部地区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减轻俄罗斯因欧洲市场动荡带来的经济压力,③④正确。选D。
(2020·广东汕尾期末)的的喀喀湖(15°47′S,69°23′W)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的交界处,湖水面积8 300多平方千米,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原生态湖区。在与印加人的战争期间,绝大多数乌罗斯印第安人被印加帝国的军队赶出了原来居住的土地。没有了土地的乌罗斯印第安人不得不在的的喀喀湖大规模营建芦苇人工浮岛,用当地所产芦苇铺成“岛屿”(如下图所示)。经过近千年的居住,他们已经适应了岛上的生活。据此完成5~7题。
5.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水域,的的喀喀湖提供给乌罗斯印第安人的独特功能是( )
A.灌溉水源 B.便利航运
C.军事防卫 D.生存空间
6.最初居住在用芦苇铺成的“岛屿”上的乌罗斯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是( )
A.乳畜产品 B.玉米
C.水稻 D.水产品
7.芦苇“岛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气候潮湿 B.原料缺乏
C.经济落后 D.不易扩大
答案 5.D 6.D 7.A
解析 第5题,结合材料信息“与印加人的战争期间,绝大多数乌罗斯印第安人被印加帝国的军队赶出”可以判断,乌罗斯印第安人因为战争失去了生存空间,因而的的喀喀湖独特功能是提供生存空间。选D。第6题,乌罗斯印第安人用当地所产芦苇铺成“岛屿”,居住在湖中,因此其最初的主要食物是水产品。选D。第7题,的的喀喀湖位于15°47′S,纬度较低,且有大面积水域,气候潮湿,蚊虫较多。该地盛产芦苇,原料充足;岛上居民居住历史悠久,铺岛技术成熟,岛屿可以扩大;经济落后不是芦苇“岛屿”面临的主要问题。选A。
(2020·福建三明市期末)玛瑙形成于喷出岩中,水冲玛瑙为图示区域的知名特产,大多呈卵石状,磨圆度高,集中分布于河床与沙滩中。某地理考察队为了探究水冲玛瑙的形成过程,选择了从马哈赞加徒步至达图阿马西纳,下图为“考察线路及所在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水冲玛瑙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侵入→地壳上升→流水侵蚀一流水沉积
B.岩浆侵入→变质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C.岩浆喷出→地壳下沉→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D.岩浆喷出→风化作用→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9.采挖水冲玛瑙最佳的地点与月份组合为( )
A.①地1月 B.①地7月
C.②地1月 D.②地7月
10.下列关于该考察队沿图示路线行进中,最有可能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是( )
A.达图阿马西纳土壤偏红色
B.马哈赞加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C.从①地到②地,河流水量由小变大
D.从①地到②地,河床沉积物由粗变细
答案 8.D 9.B 10.A
解析 第8题,材料信息表明,玛瑙形成于喷出岩中。首先岩浆喷出形成玛瑙原矿,先经风化作用岩体破碎,再经流水侵蚀、搬运,把玛瑙原石从高处带至低处,在这一过程中,把玛瑙原石磨圆成卵石状,形成水冲玛瑙,在低处因河水流速减慢沉积于河床和沙滩中。选D。第9题,图示区域为马达加斯加岛北部,水冲玛瑙集中分布于河床与沙滩中,应位于该岛西侧,岛屿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7月受东南信风影响,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较少,河流为枯水期,枯水期时,河水水位下降,河水较浅,河滩出露,利于采挖水冲玛瑙,选B。第10题,达图阿马西纳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A正确。马哈赞加位于该岛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B错误。由于支流和坡面径流的汇集,下游水量大于上游,C错误。一般从上游至下游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从①地到②地是由下游至上游,河床沉积物应由细变粗,D错误。
(2020·山东济南期末)潮间带是指从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位置至潮水退到最低处露出水面的范围。某地质研究团队调查发现图示区域及其周边地区为一组厚度达1 800余米的海相碳酸盐沉积地层。该区域因周期性地受海水淹没,侵蚀、淤积变化复杂,形成不同特征的沉积岩。下图为“研究区内地层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据图判断该地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
A.乙早于甲 B.丙早于乙
C.丙早于丁 D.丁早于甲
12.该区域内有岩层重复出现,据此可推测该时段( )
A.沉积环境有变化 B.地壳间歇抬升
C.岩浆周期性活动 D.河流输沙量变化
答案 11.A 12.A
解析 第11题,图中信息表明,甲为岩浆岩、乙为沉积岩,图中甲处岩浆岩破坏了乙沉积岩的完整性,说明甲处岩浆岩形成的年代晚于乙沉积岩,A正确。图中信息表明,丙为断层,乙为沉积岩,乙沉积岩在丙处断裂且有明显位移,说明丙晚于乙,B错误。丙、丁两地不在同一区域,图中信息无法判断两者之间的年代先后关系,C错误。图中信息表明,丁岩层覆盖在甲岩层之上,因此丁晚于甲,D错误。第12题,读图可知,该区域内沉积岩5在沉积岩4上下均有出现,说明在两个沉积岩5形成之间,沉积环境发生了改变,形成了沉积岩4,A对。地壳的间歇抬升,会导致沉积作用变弱,侵蚀作用加剧,很难形成多层不同性质的沉积岩,B错。图中同类岩浆岩没有重复出现,因此岩浆周期性活动与该区域有岩层重复出现无关,C错。河流输沙量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岩层的厚度,但不会影响到岩层的类型,D错。
(2020·北京丰台区期末)河流比降是指水面水平距离内垂直尺度的变化。读图,完成13~15题。
13.与密西西比河相比,长江( )
A.流程更短,比降更大
B.水能资源更加丰富
C.上游河段无航运能力
D.径流量更丰富稳定
14.长江源头地区人烟稀少、入海口地区经济发达,与之相比,密西西比河源头地区相对繁华、入海口地区相对落后,这是由于( )
A.密西西比河源头地区交通条件优于长江源头地区
B.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比长江入海口地区灾害多发
C.长江源头地区没有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
D.长江入海口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高
15.在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中,长江流域( )
A.源头地区保护好植被,严禁发展农牧业,植树造林
B.上游建设水利工程,首要任务是保障交通运输畅通
C.中下游建设水生态修复工程,以调节流量、削峰补枯
D.下游加快石漠化治理,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洪涝灾害
答案 13.B 14.A 15.C
解析 第13题,与密西西比河相比,长江的流程更长,A错。长江的河流比降较大,径流量也较大,长江的水能资源更加丰富,B正确。大型轮船可直达重庆,长江的上游仍有航运能力,C错误。长江径流的季节变化比较显著,D错误。第14题,密西西比河源头地区位于美国北部较为平坦的地带,地势较低,交通条件比长江源头优越,对外联系比较便利,便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选A。第15题,长江源头地区不应严禁发展农牧业,应当合理发展畜牧业,A错。上游建设水利工程的首要任务是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B错。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带洪涝灾害多发,中下游应当加强建设水生态修复工程,以调节流量、削峰补枯,C正确。长江流域的下游地区没有石漠化现象,D错。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必备第二部分 题型一 选择题专练1: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必备第二部分 题型一 选择题专练1,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小组设计路线中,图示区域,岛上天然树木少见的自然原因是,当地最适合开发的能源是,该山地可能位于,在山顶处分布矮林主要是因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必备第二部分 题型一 技法4 新情境梳理——推理法: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必备第二部分 题型一 技法4 新情境梳理——推理法,共5页。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必备第二部分 题型二 技法5 观点理由类: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必备第二部分 题型二 技法5 观点理由类,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