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学案及答案
展开(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民事权利的内容、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2、知道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合同的含义;
3、懂得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的分类;
4、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
5、生活中学会做到遵章守法;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
学习难点:行政违法行为及误区、民法的规范范围。
二、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补全知识:
1、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法律作为一种____________,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____________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_________。法律是最刚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
违法行为是指____________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
3、违法行为可分为哪几类?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____________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2)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3)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_____________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4、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异同?
(1)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对社会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2)______________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______。
(3)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____________。
5、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______________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_______________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__________________。
6、民事权利有哪些?
民事权利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它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等,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巻权、隐私权、婚烟自主权等。
7、正确理解合同的是什么?
合同,又称____________,是由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而形成的协议。合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的,应当承担_____________。
8、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1)我们要认识______________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____________,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______________,积极防范_____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___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______________发展。
(二)阅读课本,找到下列问题并标注出来:
1、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
3、违法行为可分为哪几类?
4、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5、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6、民事权利有哪些?
7、合同的含义是什么?
8、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三、合作探究
1、(遵法守规 安全文明)
近年来,网上外卖订餐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茶。然而为了抢时间,不少外卖送餐员简直是在“用生命送餐”,逆行、闯红灯、超速行驶……导致的交通事故与日俱增。有专家认为,网上外卖平台设立的“超时罚款”、“差评罚款”等规则,进一步增加了外卖送餐员的交通违规现象。时不时上演“速度与激情”的外卖送餐员,如何才能“慢下来”?请你从不同主体出发提出建议。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下,一些小年轻喜欢追求新奇、刺激的运动。马路上,一群十几岁的孩子,骑着非法改装的“鬼火”踏板摩托车,专门在夜间或凌晨的时候,骑着这些摩托车在街道上横冲直闯,不仅没有佩戴安全头盛,而且存在乱闯红灯、肆意变道、超员超速等违法驾驶行为,不但威胁到其他机动车及行人的出行安全,而且噪音极大,沿街居民早已不堪其扰,社会反响强烈。十几岁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判断力和控制力差,这样的赡车行为于已于人都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1)上述材料中小年轻骑着非法改装的“鬼火”踏板摩托车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部法律?
(2)请你对材料中这些小年轻的行为进行点评。
年1月25日,三河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在执勤工作中发现,汪某明知燕郊通勤人员首次进京、非通勤人员确须进京的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明知他人未做核酸检测的情况下,通过微信接收他人之前的核酸检测报告电子版,按照他人进京出省日期要求,先后变造、伪造多人的核酸检测电子版报告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之规定,目前,汪某已被三河市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
(1)汪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2)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4.(正确使用网络提升公民素养)
2021年2月24日,某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在工作中发现,一网民在“视频号”中发布两段“现场一片狼藉,该市某路段三车相撞七人身亡”的信息,被多人转载、点赞、评论。情况发生后,当地公安局迅速开展调查核实。经查,在视频反映的范围内未发生此类警情,在该市范内也无此警情。随后,信息发布人胡某某立即被该市公安局传唤。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你认为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的胡某某的行为是什么行为?他应受到什么处罚?
(2)案例中的胡某某,为什么会因玩“视频号”而受到法律制裁?
5.2021年1月5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民法典施行后首例高空拋物民事赔偿案在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个孩子从35楼的阳台拋下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正在散步的庾阿婆受到惊吓,摔倒受伤。法院一审判决孩子的监护人赔偿庾阿婆医疗费等损失8万多元,以及Ⅰ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
(1)孩子的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什么责任?
(2)在这个案件中为什么要追究孩子父母的责任?
(3)在庭审中被告代理人提出“尊老爱幼”要平衡,扔瓶子的毕竟是个孩子,不应过分苛责被告方。如果你是原告方对此说法应该如何予以反驳?
四、当堂达标
见课时练习
五、自学反思 查漏补缺
附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 ①国家制定和完善关于外卖配送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行业环境;②外卖平台要加强对送餐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同时,改进平台评价机制,使其更合理化、人性化;③外卖消费者应合理利用平台反馈机制,给予理解与关爱,尊重送餐人员的劳动;④外卖送餐员自身要提高道德和法律修养,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违法的。他们无视自身和他人生命,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漠视法律,对周边居民夜间休息造成困扰,应受到道德谱责和法律制裁。他们应自觉尊法学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改正自己的行为。
3.(1)行政违法行为。
(2)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4.(1)发布虚假信息的胡某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他应该受到行政处罚。
(2)因为网络无法外之地,公民在使用网络时,同样应该遵守法律,恪守道德。胡某某缺乏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媒介素养,不懂得随意发布虚假信息的危害;缺乏道德素养,不懂得尊重社会规则;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网络环境,引起人们恐慌;等等。
5.(1)民事责任。
(2)孩子的父母没有尽到教育和管理孩子的责任。
(3)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2020-2021学年法不可违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法不可违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预习—知识清单,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夯实文本基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
初中人教部编版法不可违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法不可违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