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本单元综合与测试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本单元综合与测试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体系构建,核心素养提升,内容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电化学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有能量之间的转化。要多角度、动态地去分析电化学中的化学反应,既能从宏观上观察认识电化学装置(原电池和电解池)中发生的变化现象,又能从微观的角度(电子的转移、离子的移向等)分析其反应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利用典型的原电池装置和电解池装置,分析其原理,建立相关的思维模型,并能运用模型分析解决问题,如:原电池及其正负极的判定、电解问题的分析方法、电解规律的应用、电解的计算等。
伴随着绿色能源的倡导使用,新型电池技术日新月异,要学会分析认识各种新情境电池(或新型电池)问题的方法。认识电解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结合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和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等问题,既能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又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对有关的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化学反应与电能知识的学习,对促进“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例1 (2019·全国卷Ⅰ,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解析 由题图和题意知,电池总反应是3H2+N2===2NH3。该合成氨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并形成原电池产生电能,反应不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A项正确;观察题图知,左边电极发生氧化反应MV+-e-===MV2+,为负极,不是阴极,B项错误;正极区N2在固氮酶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C项正确;电池工作时,H+通过交换膜,由左侧(负极区)向右侧(正极区)迁移,D项正确。
例2 (2019·全国卷Ⅲ,13)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2O(l) ZnO(s)+2Ni(OH)2(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 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aq)-e-===NiOOH(s)+H2O(l)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aq)-2e-===ZnO(s)+H2O(l)D.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根据题干中总反应可知该电池充电时,Ni(OH)2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iOOH,其电极反应式为Ni(OH)2(s)+OH-(aq)-e-===NiOOH(s)+H2O(l),B正确;放电时Zn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ZnO,电极反应式为Zn(s)+2OH-(aq)-2e-===ZnO(s)+H2O(l),C正确;电池放电过程中,OH-等阴离子通过隔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D错误。
解析 该电池采用的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以高效沉积ZnO,且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A正确;
例3 (2019·浙江4月选考,12)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增加B.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C.丙: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D.丁: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
解析 甲装置属于原电池,Zn较Cu活泼,作负极,Zn失电子变Zn2+,电子经导线转移到铜电极,铜电极负电荷变多,吸引了溶液中的阳离子,因而Zn2+和H+向Cu电极方向移动,H+氧化性较强,得电子变H2,2H++2e-===H2↑,因而c(H+)减小,A项错误;Ag2O作正极,得到来自Zn失去的电子,被还原成Ag,结合KOH作电解液,故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B项正确;
Zn为较活泼电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锌溶解,因而锌筒会变薄,C项正确;
例4 (2019·天津,6)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溴液流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a电极反应为I2Br-+2e- ===2I-+Br-B.放电时,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大C.充电时,b电极每增重0.65 g,溶 液中有0.02 ml I-被氧化D.充电时,a电极接外电源负极
充电时b电极发生反应Zn2++2e-===Zn,b电极增重0.65 g时,转移 0.02 ml e-,a电极发生反应2I-+Br--2e-===I2Br-,根据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相同,则有0.02 ml I-被氧化,C项正确;放电时a电极为正极,充电时,a电极为阳极,接外电源正极,D项错误。
解析 根据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可知放电时a电极上I2Br-转化为Br-和I-,电极反应为I2Br-+2e-===2I-+Br-,A项正确;放电时正极区I2Br-转化为Br-和I-,负极区Zn转化为Zn2+,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大,B项正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体系构建,核心素养提升,内容索引,d24s2,Li+核电荷,数较大,哑铃纺锤,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HCO,OGeZ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9 金属与人类文明本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体系构建,核心素养解读,内容索引,溶液无明显变化,干燥管,badfce,检验生成的SO3,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SO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本单元综合与测试优质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体系构建,核心素养解读,内容索引,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催化氧化,羟基OH,淡蓝色,羧基COOH,酯化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