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课后练习题
展开1.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论语( lún) 不亦说乎(yuè) B. 一箪食( dān) 吾日三省吾身( shěng)
C. 博学而笃志(dǔ) 传不习乎( zhuàn) D. 学而不思那么罔(wáng) 逝者如斯夫(sī)
2.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B. 三十而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C. 子在川上曰(河流) D. 传不习乎(传授)
3.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 博学而笃志。
C.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B. 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 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 D. 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
5.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C.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 的言行。?论语?共 篇。
〔2〕.孔子(前551-前479),名 , 字 , 时期 人, 、 、政治家。孔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并称“ “。
7.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论语?中说明“只要谦虚求学,到处有老师"的观点的名句是: , 。
〔2〕.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 , 〞给出了答案。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 , 。
〔4〕.孔子竭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 , , “,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5〕.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 , 〞。
二、三年模拟全练
8.阅读下面文言文,答复以下问题。
①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亦说乎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吾日三省吾身
④不逾矩
〔2〕.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日:①吾日三省吾身 ②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 为: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可以为师矣
C. 而: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其不善者而改之 D. 时:①学而时习之 ②元方时年七岁
〔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荣耀。请从中选择一那么,结合实际谈谈对你的启发。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各有所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所以每个人都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三、五年中考全练
9.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为国家共处的原那么。请你参与“探究‘和'内涵,传承‘和’文化〞综合性学习,完成以下任务。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和,相应也。〞由此推测,“和〞字的本义是:
〔2〕.以下列图是有关修德养性的一副对联。下联是[ ]。
〔3〕.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和〞,心不争也;“不同〞,志各异也。你所在班级正在筹备“‘和而不同'适用于修身养性还是社会交往〞辩论赛,请根据双方观点,为主持人写一段总结发言。
正方观点:“和而不同〞适用于修身养性。“和〞是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同见解时能保持内心平静,不与人争上下输赢;“不同〞就是理性看待、辩证分析别人的观点,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保持鲜明的个性。“和而不同〞是不被局限的主观能动性,表达着良好的个人修养。
反方观点:“和而不同〞适用于社会交往。“和〞意味着自己能够与别人和睦相处,即将他人与自己置于同一高度,给予充分理解、尊重,不使别人陷于难堪的境地,不强制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同〞就是求同存异,保持个性。“和而不同〞就是顾全大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总结发言:
10.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
?论语?八章
①子日:“学而不思那么周,思而不学那么殆。〞(?为政?)
②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③子日:“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④子夏日:“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
⑤子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⑥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学而?)
⑦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⑧子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博学而笃志
②即之也温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找出文中与“人不知而不愠〞意思相近的一章,说明此章中君子具有怎样的品德?
〔4〕.阅读⑦⑧章,概括“君子〞与“小人〞有哪些不同。
四、核心素养全练
11.学习?<论语>十二章?后,你们班举行了以“走近孔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论语?被列为“四书〞之一,请你查阅资料,写出另外三部。
〔2〕.孔子故土——山东曲阜的汽车站门口有一句标语,该标语引用了?<论语)十二章?中的一句话。请你想一下,哪一句用在此处最恰当。
答案解析局部
一、知识能力全练
1.【解析】【分析】A正确
B 吾日三省吾身(xǐng);
C传不习乎( chuán);
D学而不思那么罔(wǎng)。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规那么,注意多音字、形近字、音近字、形声字等。
2.【解析】【分析】“传不习乎〞中的“传〞是动词活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故D项加点字解释有误。
ABC三项无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根底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3.【解析】【分析】 C说:同“悦〞,快乐,快乐。
ABD三项无通假字。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通假字的识记能力。一般来说通假字都会在课下注释中特别指出来,平时学习时要对这些通假字进行积累,这个通假字通哪一个字,是什么意思都要熟记,这样答题就非常简单了。
4.【解析】【分析】A了解/得到;
B代词,代学过的知识/代词,代指学问和事业;
C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
D温习,复习。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根据句意解释词语含义。
5.【解析】【分析】C这句话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为: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
6.【解析】【分析】〔1〕?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表达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那么等。
〔2〕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故答案为:〔1〕儒家;语录;孔子及其弟子;20
〔2〕丘;仲尼;春秋;鲁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圣人(至圣先师);孔孟
【点评】〔1〕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此题涉及中国古代和当代作家作品,既要注意积累外表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做到积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
〔2〕此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积累。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7.【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根本内容。此题中的“焉、罔、殆、肱、逝、昼〞等字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点评】此题考查诗文的背诵、理解与默写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记忆、积累的根底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二、三年模拟全练
8.【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一定要结合语境,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现象。如“说〞为通假字,同“悦",愉快。
〔2〕此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重点词语:①知,了解。而,表转折,却。愠,生气,恼怒。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君子,指有才德的人。②温,温习。故,学过的知识。可以,可以凭借。为,做。
〔3〕 A.每天/日子。B.替/做。C.都是连词,表顺承。D.按时/当时。
〔4〕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句子的意思,写出句子对自己的启示,可以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交友修养等方面来谈。
故答案为:(1) 1、同"悦" ,愉快 2、竭尽自己的心力 3、自我检查、反省 4、越过 (2) ①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吗?②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C(4) (例如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按时复习,不断稳固,才能够真正掌握,理解其中深意。 (例如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要宽容,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现自己,让别人有时机了解自己,这样才能有真正的朋友。 (例如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和朋友交往要有信用,对待朋友要守信,只有这样,才能够滋养友谊让友情长长久久。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那么,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标准,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到达词达句顺。
(3)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文言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根底,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字词的含义。
(4)此题考查阅读感悟与启示。答题步骤是:准确读懂原文的内涵,结合实际生活,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说明观点。
三、五年中考全练
9.【解析】【分析】〔1〕“和, 相应也〞 ,即“和〞是互相应和、调和。故可判断“和"的本义是“和谐〞。
〔2〕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一般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特点,“悟〞为仄声,“今〞为平声。由此判定[甲]是下联。
〔3〕拟写总结发言,既要有称呼,又要对双方的观点有一定了解,辩证地看待双方的辩论,指出我们应有的态度。注意语言要连贯、得体。
故答案为:(1) 1、和谐 (2) 1、甲 (3) 1、(例如)同学们,刚刚双方的辩论都十分精彩。“和而不同〞是面对不同见解时的一份平和与豁达,是与人意见相左时的理解与尊重。因此说,“和而不同〞既适用于修身养性,也适用于社会交往。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词意思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要结合活动主题和题干的提示语进行理解。
(2)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仔细阅读对联,准确把握对联文字所蕴含的道理,进行正确的判断。
(3)此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表达,解答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根本要求,要结合提供的材料内容,进行正确的判断,语言表达要准确,连贯得体。
10.【解析】【分析】〔1〕要结合语境解释词义。 ①句译为“广泛学习且能坚决去向〞,笃,坚决。②句译为“接近他时却温和可亲",即,接近,靠近。
〔2〕解答此题,要遵循“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的原那么,并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①要抓住关键词语的解释:两个“而"均表转折,译为“却〞;“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②要抓住关键词语的解释:“讷",说话谨慎寡言;“而〞,表转折,译为“但是" ;“敏" ,敏捷。
〔3〕解答此题,先了解“人不知而不愠"的意思: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然后在选文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的第③章"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也〞,意思是:君子只惭愧自己没有才能,不怨恨别人不知道自己。最后分析第③章中君子具有的品德:“不病人之不〞表现了君子不重名望,“病无能〞表现了君子注重提高自身修养。
〔4〕由第⑦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以看出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由第⑧章"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可知,君子安于贫困,坚守道义;小人会因私利而胡作非为。这便是小人和君子的不同之处,分别总结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1) 1、坚决 2、接近(走近 ,靠近) (2)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君子说话要谨慎寡言,但是做事要敏捷。 (3) 第③章中说明君子注重提高自身修养而不重名望。 (4) 君子安于贫困,坚守道义;小人那么看重利益,会因私利而胡作非为。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标准,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到达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在读懂文章,理解文意的根底上,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归纳概括。
(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整体感悟文本,理解文意,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理解。
四、核心素养全练
11.【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 文学常识的积累。“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四部书。
〔2〕此题考查对古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汽车站门口的标语应表示欢迎远方朋友到来之意,因此可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
故答案为:〔1〕?大学??中庸??孟子?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和积累。
〔2〕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默写。解答时要结合提供的要求,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名句中正确运用,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11《论语》十二章优秀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11《论语》十二章优秀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11《论语十二章》课中随堂填-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11《论语十二章》课前预习单-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11《论语十二章》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随堂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下列句子的翻译中错误的选项是,说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文学常识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