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深圳)“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地。”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割台湾”“偿二百兆”源于哪次列强侵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 赔款2100万银元 B.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 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4.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 增开通商口岸 B. 赔款白银二亿两
C. 割台湾等地给日本 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5.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A.邓世昌 B.左宗棠 C.丁汝昌 D.关天培
6.右图反映的这一现象出现在哪一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二、判断题
1. 民族英雄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2. 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全军覆没。
3.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直接剥削中国人民,中国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失。
4.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扬厉,备极一时之盛。
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根据材料一,判断慈禧太后举行“六旬万寿庆典”是在哪一年。就在国内歌舞升平的时候,哪一个国家正把魔爪伸向中国?
材料二中的“三军败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对比两则材料,你能得出清政府在此战争中失败的主观原因吗?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 C 2. C 3. C 4. D 5. A 6. C
二、判断题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三、材料分析题参考答案
(1)1894年 日本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马关条约》
(3)《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大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加深了民族危机。
(4)清政府的腐败;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优秀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习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