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10 明亮与黑暗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明亮与黑暗
课型
探究课
授课人
学情
分析
《明亮与黑暗》是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奇妙的光》第一课光的明暗、强弱等变化与生活密不可分。学生很小的时候,就玩过很多跟光有关的游戏。并且对科学探究学习充满兴趣。
教学
目标
(四个维度)
科学知识:
通过暗盒探究活动,会用“有光才能看见物体”描述光的作用。
科学探究:
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分析不同生活场景对亮和暗的要求不同,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会保护眼睛的方法。
科学态度: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乐于交流与分享,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发展不同电子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或多或少给眼睛造成伤害。
教学准备
教师
暗盒、手电
学生
实验册
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学难点:认识光线强弱对眼睛的影响,应该如何保护眼睛。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和时间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预设2分钟)
二、探索(预设30分钟)
活动一:12分钟
活动二:8分钟
活动三:10分钟
四、梳理回顾(预设3分钟)
一、情境导入,感受光神奇变化,激发学生兴趣。
观看光影变化的视频。
问1:几个人完成的表演?
2、为什么一个人的表演能看到不同的图案?
3、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动脑筋。
1、想一想,10个数的时间,小组每个同学能不能都看清盒子里有什么?
生:看不见。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给盒子开小孔?
生:用手电照?……
2、想办法看清封闭盒子中有什么?
3、借助手电看清盒子里有什么?
汇报:有光才能看见物体。光越亮,看到的越清晰。
师讲解,眼睛看东西亮度有一定的范围,没有光看不见,光太强也看不见物体。只有在合适的范围内才能看见物体。
活动二:
1、小讨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环境暗一些,什么情况下需要环境亮一些?
师:出示图片场景。
小结:不同场合需要光的明亮与黑暗也不一样。
2、带着问题,自己看科学书P33页。
1)周围的光线是暗还是亮?
2)他们是怎样保护眼睛的?
小组交流,大组汇报。
师在学生汇报时,借助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引导将图片分类。让学生懂得不同亮度该如何保护眼睛。
3、身边的小案例:
1)激光笔伤人。
2)浴霸可能会伤害儿童眼睛。
活动三:小手动起来:
创设情境,光线太强怎么办?体会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亮度光斑的关系?
要求:手电筒垂直照射桌面,从低到高观察亮度和光斑的大小。
再从高到低,再观察。
最后,填写实验报告单。
四、回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如何保护眼睛?
光线太强或太暗,伤害眼睛要记牢。
读书写字三个一,争做护眼好宝宝。
引入课题:明亮与黑暗
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光的作用。让学生对光亮度的范围有初步感知。
借助生活中不同场景的照片,体会不同环境需要的光线强度不同。同时学会保护眼睛。
老师带领学生做一个完整的验证性实验,体会科学的严谨性。
板书设计
光明与黑暗
有光才能看见物体
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10 明亮与黑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10 明亮与黑暗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奇妙的光10 明亮与黑暗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奇妙的光10 明亮与黑暗教案,文件包含苏教版2上第4单元第10课-明亮与黑暗docx、01苏教版2上第4单元4-10-1我们是怎样看见物体的mp4、10《明亮与黑暗》-1保护视力mp4、10《明亮与黑暗》-2看不见的光危害mp4、10《明亮与黑暗》-3护眼灯的使用mp4、4-1护眼小知识mp4、护眼小知识mp4等7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上册12 玩玻璃纸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12 玩玻璃纸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拓展,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