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三年级上册比喻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本册综合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比喻句 【教学目标】1、认识比喻句的特点;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学写比喻句。 2、在活动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学写比喻句。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教学重点】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教学难点】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学写比喻句。【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什么是比喻句呢?二、深入探究(一)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俗称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类别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二)认识比喻句的结构。 1、教师:谁能说一句比喻句呢?生:“弯弯的月亮像一根香蕉。”师:为什么说“弯弯的月亮像一根香蕉。“是一句比喻句呢?生: “弯弯的月亮像一根香蕉。”这句话中的月儿和香蕉是不同种类的事物,但他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 ,形状相同 。 2、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句中本体、喻体必须种类不同,但是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那同学们请看这个句子:“白云般的棉花糖很美味。”。3、通常把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小明同学像猴子那样调皮。”在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小明同学。被拿来作比的事物或情景叫作“喻体”, “小明同学像猴子那样调皮。”在这个比喻句中,喻体是猴子。把联系“本体”和“喻体”的关键词叫作“比喻词”。联系两者的关键词是比喻词,常用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犹如、如同、仿佛、成了、变为……同学们,刚才通过对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的学习,你们学会了吗? (三)判断比喻句1、那么怎样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呢?我们通过“三看一比”的方法。一看“本体”;二看“比喻词”;三看“喻体”;“一比”种类不同,只是相似。2、巧用“三看一比”判断比喻句同学们判断一下“又大又红的苹果像灯笼。”是不是比喻句,说说理由吧! 3、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妹妹好像哭了。妹妹像妈妈一样美。红红的太阳像火球。第一句解析:本体是妹妹,比喻词是“像”,但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第三句解析:妹妹和妈妈都是人,种类相同。不能构成比喻句。第三句解析:太阳和火球的种类不同,但有相似之处,是比喻句。(四)比喻句有什么作用?(1)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2)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清楚明白。(3)使概括的东西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三、鼓励总结,激发写“比喻句”的兴趣。四、学写比喻句。 请同学们用”像,好像,般的,仿佛“各写一句比喻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认识比喻句 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比喻句 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本册综合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复习巩固,教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