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物态及其变化强化(2)突破提升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62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物态及其变化强化(2)突破提升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62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物态及其变化强化(2)突破提升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62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表面涂有一层特殊材料,可避免火箭因高速飞行与空气摩擦生热而被烧毁的危险。这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
A.材料坚硬,不怕热
B.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产生摩擦生热
C.材料不传热
D.材料温度升高时熔化、汽化吸热
2.下列自然现象中,主要由于凝华形成的是( )
A.冰雪正消融B.枝上挂露珠C.地上铺白霜D.冰雹从天降
3.图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湖中冰化成的水B.草叶上的露珠
C.树叶上的霜D.落在地上的雪
4.盛夏,从冰箱里取出矿泉水,一会儿水瓶外壁会附着一些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种物态变化所形成( )
A.液化B.汽化C.升华D.凝华
5.恩施山美水美,经常可以看到山上云雾缭绕,雾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汽化B.升华C.液化D.凝华
6.图甲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如果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冰水混合物与外界的热传递忽略),则可断定 ( )
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 15 min 该物质处于液态
C.试管内的冰会逐渐减少D.试管内的冰会逐渐增加
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B.树上出现雾凇
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D.河面上冰雪消融
8.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冰雪消融B.露珠的形成
C.霜打枝头D.冰的形成
9.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中,没有确定形状,没有确定体积的是( )
A.气体B.液体和气体C.固体和气体D.固体和液体
10.以下是小明对常见温度的认识,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5℃
C.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
D.去年冬天,延庆最低气温可达-40℃
11.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严冬,堆砌的雪人变小—凝华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
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升华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汽化
12.关于物质熔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熔化需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也不断升高
B.物质熔化需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不再升高
C.晶体熔化需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再升高
D.晶体熔化不需要再吸收热量,温度不再升高
13.如图,在标准大气压下0℃的环境中,将装有冰块的试管放在装有冰块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温度可以到0℃,但不熔化
B.温度可以到0℃,并且部分熔化
C.温度不可能到0℃,也不熔化
D.由于烧杯中的冰熔化会吸走试管中的热量,所以试管中冰会变多
14.对下面几幅图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凝固形成的
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其中___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___________。
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17.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此过程中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
18.云南鹤庆新华村被誉为中国银品之都。某银匠在制作银器时,记录了银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银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它在熔化的过程中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9.抗击新冠肺炎医护人员需要穿戴防护衣、护目镜,护目镜内侧常常会出现起雾的现象,这是由于医生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东北特别寒冷的冬季可以做到泼水成“雪”。泼水成“雪”的过程中,此过程需要______(“放出”或“吸收”)热量。
20.如图所示是某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该固体吸收热量,温度 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
三、简答题
21. 电风扇是一种常用家电,它在工作时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1)电风扇在工作过程中,能量主要是怎样转化的?实现这种转化的部件是什么?
(2)当我们在炎热的夏天使用电风扇的时候,会感觉到凉爽.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22.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以下两个现象:
(1)冰箱冷冻室的内壁上有很多“白花花的粉”;
(2)把装满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玻璃容易破裂。
23.如图,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壶口冒出白汽。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判断甲乙两个房间中,哪个房间温度低,请说明理由。
24.小明利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将0.5kg的冰放入试管.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 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记录冰的________,图乙是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知冰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冰熔化过快,你的解决方案是________(只写一条).
25.夏天,雨后天晴,山林中升起了飘渺的白雾。请分析说明白雾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火箭和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火箭表面涂了一层特殊材料,特殊材料熔化并汽化时吸收热量,火箭的温度不致很高,保护火箭,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
A.冰雪正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枝上挂露珠,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地上铺白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冰雹从天降,冰雹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
A.冰化成的水,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而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雪是水蒸气直接凝华而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
从冰箱里取出矿泉水,水瓶外壁附着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矿泉水瓶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
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D
【详解】
A.由图象知道,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又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
B.由图甲知道,该物质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第20min时全部熔化,所以,第15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
CD.由图知道,该物质熔点为-2℃,低于冰的熔点,故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凝固结冰,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即冰会逐渐增加,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
A.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凝固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树上出现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河面上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
A.冰雪消融是冰雪的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符合题意;
D.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详解】
固态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详解】
A.摄氏温标规定,一个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故A符合题意;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B不符合题意;
C.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0℃,故C不符合题意;
D.去年冬天,延庆最低气温约为-2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B
【详解】
A.冬天,堆砌的雪人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的“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
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液态的水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详解】
固态物质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的特点是不同的,晶体在熔化时需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却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时也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不断升高,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运用比较法,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学生常因为对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混淆不清而出错。
13.A
【详解】
ABC.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此时烧杯内的温度为0℃,由热传递可知,试管中的冰温度可以到0℃,但因温度与烧杯内液体的温度相同,无法吸热,故试管中的冰不会熔化,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D.因试管中冰的温度与烧杯内的温度相同,故烧杯内的冰无法吸走试管中的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D
【分析】
先要根据图反映的情景,说出每幅图观察到的现象。然后结合物态变化过程给予解释说明即可。
【详解】
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故A错误;
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熔化形成的。故C错误;
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5.A 80 不变
【详解】
[1][2][3]由图像可知,A物质到达一定温度才开始熔化,说明它有固定的熔点,所以A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晶体的特点是: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6.液体热胀冷缩
【详解】
[1]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向下数值增大,故为-4℃。
17.熔化
【分析】
判断物态变化,可以用初末态分析法。即弄清物质物态变化前后的物态,然后根据有关概念进行判断。
【详解】
冰块的初状态是固态,末状态是液态,即冰块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
18.晶体 961 吸热
【详解】
[1][2][3]由图像知,银在熔化过程中保持961℃不变,所以熔点为961℃,并且为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
19.液化 放出
【详解】
[1]护目镜内侧常常会出现起雾的现象,这是由于医生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放热液化形成水珠附在镜片上。
[2]泼水成“雪”,水放热凝固成固态的雪。
20.晶体 不变
【详解】
[1][2]由图象可知,从第10min到第25min,该固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80℃不变,说明该固体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该固体是晶体。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1.(1)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这个转化的是电动机;(2)电风扇工作时,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因而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故人们会感觉到凉爽.
【解析】
(1)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这个转化的是电动机;(2)电风扇工作时,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因而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故人们会感觉到凉爽.
点睛:根据电风扇做功时的能量转化回答.空气流动时,加快了汗液的蒸发.
22.详见解析
【详解】
(1)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冰晶;
(2)把装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冻段时间,玻璃容易破裂,是由于水凝固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将玻璃胀破。
23.甲房间温度低。因为白汽是壶口冒出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房间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
【详解】
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遇到壶外温度较低的空气由气态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汽,这是液化现象;由图知道,甲房间中壶嘴冒出的“白气”更多;由于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所以,甲房间壶嘴冒出的白气多就说明了甲的气温低。
24.状态 晶体 撤去酒精灯改用温水对冰加热 1.05×104
【解析】
(1)因为探究冰熔化的特点,所以,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冰的状态;由图象乙知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冰是晶体;
(2)将冰放在试管中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不仅冰熔化过快,而且会导致物质受热不均匀,应使用水浴法加热,即撤去酒精灯改用温水对冰加热.
25.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
【详解】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灰尘上,形成白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