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6)-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141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6)-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141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6)-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141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三维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以某区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二、教材分析本章施必修3的概述部分,从总的大的角度阐述了“区域”这一概念,也通过案例阐述了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为后面分区域研究的学习打下基础。而在两节中,第一节作为区域研究的主题贯穿了后面各章节的内容,因此应是重点内容,为后面各章节打好基础。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三、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的含义2、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诧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能举出实例,比较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去理解“区域”的含义,先引导学生回忆熟悉的区域,然后启发学生总结区域的基本特点,进而将所举的区域归类。2、以长江三角洲和送嫩平原两个区域为例,比较他们在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矿产等条件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区域比较的一般方法。3、引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变化,比较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运用读图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培养分析区域差异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建立科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观。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各地民宅的差异照片欣赏,由学生回答。设问:为什么存在那么大差异?(气候差异)其实我们的生活与区域密切相关。例如,我们介绍自己的家乡在某省某市、去过某风景区旅游等。我们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是怎样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活动一]找出概念、划分方法和特征,并根据三幅图分析。一、什么是区域:1、区域的内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表特征、面积、形状和边界)2、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1)面积、形状、边界(明确和模糊)(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整体性)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3)层次性[承转]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由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下面我们要学会研究一个区域的思路和方法。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思路: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研究一个区域地理环境是关键,地理环境研究包括:1、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2、气候:类型、水热条件、光照、热量等3、地形:类型、特征4、土壤:类型、特征5、水文: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河流、湖泊)6、植被:类型、特征7、资源:类型、特征8、农业:类型、熟制、耕作方式、作物9、工业:类型、特征 [活动二:实践]用以上方法分析咱们熟悉的新疆的地理环境。学生分组讨论,代表上黑板写出,同学补充。师:展示地理位置:中纬度,深居内陆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地形:山地盆地相间分布土壤:荒漠土为主,土壤贫瘠水文:河流少,流量小植被:温带荒漠为主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农业:畜牧业工业:初级重化工业 过渡:学会了分析一个区域,我们还要学习两个区域的对比分析,这是地理学中经典的分析区域的方法之一。下面我们通过和新疆同纬度的松嫩平原以及和松嫩平原同处在东部季风区的长江三角洲为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活动三:分组讨论]分两组:第一组:松嫩平原;第二组:长江三角洲,讨论完毕,代表上台写出,同学补充。《图1.1长江三角洲的地理条件》《中国地形图》《图1.2松嫩平原的地理条件》思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试从图中找出两者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些差异对生产活动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学生完成』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地理环境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差异位于30ºN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大致位于43º~48ºN,地处我国东北平原中部气候条件差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余热同期,河湖密布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量较少,热量不足土地条件差异经人们长期改造形成水稻土,多水田,人均耕地小,较分散为肥沃的黑土,多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大,集中连片矿产资源差异贫乏石油等资源丰富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生产活动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水田为主,盛产水稻、油菜、棉花,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水产发达旱地为主,产玉米、春小麦、大豆,一年一熟,西部可发展畜牧业工业优越得地理环境使其商业贸易发达、轻工业发达、通过发达得海陆交通引进原料发展重工业,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城市和人口人口密度高、城市密集、城市发展历史悠久人口密度较低,城市发展历史较短交通运输内河、海运、陆运、空运发达内河、陆运发达(铁路网稠密)产生两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自然环境的差异『方法归纳』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要分析两个区域差异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如下:第一步: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资源等)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第二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标绘制等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区域经济分析区域发展阶段评价第四步: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完成课本P4活动题』『承转』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活动四:分组讨论]阅读课文p5-p6,根据你的理解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发展变化,自然环境如何?发展共分三个阶段,每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有何特点?学生阅读、思考问题、教师点评归纳: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环境特点:(1)地理位置:30°N附近(2)气候:亚热带季风(3)地形:多个平原,地势平坦(4)土壤:土质黏重。(5)水文:河湖、沼泽分布较广;1、水系成了交通阻隔,土壤黏重,难以开垦。2、①人口南迁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②农业技术的发展。③土壤改良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④水热充足。3、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网稠密、耕地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粮仓地位被取代。 三、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1.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初期阶段(农业社会)成长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2.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地理位置、资源环境(基础)、技术力量和产业结构 『教师小结』[实践出真知]1.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 )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都位于第三阶梯 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 A.水稻土 B.黄土 C.紫色土 D.黑土 3.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 ) A.水田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C.一年两熟至三熟 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4.松嫩平原是我国很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水源不足 B 地形崎岖 C 热量不足 D 土壤贫瘠5.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课后作业]完成《课时作业》[板书设计]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1.概念:2.特征:(1)面积、形状和边界(2)整体性和差异性(3)层次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环境 生产活动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⑴该区地理环境: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