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物质的简单运动练习(4)突破提升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A.小时 B.秒 C.毫秒 D.年2.当前社会飞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势不可挡。交通发达,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华灯园林,美丽家园。当你坐在汽车上,看到两旁的楼房在后退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A.以汽车为参照物楼房是运动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D.以楼房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3.下列成语中含有“速度概念”的是( )A.一日千里 B.一泻千里 C.咫尺千里 D.不远千里4.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40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C.乙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D.乙车在10s~40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规律如题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早出发4sB.8s末甲、乙同学的速度相等C.4-8s内,甲、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均为5mD.4-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6.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通过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A. B. C. D.7.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冬天人体感觉舒适的洗澡水温度为70℃B.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10-6kgC.普通自行车骑行速度可达18km/hD.一张纸的厚度约l0-4mm8.某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保持静止状态B.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D.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9.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1北京南始发站08:000min02济南西09:3209:341h32min406km3南京南11:4611:483h46min1023km4上海虹桥12:55终点站4h55min1318kmA.列车从济南西站到南京南站运行最快B.列车在南京南站停靠了2minC.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是268km/hD.从济南西站到南京南站运行时间为2h14min10.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A图与B图 B.A图与C图 C.B图与C图 D.C图与D图11.一短跑运动员在10s内跑完了10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12.甲、乙两电动玩具车均做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通过分析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C.经过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的长D.若甲、乙两车相距90m,它们同时沿直线、以各自的速度相向而行,1min后两车相遇 二、填空题13.小红同学站在某商场内以速度匀速向上运行的自动扶梯上,通过的路程,需___________s;若以另一个自动扶梯上向下运行的乘客为参照物,她是__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14.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如图所示的纸带上的点均为每隔四个点选取的计数点,分析可知:小球从B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15.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此时速度为______,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16.沿同一条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甲、乙,运动时相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示。物体乙在3s内所走的路程为________m,当t=2s时,物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m。 三、简答题17.在田径4×100m的接力赛中,公认的强队偶尔会因交接棒时的失误而与冠军失之交臂,为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你能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18.“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请从物理角度结合这一典故谈谈你的认识.19.你见过如图所示的这样交通标志吗?这是最低限速标志,表示机动车驶入前方道路之最低时速限制,要求在前方路况良好的情况下,机动车最低时速不得低于50公里.设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限速路段的起点及各立交桥路口后的适当位置.本标志与最高限速标志配合设置在同一标志杆上,而不单独设置.在路侧安装时,最高限速标志居上,最低限速标志居下.记者在四环路上看到,平均每隔两公里就同时出现两面限速标志最高限制时速80公里,最低限制时速50公里.请根据上面短文中的数据,编写一道与运动有关的计算题.20.陆游在《村居书喜》诗曰: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请问:墙里开花墙外香,为什么人距离花很远,也能闻到花的香味?气温高,香味浓,说明了什么物理知识?21.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向北行驶,甲车比乙车快。问:(1)以什么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北运动?(2)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什么方向运动?(3)以什么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南运动。22.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舟坐,舟行人不觉”,其中“舟行”和“人不觉”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的?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人不觉”这一现象。
参考答案1.B【详解】ACD.小时、毫秒、年都是时间的常用单位,故ACD不符合题意;B.秒是时间的国际单位,故B符合题意。故选B。2.A【详解】A.以汽车为参照物,楼房相对于汽车有位置变化,楼房是运动的,故A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相对于地面没有位置变化,楼房是静止的,故B错误;C.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相对于地面有位置变化,汽车是运动的,故C错误;D.以楼房为参照物,汽车相对于楼房有位置变化,汽车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3.A【详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日千里是一天跑了千里,有速度概念,其他均形容距离,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4.B【详解】AC.由图示知道,甲车每个10s内的路程都为300m,所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分别是:200m、250m、300m、45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乙车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乙车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故AC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示知道,在0~40s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200m,平均速度相等,故B错误,符合题意;D.在10s~40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乙车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D【详解】A.由图知道,乙出发4s之后甲才出发,即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故A错误;B.8s末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但是甲运动了4s,乙运动了8s,运动时间不同,即运动速度不同,故B错误;C.由图知道,4-8s内,甲通过的路程是5m,乙通过的路程小于5m,故C错误;D.甲乙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定值,甲乙都进行匀速运动,甲乙都在平直的路面上步行,所以甲乙都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6.B【详解】由速度计算公式可得两物体路程之比为故选B。7.C【详解】A.冬天人体感觉舒适的洗澡水温度为40℃左右,故A与实际情况不相符,A不符合题意;B.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g,即约为6×10-3kg,故B与实际情况不相符,B不符合题意;C.普通自行车骑行速度约为,即约为18km/h,故C与实际情况相符,C符合题意;D.一张纸的厚度约0.1mm,故D与实际情况不相符,D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详解】ABC.由图可知,物体的速度不为0,且随着时间的增加,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故ABC错误;D.由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根据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恰好是物体通过的路程,故D正确。故选D。9.D【详解】AD.由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可知:列车从北京南站到济南西站运行的时间t1=09:32﹣08:00=1h32min=h路程s1=406km其平均速度v1=列车从济南西站到南京南站运行的时间t2=11:46﹣09:34=2h12min=2.2h路程s2=1023km﹣406km=617km其平均速度v2=列车从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运行的时间t3=12:55﹣11:48=1h7min=h路程s3=1318km﹣1023km=295km其平均速度v3=综上可知,列车从济南西站到南京南站运行最快,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B.列车在南京南站停靠的时间△t=11:48﹣11:46=2min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可知,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时间t4=12:55﹣08:00=4h55min=h路程s4=1318km其平均速度v4=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10.C【详解】A.是图像,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图像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s不随t的变化而变化,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是图像,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图像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v不随t的变化而变化,即速度不变,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C.是图像,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图像是过点O的射线,表示s与t成正比,速度不变,即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D.是图像,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图像是过点O的射线,表示v与t成正比,即物体处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上分析可知: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B图与C图,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1.A【详解】一短跑运动员在10s内跑完了1000m,运动员的速度为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C【详解】A.由图可知,甲、乙由同一地点出发,均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成线性变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经过相同的时间,甲车的路程大于乙车,则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经过相同的路程,甲车速度较大,用时较短,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相距90m,它们同时沿直线、以各自的速度相向而行,则s=v1t1+v2t2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3.10 运动 【详解】[1]根据速度公式可知,所需时间为[2]小明相对于向下运行的乘客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他是运动的。14.0.3【详解】如图,B点所对刻度为0.50cm,F点所对刻度为12.50cm,BF之间的路程为s=12.50cm-0.50cm=12.00cm每隔四个点选取一个计数点,则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故从B到F所用时间为0.4s。小球从B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15.80km/h 80km/h 【详解】[1]图甲中速度计上的速度值为80km/h。[2]图甲中速度计上的里程数为13561km,图乙中速度计上的里程数为13601km,半小时内行驶的路程s=13601km-13561km=40km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16.15m 10m 【详解】[1]物体乙的速度为物体乙在3s内所走的路程为故物体乙在3s内所走的路程为15m。[2]从图可知,当t=2s时,物体甲走了20m,物体乙走了物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故物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m。17.接棒人在传棒人接近接力区时应及时起跑,当两人速度接近一致(基本保持相对静止)时开始传接。【详解】接棒人在传棒人接近接力区时应及时起跑,当两人速度接近一致(基本保持相对静止)时开始传接。18.剑掉下水后,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船为参照物,剑是运动的,所以船到了岸再去打捞剑是捞不到的,剑已经离船很远.【解析】剑掉下水后,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船为参照物,剑是运动的,所以船到了岸再去打捞剑是捞不到的,剑已经离船很远.19.提示:可以提问经过两组标志牌至少用多少时间?或路况良好时,经过两组标志牌,不得超过多长时间?【解析】汽车以此速度行驶1小时可以行驶的距离是多少?根据公式s=vt=50km/h*1h=50km思路分析:此题是开发性试题,旨在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提出和解决问题.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人在距离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是一种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就越快,闻到的香味更浓.【解析】【详解】(1)人在距离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是一种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就越快,闻到的香味更浓。【点睛】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1.(1)以路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北运动(2)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南运动(3)以在同一条路上向北行驶,且比甲车开得更快的车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南运动。【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对地面而言,甲乙均向北运动,故以地面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北运动;(2)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应是向后退的,即向南运动;(3)若有比甲车更快的向北运动的物体,则甲乙对此车均向后退,即向南运动,即以在同一条路上向北行驶,且比甲车开得更快的车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南运动。【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运动和静止是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描述的同一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同,关键是看描述的物体对参照物位置如何变化。22.“舟行”和“人不觉”分别选择了河岸和船作为参照物;“人不觉”是因为人以船为参照物,自己的位置没有改变,故感觉自己的静止的。【详解】“舟行”,其研究对象是船,船相对于河岸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故其选择的参照物可以是河岸;“人不觉”是说人感觉静止,是因为人选择了船作为参照物,人相于对船的位置没有改变,故感觉是静止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北师大版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