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素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233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素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233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素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233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素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素材,共1页。主要包含了离子的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微观粒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微观粒子间有间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
一般:气体>液体>固体
微观粒子的种类
种类:分子 原子 离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化学变化的本质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HgO → Hg + O2
氧化汞 汞 氧气
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构成
原子结构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构成原子的微粒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 氢原子没有中子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高速运动 (2)无规则运动 (3)分层运动
把电子在不同的区域内运动的现象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层:1 2 3 4 5 6 7
离核:由近到远
能量:由低到高(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2.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前3层)
先里后外(能量最低原则)
第一层最多排2个,第二层最多排8个
最外层最多排8个(最外层同时是第一层时最多排2个)
3.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离子的形成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目的是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
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的表示方法
阳离子:H+ Na+ K+ Mg2+ NH4+、
阴离子:F— Cl— O2— OH— CO32—
离子符号的意义
镁离子:Mg2+ 5个硫酸根离子:5SO42—
离子和原子的关系
失电子 得电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得电子 失电子
相对原子质量(Ar)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的比值为这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单位:“1”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元素
元素
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不能说成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性质:(1)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它只能组成物质而不能构成分子或原子
(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保持不变
3.分类: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4.含量:(1)地壳中:O Si Al Fe
(2)空气中:N O
(3)生物体中:O C H N
5.决定: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不同元素的区别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不同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变,物质种类改变
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组成
元素 物质
同类原子总 称
构成
构成
构成
原子 分子
元素符号
定义
写法:(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N/O/C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如Ca/Mg
3.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H 表示氢元素 表示一个氢原子
(2)对单质是由单原子构成的,还表示一种单质
如Fe 表示铁元素 表示一个铁原子 表示铁单质
(3)元素符号前面加2以上的数字,只表示几个原子
如 2N 只表示2个氮原子
元素周期表
1.结构 2.编排原子
分子
定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不同点
在化学反应中它不能变成另一种原子
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在化学反应中它能变成另一种或几种分子
由原子构成
共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质量、体积都很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隙且都在不停地运动;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联系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解成原子
变化
概念
主要特征
微观结构
举例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无新物质生成
分子、原子都不变
水的三态变化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分子改变、原子不变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纯净物
混合物
宏观区别
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微观区别
由同种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性质、特征
具有固定的组成、有相应固定的性质
没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
实例
水、氧气、红磷
空气、海水、天然矿石
联系
纯净物组成混合物,混合物分离可得到纯净物
元素
原子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含义
宏观.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微观.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使用范围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如1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
联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