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上册8 声音的高低强弱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上册8 声音的高低强弱教案,共3页。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能举例说明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 能说出声音的高低、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科学探究 能从对声音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并作出假设。 能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实验。3.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4.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 能对探究声音的高低和强弱产生兴趣。 能认真观察,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愿意与同学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体会声音的高低、强弱给人们带来的丰富感受,以及科学技术对声音研,究的影响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音叉、橡皮锤、铝板琴、小鼓、钢板尺、系有泡沫小球的细绳、纸屑少,许、长方形硬纸片、齿轮组、粗细相同的皮筋6根、长尾夹6个、相同的玻璃杯,7个、水槽、胶带、抹布等。学生准备硬板纸小纸盒、剪刀、笔2根、《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本课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活动3和“应用与拓展”。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导: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的,物体产生的声音是不同的,但即使同一个物体,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播放,高低、强弱不同声音的音频。)刚才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提问:声音的强弱、高低与什么有关呢?(二) 感知声音,作出假设 演示:先轻轻敲击音叉,再用力敲击音叉,反复3次,倾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讲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大表示声音强,音量小表,示声音弱。 假设:你认为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声音的强弱可能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物体振动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就强;物体振动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就弱。)(三) 实验观察,获取事实1、掌握方法。出示:实验方法的幻灯片,要求学生理解、记忆。(1) 音叉发声强弱的实验方法。①把系有泡沫小球的细绳用胶带固定在音叉叉股顶端。②用橡皮锤轻轻敲击另一个叉股,观察泡沫小球振动的幅度及音叉发声的,大小。③用橡皮锤使劲敲击叉股,观察泡沫小球振动的幅度及音叉发声的大小。④实验反复进行3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2) 小鼓发声强弱的实验方法。①在小鼓鼓面上放一些纸屑。②轻轻敲击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高度及鼓声的大小。③用力敲击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高度及鼓声的大小。④反复实验3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3) 钢板尺发声强弱的实验方法。①用手将钢板尺按在桌,边,让尺子伸出桌外15厘米。②用手指轻轻向下拨动,钢板尺,观察尺子振动的幅,度及发出声音的大小。③用手指用力向下拨动,钢板尺,观察尺子振动的幅度及钢板尺发声的大小。④实验反复进行3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2.实验观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中。(四) 分析事实,得出结论 汇报:你是怎样实验的?观察到什么现象? 讨论:音叉、小鼓和钢板尺发出较强或较弱的声音时,它们振动的幅度,有什么相同点? 结论: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五) 活动总结,拓展延伸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们知道了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声音的强,弱。高低不同的声音又是怎样产生的?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第二课时(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演示:敲击铝板琴上不同的琴板,让学生观察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讲解:当敲击不同的琴板时,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表示,有的音调高,声音比较尖锐,叫做高音;有的音调低,听上去,比较低沉,叫做低音。 提问:声音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二) 实验观察,记录现象,掌握方法。,出示:实验方法的幻灯片,指导学生理解、记忆。(1)钢板尺发声高低的实验方法。①将钢板尺按在桌边,让尺子伸出桌外15厘米。②用手指向下拨动钢板尺,辨别音调高低,观察尺子的振动③调整钢板尺的位置,使其伸出桌外的长度缩短为5厘米。④用相同的力拨动钢板尺,辨别音调高低,观察尺子的振动。⑤实验反复进行3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2) 橡皮筋发声高低的实验方法。①把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长度相同的塑料尺上,用,铅笔把橡皮筋支起来。②用手指轻轻拨动细橡皮筋,辨别音调高低,观察橡皮筋的振动。③用相同的力拨动粗橡皮筋,辨别音调高低,观察橡皮筋的振动。④实验反复进行3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3) 纸片发声高低的实验方法。①用手拿住纸片的一端,把另一端搭在齿轮组的大齿轮上。②转动手柄,使大齿轮转动并拨动纸片,辨别音调高低,观察纸片的振动③用相同的速度转动手柄,使小齿轮转动并拨动纸片,辨别音调高低,观察纸片的振动④实验反复进行3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观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中。(三)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交流:你是怎样进行实验的?观察到什么现象? 讨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由此得出什么结论?3.结论: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髙;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四) 设计制作,巩固运用 明确任务。引导:(播放音乐会视频)人们弹奏各种乐器就是利用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来演奏出动听的音乐。我们也做一个“六弦琴”或其他小乐器,来体会其中的奥秘吧! 设计方案。(1) 出示:六弦琴、吉他、排箫等乐器实物或图片。(2) 讨论:这些乐器由几部分组成?各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3) 要求:可以设计一种或几种小乐器,把设计的方案用图和文字呈现出来。(4) 设计:学生分组设计。(5) 汇报:引导学生按种类分别展示小乐器方案,并相互补充与评价,,形成几种统一的制作方案。 制作乐器。出示“六弦琴”等小乐,器的制作方法。学生根据制,作方法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弦琴”或其他小乐,并将制作好的乐器的照片贴,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中。 展示评价。组织学生展示各自的作,品,并从结构合理、造型美观、音调高低区别明显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五) 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引导:我们刚才在实验中观察到了物体振动的幅度和快慢会影响声音的,强弱和高低。计算机音频软件在播放声音时,则可以把声音转换成波形图来直,观表现。 播放:计算机音频软件播放声音时呈现的波形图。3.讲解:波形图纵向的高度代表振动的幅度,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波形图横向的疏密代表振动的快慢,声波越,密说明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髙;声波越稀疏说明振动得越慢,音调越低。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上册8 声音的高低强弱表格教学设计,共13页。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上册8 声音的高低强弱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冀人版科学四上8声音的高低强弱第一课时教案docx、冀人版科学四上8声音的高低强弱第二课时教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15 声音的高低优秀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