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降水的变化教案新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2270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降水的变化教案新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2270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时1 降水的变化课程内容标准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课标具体目标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使用降水资料,读图说出降水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和学会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和阅读。是什么因素形成了上述不同的现象呢?学生回答降水 活动一: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2活动程序:自主学习—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1.自主学习:分析两幅图中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比较两者的降水季节分配有什么差异?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3.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活动策略:本部分为基础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学会。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来完成学习,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纠正,后总结提升。目标评价:学生能够积极回答会问题,准确描述出两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征,从而认识到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活动二:学会绘制降水柱状图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3活动程序: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1.自主学习:PPT出示一组降水数据,学生根据学案完成降水柱状图的绘制月份123456789101112降水量/毫米10522477181135169112572412 2.小组合作交流根据绘制的降水柱状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 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2) 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3) 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4) 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5) 分析下面四幅图的降水季节分配特点3.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4.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绘制降水柱状图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学会如何分析降水柱状图活动策略:本部分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学生先动手绘制降水柱状图,再小组合作交流分析来完成学习,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纠正,后总结提升。目标评价:学生能够积极回答会问题,准确绘制出降水柱状图,进而分析降水柱状图的变化规律,从而总结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完成《高效课时通》相应习题。 本节课以新课标为依据,链接教材内容和最新的网络教学资源,重视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用创设的问题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感悟和提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优秀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获奖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降水与生活,降水量的测定,降水的季节变化,世界的降水分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