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一物理 十六动能和动能定理(A卷)(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2291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十六动能和动能定理(A卷)(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2291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十六动能和动能定理(A卷)(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2291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3 动能和动能定理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3 动能和动能定理综合训练题,共8页。
十六 动能和动能定理(A卷) 【学考达标】 (2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1.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 kg的皮球,使球由静止以10 m/s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瞬间对球平均作用力是200 N,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 m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A.50J B.500 J C.4 000 J D.无法确定【解析】选A。对皮球,从静止到离开脚飞出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mv2,代入数据可求得人对皮球做功:W=50 J。2.改变消防车的质量和速度,都能使消防车的动能发生改变。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消防车的动能是原来的2倍的是( )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B.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C.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D.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解析】选C。根据动能的表达式:Ek=mv2可知: 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根据动能公式可知,汽车的动能变为原来的4倍,故A错误;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根据动能公式可得汽车的动能变为原来的8倍,故B错误;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根据动能公式可知汽车的动能变为原来的2倍,故C正确;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可知动能变为原来的倍,故D错误;故选C。3.假设汽车紧急制动后所受阻力约为车重的,若汽车的初速度为16 m/s,则制动后汽车滑行的距离和时间分别为(g取10 m/s2)( )A.16 m,2 s B.8 m,1 s C.16 m,1 s D.8 m,2 s【解析】选A。对于汽车制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fs=0-mv,又 f=mg,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s=16 m,由s=t,代入数据可得:t=2 s,故A正确,B、C、D错误。4.某同学投掷铅球,每次出手时,铅球速度的大小相等,但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关于出手时铅球的动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夹角越大,动能越大B.夹角越大,动能越小C.速度越大,动能越大D.动能的大小与夹角和速度都没有关系【解析】选D。动能的定义式Ek=mv2,每次出手时,铅球速度的大小相等,所以出手时铅球的动能相等,动能是标量,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不影响动能,故D正确,A、B、C错误。5.木块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路面由静止出发前进了l,随即撤去此恒力,木块沿原方向又前进了2l才停下来,设木块运动全过程中地面情况相同,则摩擦力的大小Ff和木块所获得的最大动能Ekm分别为( )A.Ff= Ekm=B.Ff= Ekm=FlC.Ff= Ekm=D.Ff=F Ekm=【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整个过程物体的运动情况。(2)每个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力所做的功。【解析】选C。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l-Ff·3l=0得:Ff=;加速过程:Fl-Ffl=Ekm-0,得Ekm=Fl,C正确,A、B、D错误。【补偿训练】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5.0×103 kg,在起飞过程中,飞机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x1=500 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1=60 m/s。假设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阻力恒为飞机重力的k1=0.02倍,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求飞机受到的恒定牵引力F;(2)若飞机速度达到v2=40 m/s时发现机械故障,立即关闭发动机,同时启动打开制动伞程序,已知在制动伞打开过程中飞机向前滑行距离x2=100 m,打开制动伞产生的空气阻力是飞机重力的k2=0.1倍,求制动伞打开后飞机减速过程中滑行的距离x3。【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从静止到起飞过程有:mv-0=Fx1-k1mgx1,代入数据解得:F=1.9×104 N;(2)从打开制动伞到停止,根据动能定理得:0-mv=-k1mg(x2+x3)-k2mgx3,代入数据解得:x3=650 m。答案:(1)1.9×104 N (2)650 m6.如图所示,ABC和ABD为两个光滑固定轨道,A、B、E在同一水平面,C、D、E在同一竖直线上,D点距水平面的高度为5 m,C点的高度为10 m,一滑块从A点以初速度v0分别沿两轨道滑行到C或D处后水平抛出。要求从C点抛出时的射程比从D点抛出时的小,则滑块在A点的初速度大小可能为(g=10 m/s2)( )A.12 m/s B.14 m/s C.16 m/s D.18 m/s【解析】选C。设滑块的初速度大小为v0,到达C、D两点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C与vD,根据题意可知滑块要能够到达C点,根据动能定理有mv>mghCE,解得v0>10 m/s,从A点到C点,根据动能定理有-mghCE=mv-mv,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滑块从C点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分位移为x1=vCtC=×,滑块从A点到D点,根据动能定理有-mghDE=mv-mv,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滑块从D点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分位移为x2=vDtD=×,由题意有x1<x2,代入数据可得v0<10 m/s,故初速度大小需满足10 m/s<v0<10 m/s,故选C。二、计算题(14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标明单位)7.质量m=1 kg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初速度v1=2 m/s,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合外力F=4 N的作用,发生的位移s=2 m。求:(1) 物体的末动能是多大?(2) 物体的末速度是多大?【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Fs=Ek2-Ek1得: Ek2=Fs+Ek1=(4×2+×1×22) J=10 J。(2)由Ek2=mv得:v2==2 m/s。答案:(1)10 J (2)2 m/s 【选考提升】 (20分钟 50分)8.(9分)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受到一水平外力F作用运动,如图甲所示,外力F做功和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与物体位移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s=9 m时,物体速度为3 m/sB.物体运动位移为13.5 mC.前3 m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2D.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解析】选A。根据Ws图像的斜率表示力,由题图乙可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2 N,设s=9 m时物体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W-fs=mv2,代入数据可求v=3 m/s,所以A错误;设物体运动的总位移为x,由乙图知,拉力的总功为27 J,根据W=fx,可求x=13.5 m,所以B正确;前3 m拉力F=5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代入得加速度a=3 m/s2,所以C正确;摩擦力f=μmg,可求动摩擦因数μ=0.2,所以D正确。9.(9分)(多选)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vm,立即关闭发动机而滑行直到停止,vt图像如图,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为F1,摩擦力大小为F2,全过程中,牵引力做功为W1,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2,则( )A.F1∶F2=1∶3 B.F1∶F2=4∶1C.W1∶W2=1∶1 D.W1∶W2 =1∶3【解析】选B、C。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W1-W2=0,故W1∶W2=1∶1,故C正确,D错误;W1=F1s,W2=F2s′;由图可知:s∶s′=1∶4,所以F1∶F2=4∶1,故A错误,B正确。10.(9分)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沿不光滑的轨道运动到高为h的B点后自动返回,其返回途中仍经过A点,则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 )A. B.C. D.【解析】选B。从A到B , 根据动能定理则-mgh+Wf=0-mv,回到A点时速度为v则mgh+Wf=mv2-0,代入则答案为v=,故B正确,A、C、D错误。11.(10分) 如图所示,用F=8 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2 s到达B点,已知A、B之间的距离s=8 m。求:(1)拉力F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2)到达B点时拉力的功率;(3)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解析】(1)拉力F为恒力,根据功的定义可知,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W=Fs=8×8 J=64 J;(2)设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v。由s=t得v===8 m/s,拉力F的功率:P=Fv=8×8 W=64 W;(3) 由动能定理得: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EkB=W=64 J。答案:(1)64 J (2)64 W (3)64 J12.(13分)(创新应用)质量m=1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 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是8 m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Eks的图线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1)物体和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拉力F的大小。【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动能的变化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2)根据图像判断物体的实际运动情况。【解析】(1)在运动的第二阶段,物体在位移s2=4 m内,动能由Ek=10 J变为零,由动能定理得-μmgs2=-Ek,故动摩擦因数μ===0.25。(2)在运动的第一阶段,物体位移x1=4 m,初动能Ek0=2 J,根据动能定理Fs1-μmgs1=Ek-Ek0,所以F=4.5 N。答案:(1)0.25 (2)4.5 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动能和动能定理课后复习题,共21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动能和动能定理综合训练题,共11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2 动能和动能定理(练习)(教师版),共2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