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芬兰著名作曲家西贝柳斯是20世纪伟大的交响乐和交响诗作曲家之一。如图,一个巨大的西贝柳斯金属头像嵌在赤色岩石上,生动地再现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英姿勃勃的形象,游客纷纷与大师雕像合影。请你估测头像的高度大约是( )
A.10mB.3mC.30cmD.1.5m
2.如图所示是小辛同学精确测量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时间200s,停表分度值0.1sB.所用时间3.2min,停表分度值1s
C.所用时间200s,停表分度值1sD.所用时间3.2min,停表分度值0.1s
3.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171.2mmB.1.712dmC.1.712×10-4kmD.1712m
4.下列有关长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成人拳头的宽度约为1cm
B.初中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0.008mm
C.比赛用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1minB.标准篮球场长度为50m
C.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5cmD.长沙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0℃左右
6.正确的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利用温水洗手的过程,下列对其中物理最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香皂的长度约10cmB.香皂的质量约10g
C.洗手时水的温度约75℃D.香皂盒的底面积约1000cm2
7.古代常用人的身体“尺子”进行长度度量,如:肘、虎口,掌等。用人的前臂作为长度单位叫“腕尺”,疫情防控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拍摄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A.0.5mB.1.5m
C.3.0mD.4.5m
8.有关测量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和错误都可以避免B.误差和错误都不可避免
C.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D.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9.如图所示是用刻度尺测木块长度的实验,记录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B.C.D.
10.我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天宫二号现在距地球表面的高度最接近于下面哪个数据( )
A.393kmB.593kmC.793kmD.993km
1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450mm=450mm×10﹣3=0.45m
B.450mm=450×10﹣3=0.45m
C.450mm=450×10﹣3m=0.45m
D.450mm=450mm×10﹣3m=0.45m
1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m/s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0.15kg
C.教室内课桌的高度大约是28dm
D.正常人脉搏跳动100次的时间约为5min
13.大部分病毒颗粒的大小在50-200纳米之间,市面上口罩并不能过滤掉病毒,只能拦截承载病毒的飞沫。如新冠病毒颗粒大小约为0.125( )
A.mB.mmC.D.
14.有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25.82cm、25.71cm、25.85cm、25.83cm,则更接近于物体真实长度值的是( )
A.25.833cmB.25.82cm
C.25.83cmD.25.80cm
二、填空题
15.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物块A的长度是 ___________ cm。
(2)乙图中“80”含义是 ___________ ,汽车从此地到达宝鸡市行政中心最快需要时间是 ___________ 。
(3)丙图中机械秒表的读数是 ___________ s。
16.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
17.如图用停表测量比赛成绩,该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s,所测时间是___________min___________s。
18.同一尺度的四次测量记录分别是25.1 mm,25.2 mm、27.2 mm、25.3 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个物体的长度记作______。
19.清晨,小明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借助手机中的秒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时间,如图所示,秒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______。分度值为______,所测的时间为______。
2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
三、简答题
21.小明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测了5次,分别为:25.69 cm、25.67 cm、29.68 cm、25.6 cm、25.67 cm.则:
(1)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
(2)物理课本的长度是多少?
2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并计算比较下列两个直角三角形面积大小.(长度测量以厘米为单位,面积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23.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小明想测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小花看了地图想测量我们泉州地区海岸线的长度,应该如何测量?请你帮他们把测量方法写下来.
24.有一个量程为1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具体的步骤.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人的高度约为1.7m,所以头像高度约1.5m,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所用时间为3min20s,即200s,停表分度值为1s,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D
【详解】
A.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时,应估读到mm下一位,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1.712dm=171.2mm,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1.712×10-4km=171.2mm,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1712m不符合毫米刻度尺的读数规则,D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
A.成人拳头的宽度约为10cm,故A不符合题意;
B.初中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8mm,故B不符合题意;
C.比赛用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接近实际,故C符合题意;
D.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
A.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用时1s,故A 错误;
B.标准篮球场的长度是28 米,故B错误;
C.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5cm,故C正确;
D.长沙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4℃~10℃,故D 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A.中学生的手掌的宽度约是10cm,故香皂的长度和手掌的宽度差不多,香皂的长度约10cm,故A符合题意;
B.香皂的质量约120g,故B不符合题意;
C.洗手时水的温度约40℃,故C不符合题意;
D.香皂盒的长15cm,宽6cm,底面积
S=15cm×6cm=90cm2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
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有所了解,估测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人的身高,在1.5m左右,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8.D
【分析】
【详解】
AB.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但误差是不可以避免,故AB错误;
C.误差是在遵守操作规则正确测量的前提下出现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故C错误;
D.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9.A
【详解】
图示刻度尺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末端刻度值为,物体长度为
故选A。
10.A
【详解】
天宫二号在离地高度约为393km的轨道上进行作业,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详解】
A.450 mm×10﹣3≠450×10﹣3m,故A错误;
B.运算的中间过程缺少单位,故B错误;
C.过程及进率正确,故C正确;
D.450 mm×10﹣3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
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为
故A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
B.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左右,即0.15kg,故B符合实际,符合题意;
C.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cm,即为8d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跳动100次的时间在90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C
【详解】
大部分病毒颗粒的大小在50-200纳米之间,因为
因此大部分病毒颗粒的大小在0.05-0.2微米之间,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C
【详解】
通过对四位同学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数据25.71cm与其他三个数据有明显的偏差,这应该是测量者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了测量错误,因此不能用于计算平均值,应剔除。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少误差,因此将余下三个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此题分度值是1mm,因此25.83cm符合题意。
故选C。
15.1.30 车速不超过80km/h 0.25h(或15min) 228.7
【详解】
(1)[1]A左边在刻度6.00cm,右边在刻度7.30cm,长度为
(2)[2][3]乙图中“80”含义是速度不能超过80km/h,最快需要时间是
(3)[4]小圈在3和4之间,偏向4,读3min,大圈读48.7s,所以时间为3min48.7s,即228.7s。
16.2.90
【详解】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刻度尺的读数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物体A的长度是2.90cm。
17.1 6 23.4
【详解】
[1][2][3]由图示停表可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5min中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in,指针在“6”和“7”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6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0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s,即停表的分度值是1s;秒针指示的时间为23.4s,即停表的读数为6min23.4s。
18.27.2 mm 1mm 25.2mm
【详解】
[1][2][3]27.2mm与其它三个测量结果比较,准确值不同,差别最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错误数据在求平均值时应该舍去;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的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是mm,所以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这个物体的长度
=25.2mm
19.s 0.1s 99.8s
【详解】
[1][2][3]由图可知,秒表外圈示数的单位是s;在1s之间平均分成10等份,所以一份是0.1s,也就是秒表的分度值是0.1s;秒表的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偏过中线,所以大盘指针的读数为39.8s,秒表显示的时间为
60s+39.8s=99.8s
20.1.30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的左端在刻度尺6.00cm位置,右端在刻度尺7.30cm位置,木块的长度为1.30cm。
21.(1)1mm (2)25.68cm
【详解】
(1)因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所以所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即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以“25.69 cm”为例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2)“25.6 cm”与其他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29.68cm”与其它数值差别较大为错误数据,这两次测量结果应舍去,将其它几组数据取平均值即为物理课本的长度:
L=≈25.68cm。
答:(1)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2)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5.68cm。
22.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解析】
用刻度尺测量出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a、b,根据计算出面积,然后进行比较.
白三角形a=1.50cm,b=2.50cm,所以.
黑三角形a=1.65cm,b=2.30cm,所以.
两个三角形面积近似相等.
23.取物理课本纸张100张,用刻度尺测出其总长度,再除以100;用无弹性细线沿地图上的海岸线的弯曲方式绕并在细线的两端做记号,将细线拉直测量长度,在用比例尺换算
【详解】
解答:(1)小明先测测200页同样的纸,实际上是100张纸,因此一张纸的厚度等于200页纸的厚度除以100;
(2)小花测量海岸线的长度,先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和海岸线重合,在棉线的两端做记号,再把棉线拉直,测出棉线长度,再应用比例尺求出海岸线长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特殊的测量方法的了
(1)测多算少法:由于测量工具精确度的限制,某些微小量,无法直接测量,在测量时,可以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集中起来,做为一个整体进行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微小量的个数,就可以得出被测量的值,如测量纸的厚度.
(2)变曲为直法:长度的测量时,要求刻度尺应紧靠被测物体,在实际测量中,有些长度并非直线,可以借助于易弯曲但弹性不大的细棉线等,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然后量出细棉线的长度即可,如测量地图上铁路或河流的长度等.
24.用卷尺测出一步的长度,数出步行时从家到学校的步数多少,一步的长度乘以总步数即为家到学校的路程
【详解】
根据题意,要用量程为1m的卷尺,估测家到学校的路程,明显直接测量是不现实的,所以要想出可行的方案,可以先测出一步的长度,数出步行时从家到学校的步数多少,一步的长度乘以总步数即为家到学校的路程.
实施步骤:
①、在路面多走几步,用卷尺测出每一步的长,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一步长为L;
②、从家步行到学校,记下所走的步数,记作n;
③、求家到学校的距离为,步长乘以步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粤沪版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