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单元物态及其变化强化(4)突破提升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试卷

    第一单元物态及其变化强化(4)突破提升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试卷第1页
    第一单元物态及其变化强化(4)突破提升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试卷第2页
    第一单元物态及其变化强化(4)突破提升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试卷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夏天打开冰箱取冰棍时,冰箱里冒出大量“白气”,同时发现冰箱内壁附有“白霜”,取出的冰棍很快就化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B.冰棍化了是熔化现象
    C.“白霜”是凝固形成的D.冰棍是凝华形成的
    2.如图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3.从冰箱里拿出一冰块,过一段时间后变成了水。此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B.熔化C.升华D.凝固
    4.2018年春夏,我国多地发生严重旱灾。节约用水更显重要。下列节水办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开发节水技术B.用淘米水浇花
    C.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技术
    5.习总书记说扬州是个好地方,扬州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
    A.初春,河水中冰雪消融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D.寒冬,窗玻璃上冰花剔透
    6.食品运输中,常使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干冰( )
    A.液化吸热B.熔化吸热
    C.凝华放热D.升华吸热
    7.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计在使用前都要将液体甩回玻璃泡
    B.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将玻璃泡拿出液体读数
    C.体温计在使用后,应该在沸水中高温消毒后才能再次使用
    D.酒精的凝固点是-117.3°,所以去南极考察可以带酒精温度计
    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
    A.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B.使用过的医用酒精要及时拧紧瓶盖
    C.吐鲁番地区用坎儿井输水灌溉D.弄湿的本子放在向阳的窗台上
    9.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波和石蜡熔化时都需要吸热
    B.实验时如果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错过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过程,无法看出海波是晶体
    C.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能延长海波熔化时间(即处于熔点的时间)
    D.实验中不需要控制海波与石蜡的质量相等
    10.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饮料里加冰块是因为冰熔化时放出热量
    B.寒冷的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窗外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瓶“漏水”,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
    D.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沸腾时温度升高
    11.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各成份的沸点如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该残留物的主要成份是( )
    A.乙烷、乙烯B.戊烷、戊烯C.丁烷、丁烯D.丙烷、丙烯
    12.下列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滴水成冰B.霜满枝头C.冰雪消融D.樟脑片变小
    二、填空题
    13.荀子的名篇《劝学》中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句中的“寒”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水在______过程中为冰,实际温度保持不变。
    14.①沥青②海波③玻璃④铝,四种物质中,______(填序号)有一定的熔点,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冬天口中呼出“白气”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结冰的衣服变干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5.气象台2021年1月6日发布了寒潮黄色预警,全国多地市将出现寒潮天气,并伴有雨雪、强降温和大风。小蓉7日早上发现家里窗子玻璃上出现了冰花,这些冰花出现在窗子的______(选填“室内一侧”或“室外一侧”)。
    16.雯雯体温为36.5°C,亮亮体温为38.1°C。先用体温计测得了亮亮的体温为38.1°C,测完后雯雯只是将这支体温计用酒精消毒,没有甩一甩就测自己的体温。那么他测出来的自己的体温是________°C。
    17.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上装有3D打印的钛合金舱门件,3D打印的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成型。
    三、简答题
    18.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中的碎冰块里,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地加热.则烧杯中的冰块温度达到熔点0 ℃后,烧杯中的冰开始熔化一段时间后(未完全熔化).试管中的冰能不能熔化,为什么?
    19.近日,网友偶然拍下一名学生在起雾的公交车窗上做数学题,车窗上密密麻麻都是草稿(如图),公交车非常颠簸,学生仍然纹丝不动,聚精会神地在思考。网友评论:灵感来了哪里都可以打草稿。关于公交车内在冬季会出现“车窗起雾”的原因,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一下。
    20.一名珠峰登山队员归来时宣称在-30℃的峰顶见到了“雪怪”,并在峰顶当场从外衣口袋里掏出钢笔,迅速画下了“雪怪”的相貌。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段叙述中有一处科学性错误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1.炎热的夏天,小明从冰箱里将冰棍拿出来。发现包装外壳表面有一层白粉.打开包装准备品尝时发现冰棍周围飘着“白气”。
    (1)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冰棍上白色粉末、“白气”是怎么出现的?
    (2)”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一大主题,请你说出冰箱节电的两种方法。
    22.天气炎热时扇扇子虽然不能改变室温,但是扇扇子的人也感觉凉快,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23.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以下现象进行解释。
    小雨运动出汗后,微风一吹,觉得特别冷;到家把洗完的袜子展开放在暖气片上很快变干;他看到妈妈将暂时不吃的蔬菜放到冰箱保鲜。
    物质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乙烯
    丙烯
    丁烯
    戊烯
    沸点/℃
    ﹣88.6
    ﹣42.2
    ﹣0.5
    36.1
    ﹣102.4
    ﹣47.7
    ﹣6.5
    30.1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冰棍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冰棍化了是熔化现象,故B正确;
    C.“白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C错误;
    D.冰棍是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A.使用温度计要将玻璃泡放在被测液体的中央,不要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故A错误;
    B.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离被测物体,故B错误;
    CD.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和俯视,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
    冰块是固态,水是液态,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
    ABD.开发节水技术、用淘米水浇花、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技术都可以节水,故ABD不符合题意;
    C.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是为了符合人体健康要求的,不能为了节水而损害人的健康,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
    A.河流中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故A不符合题意;
    B.草叶间露珠晶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故B符合题意;
    C.枝头上挂满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故C不符合题意;
    D.窗玻璃上冰花剔透,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
    干冰是极易升华的物质,在干冰升华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以获得低温,从而防止食品腐烂变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详解】
    A.除体温计以外的温度计都不需要在测量前将液体甩回玻璃泡内,故A错误;
    B.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否则读数可能会偏大或偏小,故B错误;
    C.体温计最大测量温度为42℃,,远低于水的沸点,不可在沸水中高温消毒,故C错误;
    D.酒精的凝固点是-117.3°,南极观测到的最低气温为89.6℃,因此去南极考察可以带酒精温度计,故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
    A.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减慢了蔬菜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放在冰箱中,降低了蔬菜的温度,从而减慢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使用过的医用酒精要及时拧紧瓶盖,减慢了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减慢了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
    C.吐鲁番地区用坎儿井输水灌溉,控制了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可以减慢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
    D.弄湿的本子放在向阳的窗台上,提高了温度和加快空气的流动,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
    A.海波为晶体,石蜡为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故A不符合题意;
    B.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过程可能持续时间比较短,如果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错过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过程,无法看出海波是晶体,故B不符合题意;
    C.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不会改变熔化时吸收热量的快慢,不会改变熔化时间,故C符合题意;
    D.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需要测量不同物质的温度的特点,不需要控制质量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
    A.在饮料里加冰块是因为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故A错误;
    B.寒冷的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瓶“漏水”,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放热液化而成,故C正确;
    D.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沸腾时要继续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
    在常温条件下,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等物质的沸点低于20℃,在常温下可以变为气体;戊烯、戊烷等物质的沸点高于20℃,在常温下不能变为气体。
    故选B。
    12.C
    【详解】
    A.滴水成冰是水由液体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
    B.霜满枝头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霜,属于凝华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 C符合题意;
    D.樟脑片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是升华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温度 凝固
    【详解】
    [1]“寒”意思是“冷”,所表示的物理量是温度。
    [2]水结冰,从液态变为固体,是凝固过程,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
    14.②④ 晶体 液化 升华
    【详解】
    [1]海波和铝是晶体,故有固定的熔点,沥青和玻璃是非晶体,故选②④。
    [2]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为晶体。
    [3]冬天口中呼出“白气”是小水珠,是液化形成的。
    [4] 结冰的衣服变干,冰直接变成了气体,故是升华。
    15.室内一侧
    【详解】
    室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凝华为冰花,故在室内一侧形成冰花。
    16.38.1
    【详解】
    体温计由于缩口的特殊设计,“测高不测低”,能测量比示数高的温度,不能测量比示数低的温度。雯雯体温为36.5°C,低于38.1°C。所以他测出来的自己的体温是38.1°C。
    17.吸收 熔化
    【详解】
    [1][2]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液态钛合金变为固态,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成型。
    18.试管中的冰不能熔化,因为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后不能持续吸热,故不能熔化。
    【详解】
    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块温度达到熔点0℃后,还能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可以达到熔点,但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19.见详解
    【详解】
    答:冬季公交车外气温低,车内温度高,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车窗玻璃会放出热量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车窗内表面,就会出现“车窗起雾”的现象。
    20.在峰顶当场从外衣口袋里掏出钢笔,迅速画下了“雪怪”的相貌 峰顶的温度低于墨水的凝固点,钢笔不能正常使用
    【详解】
    [1][2]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段叙述中有一处科学性错误是:在峰顶当场从外衣口袋里掏出钢笔,迅速画下了“雪怪”的相貌,这是因为峰顶的温度低于墨水的凝固点,钢笔不能正常使用。
    21.(1)见详解(2)见详解
    【解析】
    【详解】
    (1)冰棍上出现的白色粉末是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小水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2)因为冰箱内温度高时会自动制冷,所以冰箱门不要频繁的打开,冰箱内的温度不要调太低。
    22.见解析
    【解析】
    【详解】
    天气炎热时,扇扇子时加快了汗水表面空气的流动,汗水的蒸发加快,汗水蒸发时要从皮肤吸热,从而使人觉得凉爽。
    23.见解析所示
    【详解】
    运动出汗后,微风一吹,加快了皮肤表面的空气流速,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蒸发要从皮肤上吸热,所以会觉得特别冷;洗完的袜子展开放在暖气片上很快变干,利用了升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来加快液体的蒸发;妈妈将暂时不吃的蔬菜放到冰箱保鲜,是通过降低温度来减慢蔬菜中水分的蒸发

    相关试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