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我国殷墟出土的一支骨尺,其长度约为成年人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拃的长度(约18cm),下列物体的尺寸约为1支该骨尺长度的是( )
A.粉笔的长度B.课桌的高度C.物理课本的宽度D.教室灯管的长度
2.小松测量自己用的物理课本长度时,记录下26.0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
A.mmB.cmC.mD.km
3.下列四个长度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23m=23m×100cm=2.3×103cmB.23m=23×10﹣3km=2.3×10﹣2km
C.23m=23m÷1000km=2.3×10﹣2kmD.23m=23m×100=2.3×103cm
4.下列几种估测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为1650mm
B.学生用课桌的高度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5.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近年来出现的立体停车场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空间停车。如图是小金同学看到的一个4层智能立体停车场。小金回家后查到了自家小汽车的一些数据信息,推测该立体停车场的总高大约为( )
A.2mB.8mC.20mD.40m
6.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测得的结果分别为:13.25cm,13.28cm,13.27cm,那么物体的长度为( )
A.B.C.D.
7.在下列单位中,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
A.年B.秒(s)C.小时(h)D.分钟(min)
8.小明测得一物体长度为1.578dm,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A.1mmB.1cmC.1dmD.1m
9.如图所示,机械停表的示数是( )
A.5 B.C.D.6
10.小吴想测量1角硬币的直径,下列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A.B.
C.D.
11.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学生刻度尺测量了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B.C.D.
12.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初中生大拇指的宽度一般为10cm
B.中学生一百米跑步达标成绩约为13min
C.炎热的夏天,摸太阳下的石头烫手,则石头的温度一定高于37℃
D.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13.如图,小明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说法正确的是( )
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物体的长为3.80cm
C.物体的长度为3m
D.物体的长度为2.80cm
14.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00kg
D.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15.一位同学用分度值是 1 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八年级用)的宽度,并作了下面的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18.3cmB.1.83dmC.18.30cmD.183mm
二、填空题
16.纳米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纳米是一个很小______单位。记忆合金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17.如图所示,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铅笔的长度为_____cm。
18.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刻度尺测一木板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读数为______。
19.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2)图(b)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cm。
20.如图所示,纽扣的直径是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mm,如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s。
21.260nm=______m;30min=______ms。
三、简答题
22.小明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测了5次,分别为:25.69 cm、25.67 cm、29.68 cm、25.6 cm、25.67 cm.则:
(1)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
(2)物理课本的长度是多少?
23.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请同学们和你一起合作:
量出自己立定跳远的成绩;
量量你正常行走时的步长;
任意测量关于自己手掌的有关长度.
24.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进入家庭越来越多.请列举两个力学知识或原理在轿车上的应用.
25.你能用刻度尺和身边简单的物品测出一枚一元硬币的周长吗?请你写出测量方法.
类型:家用型小轿车
车身长:4.6m
宽度:1.7m
高度:1.4m
轴距:2.7m
车厢结构:三厢轿车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一支粉笔的长度在6c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课桌的高度在80c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物理课本的宽度在18cm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一步的距离约60cm,教室灯管的长度大约是中学生两步的距离,则长度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dm,即26cm,所以这位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26.00cm。
故选B。
3.B
【详解】
A.“23m×100cm”得到的单位不是cm。故A错误;
B.进率及过程正确。故B正确;
C.“23m÷1000km”得到的单位不是km。故C错误;
D.“23m×100”得到的单位不是cm。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
A.中学生的身高为165cm即1650mm,故A符合题意;
B.学生用课桌的高度约80cm,故B不符合题意;
C.人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5℃,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0.1m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
一辆轿车的高度为1.4m,则四辆轿车的总高度为
所以4层智能立体停车场的总高要接近5.6m,并大于5.6m,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
为减小误差,应该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为
L=
故选B。
7.B
【详解】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是s。故选B。
8.A
【详解】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578dm即157.8mm,最后一位的8是估读的值,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详解】
小表盘的示数为5min,小表盘指针指在5min与6min之间,且超过半分钟刻度线,故大表盘读数为37.5s,即读数为5min37.5s,也就是337.5s。故ABD错误,不符合题意;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
A.此方法不能保证测出的就是硬币的直径,故A不符合题意;
BC.借助两个直角板卡住硬币,且两直角板与刻度尺对齐,才能正确测出硬币直径,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测量的起点没有从零刻度线开始,此时的读数要小于真实的直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B
【详解】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物体一端和1.00cm刻度线对齐,一端的读数为2.15cm,测量结果为
2.15cm-1.00cm=1.15cm
记录的测量结果应为1.15cm,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
A.初中生大拇指的宽度一般为1cm,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一百米跑步达标成绩约为13s,故B不符合题意;
C.人的正常体温在37℃,摸起来烫手的石头,温度远高于体温,所以一定高于37℃,故C符合题意;
D.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0.05kg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D
【详解】
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3.8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3.80cm-1.00cm=2.80cm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D
【详解】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故A不符合题意;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不50kg,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枚鸡蛋0.5N,质量为0.05kg,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5.C
【详解】
分度值是 1 毫米的刻度尺,即0.1cm,刻度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故小数点后两位,且单位是cm,故C正确。
故选C。
16.长度 镍和钛
【详解】
[1]纳米是长度单位,1m=109nm。
[2]镍和钛混合成为合金,叫记忆合金。它有自己独特的物理特性,即温度变化会引起材料内部晶体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形状变化。
17.1mm 7.50
【详解】
[1][2]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铅笔左侧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8.50cm刻度线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
L=8.50cm﹣1.00cm=7.50cm
18.1mm 1.86cm
【详解】
[1]1cm之间有10个小格,每一个小格为0.1cm=1mm,所以分度值为1mm。
[2]木板的左边对齐了2cm刻度线,读作2.00cm;木板的右边在3.8cm和3.9cm之间,估读为3.86cm,因此测量结果为
3.86cm-2.00cm=1.86cm
19.1cm 2.40
【详解】
(1)[1] 图(a)中,每一个格表示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2)[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2.40cm处对齐,故物体A长度为2.40cm。
20.1.10 1 499.2
【详解】
[1][2]由图中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纽扣的直径位于3.10cm与2.00cm之间,故纽扣的直径为
3.10cm-2.00cm=1.10cm
[3]由图中可知,小表盘表示分钟,分度值为0.5min,小表盘的指针在8和9之间,且未超过一半,故小表盘的读数为8min,即480s,大表盘表示秒,分度值为0.1s,故由大表盘的指针可知,大表盘的读数为19.2s,故秒表的读数为
480s+19.2s=499.2s
21.2.6×10﹣7 1.8×106
【详解】
[1]因为1m=109nm,所以
1nm=10﹣9m
260nm=260×10﹣9m=2.6×10﹣7m
[2]因为1min=60s,1s=1000ms,所以
1min=60×1000ms=6×104ms
30min=30×6×104ms=1.8×106ms
22.(1)1mm (2)25.68cm
【详解】
(1)因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所以所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即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以“25.69 cm”为例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2)“25.6 cm”与其他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29.68cm”与其它数值差别较大为错误数据,这两次测量结果应舍去,将其它几组数据取平均值即为物理课本的长度:
L=≈25.68cm。
答:(1)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2)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5.68cm。
23.量出自己立定跳远的成绩的测量步骤:
①选择量程、最小分度值适当的皮尺或卷尺;②划定立定跳远的起跳线;③让另一位同学标示起跳后的落脚点;
④量出从起跳线到落地点(脚后跟)的距离;⑤分别起跳三次,找出最远距离即为跳远的成绩.量量你正常行走时的步长的测量步骤:
①选择量程、最小分度值适当的皮尺;②划定步行的起步线;③从起步线行走,标出行走步的终点位置;
④量出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⑤用总长度除以即得一步的步长.任意测量关于自己手掌的有关长度.
①选择量程、最小分度值适当的直尺;②让直尺的零刻线跟手掌边缘对齐并紧贴手掌,读出指尖所对应的刻度值;
③测量三次求平均值,即为手掌的真实长度.
【详解】
(1)量出自己立定跳远的成绩的测量步骤:①选择量程、最小分度值适当的皮尺或卷尺;②划定立定跳远的起跳线;③让另一位同学标示起跳后的落脚点;④量出从起跳线到落地点(脚后跟)的距离;⑤分别起跳三次,找出最远距离即为跳远的成绩.(2)量量你正常行走时的步长的测量步骤:①选择量程、最小分度值适当的皮尺;②划定步行的起步线;③从起步线行走,标出行走100步的终点位置;④量出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L;⑤用总长度L除以100即得一步的步长.(3)任意测量关于自己手掌的有关长度.①选择量程、最小分度值适当的直尺;②让直尺的零刻线跟手掌边缘对齐并紧贴手掌,读出指尖所对应的刻度值;③测量三次求平均值,即为手掌的真实长度.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知识:(1)对刻度尺的合理选择:针对不同的测量对象和测量精度的要求可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例如测量步长、跳远距离等可用厘米刻度的卷尺;测量玻璃、手掌的长度可用毫米刻度的直尺;测量精密仪表器件可用游标卡尺;(2)对减小误差的测量方法:为了减小误差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对于行走时的步长、铜丝直径等可用量多算少法减小测量误差.
24.(1)轿车流线型的形状可以减小空气的阻力;(2)轿车做成流线型(上凸下平),与飞机机翼的作用一样,可以利用快速运动时气流对其产生的向上的压力差,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减小摩擦,利于加速,利于节能.
【解析】(1)轿车流线型的形状可以减小空气的阻力;(2)轿车做成流线型(上凸下平),与飞机机翼的作用一样,可以利用快速运动时气流对其产生的向上的压力差,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减小摩擦,利于加速,利于节能。
点睛:轿车做成流线型(上凸下平),与飞机机翼的作用一样,可以利用快速运动时气流对其产生的向上的压力差,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减小摩擦,利于加速,利于节能.爬坡过程中需要更大的力,根据P=Fv,在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速度越小,牵引力越大.所以调成低速档位,就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牵引力.
25.见解析
【分析】
要测量硬币的周长,需要的基本测量工具都是刻度尺,可以利用棉线法和滚动法测量周长.
【详解】
方法一:利用棉线法,用棉线围绕硬币一周,在细线上相交处作记号,把棉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个记号间的距离,即为硬币的周长;
方法二:让硬币在纸上沿直线滚一圈,记下起点和终点,用刻度尺量出两点之间线段长度就是硬币周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