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3 透镜成像(第3课时)(课件与素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73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2.3 透镜成像(第3课时)(课件与素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73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2.3 透镜成像(第3课时)(课件与素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73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2.3 透镜成像(第3课时)(课件与素材)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732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2.3 透镜成像(第3课时)(课件与素材)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732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2.3 透镜成像(第3课时)(课件与素材)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732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2.3 透镜成像(第3课时)(课件与素材)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732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2.3 透镜成像(第3课时)(课件与素材)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732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2.3 透镜成像(第3课时)(精选练习)【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732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3 透镜成像(第3课时)(精选练习)【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732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3 透镜成像(第3课时)(精选练习)【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732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3 透镜成像(第3课时)(精选练习)【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732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3 透镜成像(第3课时)(精选练习)【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732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3 透镜成像(第3课时)(精选练习)【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2732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PPT+练习(含解析)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3 透镜成像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3 透镜成像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专题23透镜成像第3课时课件与素材pptx、专题23透镜成像第3课时精选练习原卷版docx、专题23透镜成像第3课时精选练习解析版doc、显微镜和望远镜wmv、眼睛近视远视1wm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光》 凸透镜成像规律(第3课时)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2019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期末)如图1所示,小玲手持的是一个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若已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则此时透镜离她左眼的距离______15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我们通过透镜看到小玲的“眼睛”其实是一个放大的______立(选填“正”或“倒”)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2.(2019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月考)用放大镜看自己手的指纹,当手指与放大镜的距离为5厘米时,能看到清晰、放大的指纹,这个放大镜的焦距( )A.大于5厘米 B.小于5厘米 C.等于5厘米 D.以上都有可能3.用照相机给物体拍照时,照相底片的位置离镜头的距离( )A 小于焦距。 B 等于焦距。 C 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D 大于两倍焦距。4.放映幻灯时,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A 小于一倍焦距。 B 等于一倍焦距。C 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D 大于两倍焦距。5.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把高3厘米的蜡烛立于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8厘米的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最接近( )A.7cm B.18cm C.2cm D.20cm6. (2017上海市长宁西延安中学)如图2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7.(2017学年上海上南中学期末)为了把美好的时刻留住,我们利用照相机就可以达到目的。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后,改拍全身像,应 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 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两格均选填“增大”、“不改变”或“减小)。8.(2017浦东新区期末)小明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知识后,将平面镜成的“虚像”和凸透镜成的“虚像”进行了对比和归纳,请帮助小明将下表空项中的内容填写完整。9. 小明同学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1)当调节好实验装置并将蜡烛和凸透镜置于如图3所示位置时,接下去小明应 找像,并使像达到最 的程度,此时光屏的位置应在 厘米刻度线之间(选填“50~60”、“60~70”或“70~80”)。(2)当小明将蜡烛移至距凸透镜2倍焦距时,发现像恰好成在另一侧2倍焦距处,且像似乎与物等大。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成像规律,小明还需要补充的实验器材是 (选填字母序号)。A.若干不同长度的蜡烛;B.若干不同焦距的凸透镜。10.(2019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月考)小红同学利用图4的装置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操作规范、正确。每一次实验,她改变物距,并移动光屏,直至观察到清晰的像,其成像情况如图4(a)、(b)、(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物距、像距以及成像情况,得出初步的结论。① 分析、比较图4(a)或(b)或(c)中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知:当物距_________像距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分析、比较图4(a)和(b)和(c)中像距和成像情况随物距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可知:当凸透镜成 像时,物距越小, 。二、巩固与提高11.(2017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期末)星期天小斌、小瑛去世纪公园拍摄照片,小斌同学带了一架照相机,若将照相机镜头的一组透镜看作一个凸透镜,且它的焦距为5厘米。小斌用这一架照相机为小瑛拍摄一张全身照片时,在底片上成清晰像时,照相底片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小斌同学让照相机的镜头逐渐靠近小瑛同学,则在底片上成清晰像时,则小斌同学应_________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均选填“增大”或“减小”)。12. 下例属于实像的是( )A、从水面看水中的鱼 B、用放大镜靠近报纸看字C、平面镜成的像 D、照相机所成的像13.(2015交大附中)某同学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分别为6cm、18cm、24cm时,依次得到放大虚像、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 ) A.6cm<f<9cmB.9cm<f<12cmC.12cm<f<18cmD.18cm<f<24cm14.利用幻灯机将幻灯片上的字母“F”放映在银幕上,则幻灯片的放置应是图5中的( ) 15.(2016上海娄山中学)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16.(2017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期末)小明利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6所示的光路图。图中10厘米表示的是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 上,并使透镜和光屏和 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物距(厘米)像距(厘米)像的性质13015倒立、缩小的实像22516.7 3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415 倒立、放大的实像55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 厘米;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17.(2019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月考)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他将蜡烛分别放置于主光轴上,物距大于两倍焦距的不同位置,成像情况如下图7(a)、(b)所示。(1)观察图7(a)或(b)可知: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可以成 、 、的 像。(2)比较图7(a)和(b)可知:同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 。18.(2016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图8中A'B’是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F为焦点,则正确的是图( )19.(2017黄浦期末)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 、蜡烛和火柴等。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 ;(2)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适当的位置后,移动 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 ,直到最清晰为止,测量记录此时的 值,分别跟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4)图21所示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厘米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清晰像,应调整光屏的 ,并将光屏向 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20.(2017普陀期末)小明和小李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分别选用焦距为10厘米和15厘米的凸透镜,以及高度为5厘米发光体进行实验。在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使 和光屏中心跟发光体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他们多次改变物距u,并测出每一次的像距v和光屏上像的高度h,实验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①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数据中物距、像距,以及像的高度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经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数据中焦距、像距,以及像的高度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经不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焦距越大,像距越大,所成像越大。③ 小明和小李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后发现:同一物体经不同的凸透镜成实像时,有时像的大小相等,有时像的大小不等。为了进一步研究像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计算了像距与物距的比值,并由此得出了结论:(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5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同一物体经不同凸透镜成实像,当 时,成的像大小相等,且与物体等大。(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3、4和6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同一物体经凸透镜成实像,当 时,成的像越大。④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与 相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3 透镜成像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23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23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232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3 透镜成像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231透镜pptx、231透镜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231透镜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2 直线运动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专题32直线运动1课件pptx、专题32直线运动1精选练习原卷版doc、专题32直线运动1精选练习解析版doc、引入比较运动的快慢wmv、速度wm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