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
展开这一时期的历史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相关制度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科举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把地方选官的权力收回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与完善,进一步强化的君主专制,维护了封建统治。不断变革中的赋税制度,为封建农耕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封建政治的经济基础。因此本部分的内容是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型时期,需要学生充分地去理解与吸收。
【唯物史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掌握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与发展。理解其对加强君主专制所起到的作用。
【时空观念】
了解中国古代分裂及统一时期的基本史实。理解制度建设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史料实证】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研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述能力。
【历史解释】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家国情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1.重点:以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与发展
2.难点:通过科举制,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理解这一时期赋税制度的演变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的影响。同时理解经济生心南移的基本史实及其影响。
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一时期的相关著作,或者一些讲堂类的视频,对课堂上所在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一、科举制的建立与发展
1、介绍隋王朝建立之初,沿袭以前的选官制度,但是两年之后(583年)隋文帝就下诏令予以废除。他为什么要废除呢?请学生阅读课文正文第一段,自己分析或分组讨论隋文帝废除旧制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这种旧制对中央政权的不利之处。
2、在学习隋朝创立科举制时,教师可以围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为题,指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地方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朝廷得到了什么?进而总结科举考试的直接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3、“科举制度的完善”一目,可以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顺序各有侧重地展开学习活动。例如:
探讨国学与科举考试的关系,认识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做官联为一体。观察《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图,结合旁边课文小字中唐太宗的话和课文中所引唐朝诗人赵嘏“太宗皇帝真长策……”的诗句,从政治角度、思想角度分析,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分析武则天开创殿试,亲自出题面试举人的意图是什么?
提问学生“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你会怎样做?”“请你再估计一下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呈现出怎样的局面?”
4、学习“科举制度的影响”一目时,可以在前两个子目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组织学生分小组总结、讨论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注意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与习俗等方面分析,从对外国、对后世以至今天影响的角度分析,从科举制度与唐朝繁荣的关系角度分析。
5、利用“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阅读分析”,指导学生活动。
6、教师在本课教学中无论是自己讲述还是引导学生活动,都要把握好对隋唐科举制度评价的分寸。
二、三省六部
1.引导学生分析掌握三省六部的形成和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
A.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
B.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C.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隋唐时期,在尚书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措施,三省相互监督与牵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举。
2.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召开一个模拟三省会议,各围绕一个紧迫问题(如如何处理与吐蕃的民族关系)展开讨论,争执不休,然后再模拟三省会议的召开,体现出为提高效率,设立政事堂的必要性
三、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随着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的势力也会日渐恶性膨胀,土地兼并就随之加剧。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激化,农民揭竿起义,以求生存。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增加财政收入,采取某些措施遏制土地兼并,保证农民获得少量土地,如北魏、隋唐的均田制和清前期的“更名田”等,这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在封建制度下土地兼并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1、王田制(如王莽时实行):
性质:形式上表面上似乎是奴隶制阶段井田制的恢复,但性质仍为封建土地所有制。
目的:是托古改制、限制兼并,缓和阶级矛盾,
内容:把全国田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规定一家不满8个男子,占田不准超过900亩,多占的要分给族人或乡里;没有土地的农民按一夫一妇100亩的标准分给。
结果:王莽企图以此抑制地主官僚的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遭到贵族官僚的反对而废除了。
2、屯田制:
起源:屯田古已有之,汉代实行过,当时主要是为了戍边和保证军需。
推行情况:不少朝代都实行过,如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都实行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民背井离乡,土地荒芜,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推行屯田。后来,魏、蜀、吴也都实行屯田。
基本特点和具体做法: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含有兵农合一成分
方式:这是政府或统治者组织的农民或军队的开荒种地。屯田有军屯、民屯。军屯:由士兵屯垦;民屯则招募流亡农民进行屯垦;屯田农民要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政府设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别不同情况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
作用: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有利于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曹操推行屯田,保证了军粮供应,为统一北方提供了物质条件。
3、均田制:
实行情况:均田制是我国古代影响很大的土地制度。均田制始于北魏(485年),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
背景:这两种形式,往往是在经历了一场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国家控制了大量无主土地的情况下实行。
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前提条件:政府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社会上存在大量无主荒地和劳动力,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实行这种制度不触及贵族地主利益,农民对国家承担租赋徭役,贵族地主无此负担。
内容:
A、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奴婢、耕牛也相应受田;——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地主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
B、土地不得买卖;——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
C、官吏得给公田;——其利益得到了保障
D、农民对封建国家的租、调、役负担。(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均田令”规定: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开始向政府领种土地,到了不能劳动或者身死时,再把土地还给政府。土地有两种,无主的荒地称露田,按规定还给政府,不能买卖。已经耕种过的土地称桑田,按规定不必还给政府,可以买卖。政府规定,一夫一妇要向国家纳租粟二石,纳调帛一匹,产麻的地方纳布一匹(不交帛)。此外,农民还要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杂调。
作用: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比较完备)
本课内容跨度较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起来较难。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深入浅出,不要讲的过于理论化。但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还是需要讲解清楚的。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精品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自主导学,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