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

    202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第1页
    202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第2页
    202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发髻(jì) 盔甲(kuī) 高邈(miǎ) 咄咄逼人(duō)
    B. 吝啬(lìn) 菜畦(xí) 碣石(jié) 人迹罕至(hn)
    C. 收敛(liǎn) 秕谷(bǐ) 蝉蜕(tuō) 酝酿(niàng )
    D. 笃志(dǔ) 确凿(zá) 黄晕(yūn) 窠巢(kē)
    2.以下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抖擞憔悴稀稀疏疏绿茵茵 B. 烂漫菡萏喜出望外不求甚解
    C. 诀别鼓斜呼朋引伴絮絮叨叨 D. 锡箔书塾翻来复去各得其所
    3.以下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球场上人声鼎沸 , 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B. 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 , 有不懂的就主动问老师。
    C. 大家被英雄的事迹感动着,整个报告厅鸦雀无声。
    D. 不远处的野花都已开放,红的、黄的、紫的……田野里色彩缤纷,美不胜收。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疫情发生以来,长时间在家隔离,上网课、学美食、陪家人,用各种方式缓解压力。
    B. 如今初中生近视情况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 的原因造成的。
    C. 湘西是沈从文始终魂牵梦绕,并在自己的文字中反复叙说的对象。
    D. 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 预约等方法,改善医疗效劳水平。
    5.古诗文名句默写
    〔1〕?十二章?告诉我们要坚决志向、矢志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点名时节和事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涨潮时江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景象。
    〔4〕?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的一句是________。
    6.名著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 ?,作者鲁迅原名 , 这本散文集中? ?一文写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思念,?二十四孝图?一文说明价迅对封建孝道持 态度。
    7.表达得体
    小明到同学家做客,一进门他便赞叹:“这房间窗明几净,令人神清气爽啊!听说家父是一位画家,墙上这幅精美的油画正是他老人家的拙作吧?〞
    小明的话有两处不妥的地方,请指出来并改正。
    二、阅读理解。(4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答复以下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
    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以下对诗歌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位置以及观察的对象。
    B.“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C.“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用粗线条勾勒出了大海的轮廓。
    D.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
    9诗人借“观沧海〞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这篇短文,答复以下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以下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________
    去后乃至乃:________
    相委而去委:________
    尊君在不不: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人门不顾。
    12写出这那么故事的起因、开展、高潮和结局。
    13“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人门不顾〞.你认为他这样做过分吗?请说说理由。
    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假设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B.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4A段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15A段中,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对百草园进行描写?请结合文段列举句子进行分析。
    16B段中有一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这段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精炼,请把一系列动词找出来,并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17作者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在A、B两段的描述中,“乐〞表达在哪里?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问题。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①秋风顿起、气温骤降,走在街上,会有一种进入深冬的感觉。刚回到家,接到老妈打来的 :“妞儿, 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羽绒服整理好了,赶快过来取一下。〞“取羽绒服干啥?〞“傻闺女,你看天这么冷,你不得穿羽绒服啊?〞老妈的话让我不禁咂舌,这天确实是冷,可还不至于穿羽绒服呀。可她哪里肯听我的辩白,撂下一句“你不来取,我给你送去。〞便挂了 。
    ②在去老妈家的路上,突然想到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二十来度的天气,一位小美女郊游时却穿着羽绒服,面对好友们不解的目光,小美女幽幽地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联想到老妈的行为,不由地“心有戚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心头涌上温暖。
    ③从小到大,每次天气转凉,不管我身上穿着什么,老妈总会跟在后而喋喋不休:“死丫头,瞧你穿的那点东西,快去加件衣裳。〞那时候年少,一来爱美,二来也真不觉得冷,总是有意无意地和老妈作对,偏偏不肯多穿一件衣服。初中时住校,周末回家,老妈特意交代我多带点衣服,说看天气预报这周要降温。我撇了撇嘴,对老妈的话不以为意。临走时,还悄悄把老妈塞到我包里的毛衣毛裤取了出来。
    ④没想到,到周三时,天空竟然零星飘起了雪花。阴历十月,谁能想到会下雪呀。只穿一条秋裤的我坐在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我一边不停地搓着手,一边暗骂自己不听老妈的话,活该受罪。课间我一路小跑着去厕所,隐约听到熟悉的叫声,下意识地回头,竟然看到了满身雪花的老妈。“死丫头, 跟你说的话偏偏不听,这下冻坏了吧。〞老妈嘴上责备着,眼神里却满是关切和疼惜。在寝室里换上棉衣后,浑身一下子暖和起来,这时我才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妈, 你怎么来的呀?〞老妈一直不会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可是十几里的路呀。“走路呗, 又不远,正好锻炼身体。〞老妈轻描淡写地答复。看着老妈花白的头发,略显肥胖的身躯,以及因腰病而不利索的双腿,我的鼻子一酸。
    ⑤如今我已长大成年,老妈却依然时不时地在我身后念叨,提醒我多穿衣服,仿佛我还是那个倔强的不懂事的孩子。那天和同事们闲聊,说起穿衣服的事情,同事们都争先恐后地“控诉〞起老妈的“罪行〞来。然而,我却清楚在同事们的脸上看到了甜蜜,那是一种幸福的炫耀啊。其实,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爱,是最深沉最体贴的母爱。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④段的主要内容。
    19选文第①段画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0请分析第②段中“笑〞的原因。
    21分析第④段加点词“轻描谈写〞的表达效果。
    22请分别概括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
    2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中母亲的人物形象。
    三、写作。(50分)
    24.题目:伴我成长
    同学们,在你的成长之路上,是什么一直陪伴着你?是父母、老师、同学,还是你喜欢的一样东西,亦或是某种品质和习惯……
    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吧!
    答案解析局部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解析】【分析】B.有误, 菜畦(xí)----- (qí)
    C.有误,蝉蜕 (tuō) ---- (tuì)
    D.有误,黄晕 (yūn)------- (yùn)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字音。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字形。D.有误,“翻来复去〞应为“翻来覆去〞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字形。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成语。B有误,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B项使用对象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解析】【分析】A.成分残缺、缺主语。
    B.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或“由于……造成的〞。
    D.搭配不当,把“改善〞改为“提高〞。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5.【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啼、悬、涯〞
    故答案为: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⑵、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⑷、 断肠人在天涯
    【点评】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6.【解析】【分析】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外表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故答案为:朝花夕拾;周树人;阿长与?山海经?;批判
    【点评】答好名著阅读题必须明确如下的几个答题策略:1、阅读时,要多角度积累。2、审题时,要扣住字眼。3、答题时,要找准切入点。
    7.【解析】【分析】“家父〞是对自己父亲的敬称,不能用作他人的父亲。“拙作〞是谦辞,而不能用来评价别人的作品。
    故答案为:把“家父〞改为“令尊〞;把“拙作〞改为“作品〞(佳作、大作等)。
    【点评】答复语言得体的一般思路是:1、看场合。2、看对象。3看转述。4、看对象。做题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完成做答。
    二、阅读理解。(47分)
    8.【解析】【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⑵、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感,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
    8.8.B项有误,统领全篇的是“观〞字而不是“临〞字。
    故答案选:B.
    8.9.此题考查诗歌的情感。 ?观沧海? 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故答案为: 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茫茫沧海的波澜壮阔,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怀,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
    9.【解析】【点评】⑴、此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标准,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到达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此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根底,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⑷、此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根底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9.10.此题考查实词的翻译。结合平时的积累根据句意即可。
    故答案为:
    1、约定
    2、才
    3、舍弃
    4、同“否"
    9.11.此题考查句子的翻译。①句中重要实词:至,来;去,离开。
    ②句中重要的实词:引,拉;顾,回头。
    故答案为: ①(父亲)等了您很久,而您却没有来,已经离开了。
    ②友人惭愧,下车牵他的手(表示歉意)。元方进门不回头(看友人一眼)。
    9.12.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情节的开端、开展、高潮、结局完成概括。
    故答案为: 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开展: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结局:友人惭而致歉。
    9.13.此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如果从做人要守信明礼这个角度分析元方不过分,因为无礼、无信之人缺乏与之交。如果从最后友人知错就改的态度分析元方就有些过分,因为别人已深感惭愧并表示了歉意, 做人应宽容,要有原谅别人错误的心胸。
    故答案为: 【例如1】不过分,无理无信之人缺乏与之深交。
    【例如2】过分,因为友人已经深感惭愧并表示了歉意,元方理应原谅他,做人应有宽容之心。
    10.【解析】【点评】⑴、此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⑵、此题考查写景角度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写景的四个角度:视觉(眼睛所看到的)、听觉(耳朵所听到的) 、嗅觉 (鼻子所闻到的)、触觉(身体所感觉到的) .
    ⑶、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⑷、此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10.14.此题考查句子的作用。结合句子内容,联系全文来分析其作用。“不必也不必说〞.概括地描写了百草园的总体印象,撇开不说;“单 〞.突出了泥墙根一带的趣味,是重点要描写的内容;两者互相照应,既表现了百草园景物的丰富,又突出了“泥墙根〞一带的特点,点明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这一主旨。
    故答案为: 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照应,采用重点突出局部景物的方法写出百草园景色的丰富多样,点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10.15.此题考查写景角度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写景的四个角度:视觉(眼睛所看到的)、听觉(耳朵所听到的) 、嗅觉 (鼻子所闻到的)、触觉(身体所感觉到的) .结合文段中的内容,如“碧绿的菜畦〞是视觉,“光滑的石井栏〞是触觉;“又酸又甜, 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是味觉。
    故答案为: 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 “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
    10.16.此题考查动词的赏析能力。作答时,需先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动词,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几个动词都是捕鸟的动作,表现了童年时代的我爱玩的心理以及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
    故答案为: 其中一连串的动词“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的运用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捕鸟的整个过程。
    10.17.此题考查文段内容的概括。A段是写百草园的乐景。B段主要写百草园中的乐事。概括.两段的主要内容即可。
    故答案为: ①油蛉、蟋蟀、蜈蚣、斑鳌还有何首乌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②)到雪地中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要写出乐景、乐事)
    11.【解析】【点评】⑴、此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此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时既要注意文段的内容,也要结合景物描写的语段在文章中的位置。
    ⑶、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作答时,需联系具体的语境多角度来分析。
    ⑷、此题考查词语的作用。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有四种:(1)精确性作用。(2)形象性作用。 (3)情感性作用。(4)结构性作用。解答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作出分析。
    ⑸、此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⑹、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①从文章中直接找出表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②从他人的相关言行以及人物自身的言行中提炼出表达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③联系文章所要表现得主题思想,进行综合提炼概括。
    11.18.此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概括的根本格式是谁的什么事。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细读第四段可知,本段的主要人物是妈妈,事件是在雪天步行几十里到学校给“我〞送棉衣。综合表述即可。
    故答案为: 记叙了老妈在雪天步行几十里到学校给“我〞送棉衣。
    11.19.此题考查理解自然环境的作用。环境描写常有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心情,点明时间和地点,为某个情节做铺垫的作用。第一段划线句是环境描写,表现了天气的寒冷,同时出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正是因为天气如此寒冷,才有了下文妈妈打 让我拿羽绒服的事 。
    故答案为: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天的寒冷,为下文老妈打 让我拿羽绒服作铺垫。
    11.20.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作答时,需联系具体的语境多角度来分析。根据“小美女幽幽地说,有- -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联想到老妈的行为〞可知我笑的原因有两个,-是因为这个网上的段子,二是因为想到母亲的行为,感到有人牵挂的幸福和温暖。
    故答案为: 因为想起网上的段子和老妈以前有趣的行为而笑;因为感到幸福、甜蜜而笑。
    11.21.此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轻描淡写的本义是很随意、不费力.联系语凌晨可知,母亲来给我送衣服是很费力气的,但她却装出一幅轻描淡写的样子,是因为不想让我担忧,这个细节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之深.
    故答案为: “很随意、不费力〞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来学校给我送衣服虽然很困难,但却故作轻松,害怕我担忧,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疼爱。
    11.22.此题考查段落的作用。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细读文章最后- -段可知,在结构上,本段总结全文,同时与第一段相照应,使文章成为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在内容上,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现母亲对儿女的爱和儿女对母亲的感谢之情。老妈在雪天步行几十里到学校给“我〞 送棉衣。
    故答案为: 结构上照应开头;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字里行间中表达了“我〞及同事们对母亲的感谢之情。
    11.23.此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作答时,需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结合自己的情感体悟分析.根据母亲关注天气,提醒我加衣服,可知母亲是一个细心的人。根据母亲明明很累,却轻描淡定,可知她是一个体贴的人,根据母亲给我送衣服,可知她是一个慈祥的人.
    故答案为: 母亲细心、体贴、慈祥、疼爱女儿。
    三、写作。(50分)
    12.【解析】【分析】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一明一暗。明的是“伴我成长〞四字;暗的,就是要.在横线_上填充的词语。“伴我成长〞 中的“伴〞字是相伴相依,是- -种陪伴,是凝聚着情感体验的。其实,这“明〞与“暗〞是一组因果关系,“暗的〞 是因,“明的〞是果。搞清楚这组关系,就可以在横线上填充适当的词语。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哪些东西与自己相伴相依呢?仔细一想,内容很多,有人、有.事、有物,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比方:亲情、友情、诗歌、音乐、理想、美德、书刊、老街、老宅等等。
    这道题目,适合写成以第一人称叙事的记叙文。而选哪一种素材去写,要和写作者的成长环境相结合,也要和作者的情感寄托相联系。通常情况下,文章写作时切入口要小。写作时,多采用一些生动的画面展现、传神的细节描写、鲜明的比照手法等,可以更好地凸显文章主旨。
    【点评】写好一篇考场作文需要做好四个方面: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审题应从辨析作文侧重点、明确写作的方向、明确限制,标准作文的要求入手做到准确审题;立意要求深刻、有风格、有时代感。选材应做到紧扣主题、真实典型、生动新颖、防止雷同。在布局上要从做好开头、结尾入手,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风格且容易掌握的技巧。当然,标准、工整的正楷或行楷书写也是获得作文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中段知识检测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中段知识检测试卷(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阅读积累,,妙笔生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