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后测评
展开下图等高线由低向高弯曲的地表形态是( )
A.山脊 B.陡崖 C.山谷 D.山顶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山峰 a 的海拔可能为( )
A.130 米 B.180 米 C.150 米 D.210 米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 3—4 题。
3.(2016 安徽安庆中考)图中甲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4.(2016 安徽安庆中考)图中①②两山峰的高差约为( ) A.50 米 B.100 米 C.150 米 D.200 米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5—6 题。
5.(2016 湖南常德中考)甲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
A.368 米 B.325 米 C.251 米 D.554 米
6.(2016 湖南常德中考)图中右下角阴影区为大片良田,计划开挖沟渠引河水灌溉,使水能自流,①②③④四条引水线路(虚线)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
A.山脊、山顶、陡崖、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
D.山谷、山脊、陡崖、山顶
8.读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中陡崖最高处的海拔为( )
A.500 米 B.500—550 米C.100—200 米 D.350—400 米
读等高线地形图,河流流经的甲地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山峰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10—11 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坡度最大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沿③附近虚线若发育河流,其流向大致是( )
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北向东南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12—13 题。
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13.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鞍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海底地形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 处是大陆架
B.b 处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 200 米以内
C.c 处是海沟
D.d 处是新洋底诞生的地方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某地的地形状况。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15—16 题。
关于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正确的是( )
A.甲为山脊 B.丙为山顶 C.乙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 D.丁处有可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地形类型为山地、高原
B.该区域内的陡崖位于山峰的东南方向C.①、②两个山坡比较,①处坡度较陡D.P、M 两地相比,P 地更易形成村落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图中 A 地与 D 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A、B、C、D、E、F 六地最能体现“深山藏古寺”含义的是 地。
若量得 C、D 之间的图上距离是 3 厘米,则 C、D 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千 米 。
(3)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 。
从 E 点爬到山顶 A 和从 C 点爬到山顶 A 比较省力但费时的是从 点爬到山顶 A。这是因为 。
该地的地形属于 (地形类型)。
根据下图中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 A 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B 点的海拔为 米。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乙地一般为 (填“绿”或“蓝”)色。
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说明河流经过的地方地势 高 低。
如果C、D 虚线中有一处表示小河流过,则小河可能位于 处,请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三年模拟
1.(2018 江苏徐州丰县期中,8,★★☆)下列选项中,A、B、C、D 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中图序相符的是( )
读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2—3 题。
2.(2018 湖南张家界永定期中,17,★★☆)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等高线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B.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C.等高线稀疏,地面坡度陡
D.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3.(2018 湖南张家界永定期中,18,★★☆)某班学生想组织开展攀岩活动,应选择在图
所示区域开展(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4—6 题。
4.(2018 广东肇庆四中期中,48,★★☆)图中等高距是( )
A.50 米 B.100 米 C.150 米 D.200 米
5.(2018 广东肇庆四中期中,49,★★☆)若要登上②处山峰,请你选择一条较好走的路( ) A.①② B.③② C.⑥② D.⑤②
6.(2018 广东肇庆四中期中,50,★★☆)从⑥地出发到④地,需要登高( )
A.250 米 B.150 米 C.100 米 D.200 米
7.(2018 福建泉州泉港期中,30,★★★)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A 点的海拔为 米,A、B 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米。
村庄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村庄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若村庄甲到村庄乙的图上距离是 2 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千米。
图中 C、D 处,适合攀岩的是 处 。 (4)桃溪干流的流向是 。 (5)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8.(2018 甘肃张掖高台南华中学期中,22,★★★)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以下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B ; C ; D ; E 。
虚线 A、F 中,表示山脊的是 ,可能存在河流的是 ,河流的流向是自 向 流。H 位于 B 的 方向。
H 地与 G 地相比较,坡度较缓的是 地,理由是 。
若此图的比例尺是 1∶100 000,测得 H 与G 之间的图上距离是 3.5 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
五年中考
一般而言,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 1 000 米,气温约降低 6℃。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 1—2 题。
1.(2018 甘肃白银中考,2,★★☆)图中 A、B 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
A.2 400 米 B.2 000 米 C.1 800 米 D.2 200 米
2.(2018 甘肃白银中考,3,★★☆)若A 地气温为20℃,那么图中海拔最高点(3 602 m)的气温约为( )
A.5℃ B.2℃ C.9℃ D.18℃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外出考察某山地时,准备了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以便确定登山线路。读图回答 3—4 题。
3.(2017 湖南郴州中考,4,★★☆)他们想轻松地登上山顶甲,请你为他们选择一条合适的线路( )
A.①线路 B.②线路 C.③线路 D.④线路
4.(2017 湖南郴州中考,5,★★☆)量得山顶甲到陡崖 F 的图上距离约为 3 厘米,那么它们的实际距离是( )
A.500 米 B.3 千米 C.20 千米 D.300 千米
我国北方地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决定周末到学校附近山区进行野外考察,下面为该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5—6 题。
5.(2018 山东枣庄中考,3,★★☆)假如在图中某地宿营,一般不能选择甲处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鞍部,地形复杂 B.位于山脊,风力强大 C.位于河谷,山洪威胁大
D.位于陡崖,山石崩塌威胁大
6.(2018 山东枣庄中考,4,★★☆)对该地区的野外考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山顶的海拔在 900 米以上
乙处可能会发育河流
甲处陡崖相对高度小于 100 m D.丙处位于山谷,坡度大
7.(2015 黑龙江哈尔滨中考,3,★★☆)读等高线地形图,某观光旅游团从山脚登到山顶,选择坡度最缓的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2016 山东威海中考,3,★★☆)读某地理考察队山区考察所用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山顶与出发地的相对高度为 500 米B.山顶和出发地的温差在 3℃以上
C.山顶位于出发地的西北方向 D.若突遇暴雨,紧急下山,尽量避开②④路线
9.(2018 安徽芜湖中考,26,★★★)请阅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填写地形部位名称:A ;B ;C 。三地中适合攀岩活动的是 处。
甲、乙、丙三处不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理由是 。
D 地的海拔是 米,位于 E 地的 方向;若量得 DE 两地的图上距离为 3 厘米,则实地直线距离为 米。
10.(2017 福建中考,27,★★★)图 1 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 2 为某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 1
图 2
(1)地形部位名称:A 是 ,B 是 。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不低于 米 。 (2)A 地位于王庄的 方向;若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为 4 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 千米。
(3)图 2 是沿图 1 中 (aa'或 bb')剖面线绘制而成的。(4)B、C 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 处,判断理由 是 。
核心素养
1.(2019 山东济南槐荫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日本中部有一条经典观光路线——“立山黑部·阿尔卑斯路线”,每年冬季,在日本海沿岸地势陡峭的地方,会形成一段“雪墙”公路,公路两侧“雪墙”高度最高可达 20 米,身处其中,有抬头仅见一线蓝天的震撼之感。
立山黑部等高线地图
立山黑部“雪墙”景观
(1)“立山黑部”地形以 为主,最高峰的海拔范围为 。 (2)量得图上观光路线长度约为 4.5 厘米,则实地距离约为 千米。
“雪墙公路”景观最可能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地,判断依据是:该地靠近日本海,且等高线 ,坡度 。
如果要在山顶附近修建一个供游人休憩的广场,应选在甲、乙、丙、丁四地中 地。
A.甲 B.乙 C.丙 D.丁
每年夏季积雪融化后,图中可能形成河流的是 (A、B)处,理由是 。该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
素养体现 本题以日本中部的经典观光路线——“立山黑部·阿尔卑斯路线”为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有利于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地理实践力的提高。
2.(2016 福建三明中考)我国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察活动,下图是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清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同学们发现小清河的一条支流绘制错误,它是①②③④中的 河,判断理由是 。
同学们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建议在 处开发攀岩运动项目,在小清河支流中的 处开发激流漂流项目。
素养体现 本题以“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野外考察活动”为切入点,综合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体现地理学科素养中的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A.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顶
③鞍部
④山脊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答案
知识能力
答案 C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是山谷。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由图中信息可知,等高距是 50 米,所以山峰a 的海拔在 150—200 米之间。
答案 D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可知,图中甲处有等高线重合, 为陡崖。
答案 A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山峰的海拔介于 200—250 米之间,②山峰的海拔介于250—300米之间,由此可知,①②两山峰的高差介于 0—100 米之间,结合选项,高差约为 50米。
答案 B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 50 米,所以甲山峰的海拔在 300—350 米之间。
答案 C 计划开挖沟渠,引水自流灌溉,需要将河水由高处引向低处,最佳线路是③,其他三条引水线路都有由低处到高处的部分,线路设计不合理。
答案 B 图中①处等高线闭合,且内高外低,为山顶;②处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为山脊;③处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为山谷;④处多条等高线在此重叠,为陡崖。
答案 B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图中等高距是 50 米,500 米等高线经过陡崖,但550 米等高线没有经过陡崖,所以陡崖最高处的海拔在 500—550 米之间。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的有关知识。读图可知,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地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断定此地为山谷。
10—11.答案 D D 本题组综合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由等高线地形图可知,④处坡度最大,因为④处的等高线最密集。由等高线地形图可知,③处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是山谷,易形成河流,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北流向东南。
12—13.答案 D B 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李村所在区域的等高线特点是等高线环绕,海拔由内向外增高,反映了中间低、周围高的盆地地形。对山体部位的判读,应结合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程度判断。选项 A,①处等高线聚合重叠,为陡崖;选项 B,②位于相邻两山顶之间较平坦处,为鞍部;选项 C,③处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选项 D,④处等高线由高处凸向低处,为山脊。
答案 A 读图可得,a 是大陆架,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 米以内;b 是大陆坡,坡度较陡,水深急剧增到几千米;c 是大洋中脊,是新洋底诞生的地方;d 是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答案 D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图中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丙处是相邻两个山顶之间较平坦的部位,为鞍部;乙处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成河流;丁处为陡崖,有可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读等高线地形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该地区海拔大多在500 米以下, 大部分地区等高线稀疏,多为平原和丘陵;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可以判断陡崖位于山峰的正东方;①处比②处等高线稀疏,①处坡度更缓;P 地比 M 地地势平坦,P 地更易形成村落。
17. 答 案 (1)570 F (2)3
自西北向东南
C 从 C 点到山顶 A 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但路程较长(5)山地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1)图中 A 地海拔 670 米,D 地海拔 100 米,两地相对高度约为 570 米。图中 F 处为山谷,两侧高、中间低,最能体现“深山藏古寺”这一含义。(2)根据图中比例尺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 千米,若量得 C、D 之间的图上距离为 3 厘米, 则 C、D 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3 千米。(3)根据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北向东南。(4)从 C 点到山顶 A 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但路程较长。(5)图中等高线相对比较密集,而且山顶海拔在 500 米以上,因此该地的地形属于山地。
18.答案 (1)山顶 600 绿(2)自北向南 北 南 (3)D D 处为山谷,山谷容易集水成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有关知识。(1)A 处等高线闭合,且内高外低,为山顶;乙地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且地势平坦,为平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绿色表示;(2)该图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方向判断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说明地势北高南低;(3)C、D 两处中,D 处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C 处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而山谷容易集水成河,所以小河可能位于 D 处。
三年模拟
答案 A 读图可得,①图中 A 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②图中 B 处是鞍部;③图中 C 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④图中 D 处是山顶。
答案 C 等高线是连续、闭合的曲线;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答案 B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分析可得,甲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乙处有几条等高线重合,是陡崖;丙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 丁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开展攀岩活动要在陡崖处,应该到图乙所示区域。
答案 A 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是 50 米。
答案 A 读图可知,登山路线中,①②线路沿线的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平缓,登山容易、路好走。
答案 B 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50 米,⑥地海拔是 150 米,④地海拔是 300 米,所以从⑥地出发到④地,需要登高 300 米-150 米=150 米。
7.答案 (1)600 150 山脊 鞍部 3 D 自西北向东南(5)山地
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1)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从图中可以看出,A 点的海拔为 600 米,B 点的海拔为 750 米,A、B 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750 米-600 米=150 米。(2)村镇乙所处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村镇丙所处的地形部位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若甲村到乙村的图上距离是 2 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3 千米。(3)图中 C、D 处,适合攀岩的是 D 处,D 处为陡崖。(4)在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确定方向。由此判定,桃溪干流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5)图示地区大部分海拔在 500 米以上,地势起伏较大,主要地形类型是山地。
8.答案 (1)盆地 陡崖 山顶 鞍部
(2)A F 西南 东北 西南(3)G 该 处 等 高 线 稀 疏 (4)3.5 千米
解析 (1)读图可得,B 是盆地;C 是陡崖;D 是山顶;E 是鞍部。(2)虚线 A 向海拔低处凸出,表
示山脊;虚线 F 向海拔高处凸出,表示山谷,该部位可能存在河流,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H 位于 B 的西南方向。(3)H 地与 G 地相比,坡度较缓的是 G 地,因为该处等高线稀疏。(4) 若此图的比例尺是1∶100 000,测得H 与G 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5 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3.5 厘米×100 000 厘米=350 000 厘米=3.5 千米。
五年中考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可知,B 地高出 A 地 6 个等高距,等高距是400米,则相对高度是 2400米。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海拔之间气温的计算。A 处海拔 600 米,与山顶约相差 3 000米,气温约降低 6×3=18℃,山顶的气温约是 20℃-18℃=2℃。
答案 C 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四条登山线路中,③线路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平缓,登山最轻松。
答案 B 读图可知,图中的比例尺为 1∶100 000,量得山顶甲到陡崖 F 的图上距离约为 3
厘米,则它们的实际距离是 3 厘米×100 000=300 000 厘米,即 3 千米。
5—6.答案 D B 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甲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山石崩塌威胁大。据图可知,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为 100 米,山顶的海拔在 800—900 米之间;乙处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可能会发育成河流;甲处重叠的等高线为两条,其相对高度介于 100 到300 米之间;丙处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
答案 A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四条路线中,①路线上等高线最稀疏,表示坡度最缓。
答案 A 根据图中等高距为100 米,出发地的海拔是100 米,山顶的海拔在600—700 米之间,与出发地的相对高度在 500—600 米之间。根据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两地的温差在 3—3.6℃之间。根据指向标可知,山顶位于出发地的西北方向。暴雨时,山谷易发生山洪与泥石流,②④路线位于山谷处,应尽量避开②④路线。
答案 (1)山顶 鞍部 陡崖 C
甲 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3)200 东 南 4 500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的应用。第(1)题,A 处中间高四周低,为山
顶;B 处是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C 处是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三地中适合攀岩活动的是 C 处。第(2)题,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乙、丙
两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易集水成河。第(3)题,该图等高距为 100 米,D 地的海拔是 200 米;由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可判断,D 地位于E 地的东南方向;若量得 DE 两地的图上距离为 3 厘米,则实地直线距离为 3×150 000=450 000 厘米=4 500 米。
10.答案 (1)山顶 山谷 150 (2)西北 8
bb'
B B 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
解析 读图可知,(1)图中 A 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B 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图中的等高距为 50 米,陡崖顶部的海拔不低于 150 米。(2)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A 地位于王庄的西北方向;若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为 4 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 4 厘米×200 000=8 千米。(3)沿 bb'剖面线经过 3 处山脊和 2 处山谷,与地形剖面图所示吻合。(4)B、C 两处河段,B 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
核心素养
1.答案 (1)山地 2 400—2 800 米(2)90 (3)甲 密集 大(或陡) (4)C (5)A A 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或数值大处)凸出,为山谷 自南向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在生活中的应用。(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数 据,可知本地区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根据相邻两条等高线数据,可知等高距是 400 米,因此可以判断最高峰的海拔范围为 2 400—2 800 米。(2)根据图中比例尺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20 千米,图上观光路线长约 4.5 厘米,实际距离约为 90 千米。(3)根据图中的海陆位置和陆地等高线分布,可以得出“雪墙公路”景观最可能位于甲地,此处北临日本海等高线密集,坡度大。(4) 丙处位于山地背风坡,在两条等高线之间,邻近观光路线,地势比较平坦开阔,适宜修建广场。(5)根据图中等高线的状况,可以看出A 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或数值大处)凸出,为山谷,可能形成河流。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 A 流经地区地势南高北低,该河流大致流向为自南向北。
2.答案 (1)自东北向西南 ③ 此处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2)⑤ ④
解析 (1)由图中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大致是自东北向西南;③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2)⑤处为陡崖,有开发攀岩项目的条件;④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有开发激流漂流项目的条件。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04地形图的判读-七年级上学期地理同步课堂巩固强化练人教版解析版doc、04地形图的判读-七年级上学期地理同步课堂巩固强化练人教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