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
展开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质量测试试卷
(物质构成的奥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这说明( )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的大小可改变
C.分子本身可改变 D.分子之间有间隔
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B.原子核外,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里运动
C.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一定为8
D.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3.铀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已知有一种铀原子中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3,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43 B.92 C.235 D.51
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5.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CO B.NO2 C.Al2O3 D.P2O5
6.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却能燃烧,是因为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切洋葱时眼睛被熏得直流泪,是因为分子在不停运动
D.降温能使水结冰,是因为在低温分子会停止运动
7.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说明分子间隔变大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则不可燃,说明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说明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8.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1911 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 α 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 α 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绝少数 α 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
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原子是实心球体;
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9.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镁mg B.铝AL C.钠NA D.铜Cu
10.关于分子、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发生改变
C.物理变化中,分子、原子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D.分子质量一定大于所有原子质量
11.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关于空气液化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质量减小 B.分子体积减小
C.分子停止运动 D.分子间间隔减小
12.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化学性质相似;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⑥Na+比Na稳定,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
13.2019年5月,英国科学家利用稀有化学元素镅成功点亮了一只小灯泡,该实验的成功为接下来在太空电池中使用镅奠定了基础。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1,核外电子数为95,则镅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95 B.146 C.241 D.336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大部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5.南海新成立的三沙市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资源非常丰富。下图为海水中富含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元 素的原子序数为17
B.钠、氯元素属于同一族
C.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D.钠原子、氯原子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二、填空题
16.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微粒中:
(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
(2)带正电的微粒有_____。
(3)同位素的氕、氘和氚原子具有不同的_____。
(4)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_。
(5)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____。
(6)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____。
17.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
(1)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________
(2)装水的杯子长期敞口放置,水不断减少,说明________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①_________;水电解实验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②____________。
18.根据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排列情况。我对它进行探究:
(1)第16号元素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①表示的元素对应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
(3)研究表明: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由此推断:第二周期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_____(填名称)原子;第9号和第12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_____。
19.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例如氧气是由_____(填具体粒子的名称,下同)构成的,氯化镁是由_____构成的。图中B处应填入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0.在下面(1)~(5)事实后的横线内,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 分子很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停运动;
D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_______
(2)如图所示,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硫酸铜溶液(蓝色)注入水的下面,可以看到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________;
(3)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液体积小于100mL_________;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__;
(5)25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______。
21.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化学中通过模型来说明他们心目中粒子的“模样”,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特点,解释微观结构与宏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借助构建原子结构模型,逐渐揭开了原子构成的神秘面纱,并通过不断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原子结构理论。
(1)如图两种模型是汤姆森和卢瑟福分别于1897年和1911年提出的,其中_____(选填“甲”或“乙”)是由汤姆森提出的。
(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理论的学说中,汤姆森的观点是_____;(选填字母),卢瑟福的观点是_____;
A原子是不可分的
B原子是可分的
C原子呈球形
D电子带负电
E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
F在球体内充斥着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
G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H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内高速运动
2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元素②形成单质的化学式为 _____ 。
(2)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 _____ 相同。
(3)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 __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铝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表中不同种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_____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3.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测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做出了卓越贡献。已知某种铟原子的质子数为49,中子数为66,求这种铟原子的核电荷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
三、简答题
24.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
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提示:碘分子能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_____变蓝色(选填“会”或“不会”)。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用来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馒头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_____。
(4)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中_____(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四、实验题
2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如图所示。图中试管A和装置D的试管中装有体积和浓度相同的浓氨水,试管B和C中装有体积和浓度相同的酚酞溶液。
(1)实验前,另取少量酚酞溶液,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和实验②都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但出现此现象的快慢不同。
(3)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快慢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6.1立方厘米的小容器内可容纳下约个水分子。1立方厘米的水有20滴,全世界60亿人每人每秒钟数4个水分子,每天24小时不停地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需要多少年才能数得完?(要有计算步骤,结果取整数)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C
6.C 7.D 8.C 9.D 10.C
11.D 12.A 13.A 14.C 15.B
16.分子、原子、中子 质子、原子核、阳离子 中子 电子 分子 质子和电子
17.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水分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18.非金属 Cl2 氟 MgF2
19.氧分子 镁离子和氯离子 原子
20.C C B D B
21.甲 BCDF BCDEGH
22.N2 电子层数 得到 AlF3 A
23.49 49 115
24.会 会 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 不存在
25.探究浓氨水和酚酞溶液接触是否有变化(变红) 酚酞溶液变红 D中氨水温度比B高,D中氨气分子运动速率比B快,所以C中酚酞溶液先变红。
26.1982年
初中课题3 元素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hx/tb_c985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3 元素同步练习题</a>,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3):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3),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5):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5),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