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初一(下)月考2语文试卷部编版
展开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2)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岑参《逢入京使》中写诗人偶遇返京的使者,万分喜悦,并托其捎口信向家人报平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5)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 wǔ rǔ( )他?
(2)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 zhèn sǒng( )起来……
(3)我们谈到红军,谈到 kē juān zá shuì( ),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
(4)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fēng máng bì lù( )。
三、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个荒僻的小山村在别人看来可能毫不起眼,却是他惦念一生的故乡。
B.小李在工作上的疏漏给公司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面对经理的诘问,他无言可辩。
C.《精忠报国》这首歌气势恢宏,唱出了将士们为国征战沙场、甘愿马革裹尸的壮志豪情。
D.每逢节假日,到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游玩的大庭广众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人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使佛山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删去“使”)
B.《土地的哲言》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是难度比较大的一篇文章,老师讲解本课时必须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将“一篇”移至“难度”前)
C.手机玩VR游戏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大多数人所用的4G网络达不到VR技术所需的网速的结果。(删去“的结果”)
D.语文课堂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育”与“教学”互换位置)
四、综合读写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某班举行“走进传统美德”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小题。
(1)说说下列名言中分别蕴含了哪些传统美德。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③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广贤文》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2)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病毒威胁武汉,许多人主动请缨,用自身的行动践行了勇于担当、无私无畏的传统美德,成为“最美逆行者”。班级开展了“我赞逆行者”微博留言活动,请你在微博留言,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用上一种修辞方法)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尔安敢轻吾射( )
②以我酌油知之( )
③以钱覆其口(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与卖油翁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B.“睨之”“但微颔之”,寥寥数语,便体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不以为意、并不十分赞赏的态度。
C.第二段详写卖油翁酌油的过程,准确生动地展示了他技艺的高超,充分说明了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D.“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是陈尧咨对卖油翁高超技艺及所说道理的认可,同时也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①间。史公②以凤庐道③奉檄④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节选自《方苞集》)
【注】①蕲、黄、潜、桐:地名,分别指蕲州、黄州、潜山、桐城。②史公:史可法,明朝末年抗清英雄。③凤庐道:管辖凤阳府、庐州府一带的官。④奉檄(xí):奉上级的命令。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辄数月不就寝(就)B.使将士更休(轮流)
C.或劝以少休(有时)D.吾上恐负朝廷(辜负)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3)结合选文,说说史可法的忠于职守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食品添加剂你了解多少
①今后,爱逛超市选购食物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些变化,比如选购酸奶时,再想找到标注“无添加”的酸奶就比较难了。不是抢光没货的问题,而是可能根本就不许有了。
②日前,《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食品标识中不能使用“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
③以往不少食品包装都标注“零添加”“不添加合成着色素、不添加增味剂”等字样,也因此收获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但不得不说,“无添加”其实很大程度含有“忽悠”的成分。
④“零添加”顾名思义,就是没有任何添加剂。但仔细想想,现代社会中可能吗?蒸馒头过去也得放碱面,现在也得用酵母吧?做面包也是如此。更不要说在食品工业化生产的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众多企业加工的预包装食品的痕迹,想找到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恐怕很难。
⑤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商家包装上醒目地标注“零添加”的食品,实质上却是有添加的,所谓“零添加”有时只不过是商家宣传的一种手段,不仅损害消费者知情权,而且扰乱了食品市场竞争秩序。
⑥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并不是妖魔鬼怪。越是发达的国家地区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就越多。目前在美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高达4000多种,而我国只有2000多种,其中包含1000多种香料。其实,合法、适量地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无碍健康,还会让食品保鲜、增加口感。
⑦如果没有防腐剂的发明,我们还停留在吃腐烂变质食物的年代,因为可能无法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导致食品容易变质。目前为止,全世界食品安全最大的隐患仍是食源性疾病。
⑧食品添加剂的科普相对滞后,给了相关谣言以及商家公开忽悠提供了机会。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事,到了不得不科普的时候了。在中国食品科学院院士孙宝国教授主编的《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一书中,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国制作豆腐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而卤水豆腐里的卤水就是最典型的食品添加剂。
⑨最后,我们真心希望在未来的科普中,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为人们正确认知添加剂多做工作,再配合相关制度来规范商业行为,确保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同时,继续完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有信心。
(1)阅读选文,相信你对食品添加剂有了新的认识,探究下列三种方法,请选出最准确的分析结论,并把对应序号填写在括号上。
①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三氟蔗糖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制成无糖食品供应。( )
②中国允许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增味剂有谷氨酸钠、5'-鸟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5'-呈味苷酸二钠、琥珀酸二钠和L-丙氨酸。( )
③添加丙酸及其盐类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其菌作用较弱,但对菌、需氧芽孢杆菌或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因此使用量较高。常用于面包糕点类,价格也比较低廉。( )
A.无碍健康 B.食品保鲜 C.增加口感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零添加”就是没有任何食品添加剂的意思,这是商家宣传的一种手段,只是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B.本文主要向读者解释说明了合法、适量地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无碍健康,还会让食品保鲜、增加口感。
C.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越是发达的国家地区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就越多的现象。
D.本文先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出话题,接着揭露所谓“零添加”的假象,再从正反两个方面为食品添加剂正名,最后对食品添加剂未来的规范使用提出了期许。
(3)“反之,即便真的零添加,也不等于一定安全。”这一个过渡段,是从选文中摘录出来的,请问应将它放在哪两段之间?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雪天里的暖
①几天的暴雪,小城早已银装素裹。初见下雪是惊喜的,然而,几天以后还下个没完没了,不由得就心生厌倦了。往窗外看去,天地还是白茫茫的一片,空中的雪花飘呀飘,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已经冰天雪地。蜷在家里,连附近的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于是,认识了这位送外卖的“骑士”。
②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门刚打开,一股冷风便呼啸着扑了进来。骑士不光头发“白”了,连睫毛也是白的,脸却格外的红。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
③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烫手。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这样的天气,我有大把的时间坐在阳台上看雪景,几分钟而已,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这时,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他局促不安地解释:“路太滑,拌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
④我把正准备拉上的门重新推开,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晚一点没有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
⑤骑士边擦头上和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哦,原来是这样!他在漫天飞雪的街道上奔驰,而他的故乡,是不是也是千里冰封呢?
⑥我嘱咐他再等半分钟,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跑进储物间找出了一个早已不用的头盔送给他。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脸色渐渐恢复了正常颜色,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我在购物广场抢到一单,是三杯奶茶的订单。我跑去奶茶店,你猜怎么着?”他掏出一张配送单给我看,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骑手,另外两杯麻烦骑手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辛苦啦!
⑦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我刚走出奶茶店,就碰到一个扫雪的清洁工阿姨,把一杯奶茶给了她。购物广场出口,一个交警在指挥交通,我把另一杯奶茶给了他。后来,又看见个志愿者在用竹竿打树上的雪,就把第三杯奶茶给了他。”骑士笑眯眯地拍拍口袋:“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
⑧骑士喝完最后一口茶,戴上我送他的头盔,郑重地说了声“谢谢”,转身“噔噔噔”地下楼去了。我站在窗口,看他跨上车,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渐渐远去,很快消失在拐角处。
⑨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我不知道骑士今晚能否登上回乡的列车,他遥远的家乡,又有谁在等待他的回归。但是我知道,雪窖冰天的世界里,那张小小的配送单,那三杯包得严严实实的奶茶,温暖了他的心,温暖了他对于这座小城的所有回忆。
⑩其实,温暖的又何止是他一个人?
(选自《博爱》2019年第01期)
(1)文章围绕“我”和“骑土”的故事展开叙述。根据文意,请用简洁的语言填写相关情节。(每空不超过7个字)
雪天订外卖→①_________________→递毛巾擦雪→倒茶送头盔→②_________________→骑士下楼远去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骑士不光头发“白”了,连睫毛也是白的,脸却格外的红。
②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
(4)文章以“雪天里的暖”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概括。
七、写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走进自然,心头一亮,发现了自然的美好;亲近他人,心头一亮,欣赏了他人的美德;反思自我,心头一亮,改正缺点提升了自己;遇到挫折,心头一亮,找到办法克服了困难……心头一亮,就是提升,就是成长!
请以“那次,我心头一亮”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
②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八、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A)第二天早上,棚匠来找补活。彩屏悬上,画的是“三国”里的战景,三战吕布,长坂坡,火烧连营等等,大花脸二花脸都骑马持着刀枪。刘老头子仰着头看了一遍,觉得很满意。紧跟着家伙铺来卸家伙:棚里放八个座儿,围裙椅垫凳套全是大红绣花的。一份寿堂,放在堂屋,香炉蜡扦都是景泰蓝的,桌前放了四块红毡子。刘老头子马上教祥子去请一堂苹果,虎妞背地里掖给他两块钱,教他去叫寿桃寿面,寿桃上要一份儿八仙人,作为是祥子送的。苹果买到,马上摆好;待了不大会儿,寿桃寿面也来到,放在苹果后面,大寿桃点着红嘴,插着八仙人,非常大气。
“祥子送的,看他多么有心眼!”虎妞堵着爸爸的耳根子吹嘘,刘四爷对祥子笑了笑。
(B)“你这算哪道拉车的呀?听我问你!”车上的人没有好气儿的问。
祥子的心一动,这个语声听着耳熟。胡同里很黑,车灯虽亮,可是光都在下边,他看不清车上的是谁。车上的人戴着大风帽,连嘴带鼻子都围在大围脖之内,只露着两个眼。祥子正在猜想。车上的人又说了话:
“你不是祥子吗?”
祥子明白了,车上的是刘四爷!他轰的一下,全身热辣辣的,不知怎样才好。
“我的女儿呢?”
“死了!”祥子呆呆的在那里立着,不晓得是自己,还是另一个人说了这两个字。
“什么?死了?”
“死了!”
“落在他妈的你手里,还有个不死?!”
祥子忽然找到了自己:“你下来!下来!你太老了,禁不住我揍;下来!”
刘四爷的手颤着走下来。“埋在了哪儿?我问你!”
“管不着!”祥子拉起车来就走。
他走出老远,回头看了看,老头子——一个大黑影似的——还在那儿站着呢。
(1)联系原著,说说祥子在选文(A)和选文(B)中对刘四爷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选文(B)刘四爷得知虎妞去世后的心情。
(3)《骆驼祥子》的语言因其独特的“京味儿”而出名,请你结合选文分析其体现在哪。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初一(下)月考2语文试卷
一、默写题
1.
【答案】
(1)莫言下岭便无难
(2)朔气传金柝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木兰诗(《乐府诗集》)
逢入京使(岑参)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泊秦淮(杜牧)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岭”的书写。
(2)注意“柝”的书写。
(3)根据“写诗人偶遇返京的使者,万分喜悦,并托其捎口信向家人报平安”可推知答案,注意“凭”的书写。
(4)注意“刮”的书写。
(5)注意“笼”“犹”的书写。
二、填空题
【答案】
(1)侮辱
(2)震悚
(3)苛捐杂税
(4)锋芒毕露
【考点】
根据拼音写字词
老王(杨绛)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老山界(陆定一)
邓稼先(杨振宁)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wǔ rǔ”应写作“侮辱”。
(2)“zhèn sǒng”应写作“震悚”。
(3)“kē juān zá shuì”应写作“苛捐杂税”。
(4)“fēng máng bì lù”应写作“锋芒毕露”。
三、单选题
【答案】
D
【考点】
成语的使用
正确使用词语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荒僻:荒凉偏僻。使用正确。
B项,诘问:追问;责问。使用正确。
C项,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起来。指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使用正确。
D项,大庭广众: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此处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故选D。
【答案】
D
【考点】
病句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搭配不当,应将“融合”改为“融入”。
四、综合读写
【答案】
(1)①爱国,②简朴,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④诚信
(2)示例:你们是万里长城最坚固的城砖,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线,用青春和热血构筑起铜墙铁壁,用最博大的爱筑起了人们心中最安全的防线。因为你们,我们有了夺取最终胜利的信念。
【考点】
文学常识
见解阐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意为: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怎么能因为有福祉就追求,有祸患就避开呢?体现了爱国的传统美德。
②意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体现了简朴的传统美德。
③意为:用苛求和责备别人的心来要求、反省自己,用宽恕、体谅自己的心去宽容体谅别人。体现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传统美德。
④意为:一个人若不讲信用的话,就不知道他怎么可以(做成事)。体现了诚信的传统美德。
(2)要突出“我赞逆行者”的主题,表达出对他们的“无私无畏”“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言之有理即可,注意用上至少一种修辞。
五、文言文阅读
【答案】
(1)①怎么,②凭、靠,③盖
(2)①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②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C
【考点】
文言实词
卖油翁(欧阳修)
文言虚词
课内文言文阅读
文言翻译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句意: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安:怎么。
②句意: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以:凭、靠。
③句意: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覆:盖。
(2)①释:放下。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去:离开。
②第一个“射”:射箭。精:精湛。
(3)C项,“充分说明了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错误,应是充分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答案】
C
(2)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3)①身先士卒,每当有了警报,他就几个月不上床睡觉;
②让将士们轮流休息,自己坐在帐幕外守夜;
③夜晚非常寒冷,有人劝他稍加休息,但他担心辜负朝廷和老师,断然拒绝。
【考点】
文言实词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断句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文言文)
【解析】
【参考译文】
崇祯末年,流贼张献忠在蕲州、黄州、潜山、桐城一带出没。史公(史可法)以凤庐道的身份奉命守卫这一地区。每当有了警报,(他)就几个月不上床睡觉,让将士们轮流休息,自己却坐在帐幕外守夜。(他)挑选十个健壮的士兵,(每次)让两个士兵蹲坐着,自己背靠着他们,过了二更就(让他们)轮换。每当(他)在寒冷的夜晚站起身,抖动衣裳,战甲上的冰霜掉落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有人劝他稍加休息,史公说:“我对上怕辜负朝廷,对下怕对不起我的老师啊。”
【解答】
(1)C项,句意:有人劝他稍加休息。或:有的人。
(2)“起立”与“振衣裳”是两个动作,应在中间断句;“甲上冰霜迸落”句子成分完整,应独立成句。故应断句为: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3)从文中“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可知,他在对待警报时,总是身先士卒,有时几个月不上床睡觉;自己坐在帐幕外守夜;有人劝他稍加休息,但他担心辜负朝廷和老师,断然拒绝。
六、现代文阅读
【答案】
(1)①A,②C,③B
A
(3)⑥⑦之间。因为第⑥段说明了合法、适量地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作用,第⑦段说明了防腐剂对于食品保质的作用,“反之,即便真的零添加,也不等于一定安全”,这一段既承接了第⑥段的内容,又开启了第⑦段的内容。
【考点】
说明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说明文中段落的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糖尿病人不能吃糖,能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代替,这是因为食品添加剂“无碍健康”。故选A。
②根据“增味剂”可知,谷氨酸钠等添加剂的作用应是“增加口感”,故选C。
③根据“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可知,添加丙酸及其盐类的作用是“食品保鲜”,故选B。
(2)A项,根据“‘零添加’有时只不过是商家宣传的一种手段,不仅损害消费者知情权,而且扰乱了食品市场竞争秩序”可知,“只是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说法错误。
(3)“反之,即便真的零添加,也不等于一定安全”表示假设,这个句子承接前文对“合法添加”的表述,开启另一个方面的说明——不添加别的成分;再结合语段内容来分析,第⑥段说明了合法、适量地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作用,第⑦段说明了防腐剂对于食品保质的作用,据此,“反之,即便真的零添加,也不等于一定安全”放在⑥⑦之间恰当。
【答案】
(1)①骑士送外卖迟到,②骑士讲奶茶故事(或骑士讲今天经历)
(2)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天气寒冷,营造氛围;交代“我”订外卖的原因;为“骑士”的出场作铺垫。
(3)①“白”指的是雪落到了“骑士”头上、睫毛上,脸色“红”则是因为他赶着送餐,这一对比,形象鲜明地写出了“骑士”雪天送餐的样子,表现“骑士”艰辛及责任心。
②用“小心”修饰“折”,表现了“骑士”对配送单的珍视,细致地表达出“骑士”遇到好人后内心的感动。
(4)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大雪天;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即在雪天里遇到的暖心的人和暖心的事;点明文章的主旨,只要心存善念就能焙热寒冬;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情感线索,文章的故事情节紧紧围绕“温暖”一词展开;冰冷的“雪天”和“温暖”形成对比,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考点】
梳理故事情节
小说阅读
记叙文开头段的作用
赏析文章语言
记叙文标题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解答此题,应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给出的提示找到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用不超过7个字的词句进行概括。文章第①段写“我”雪天订外卖;第②③段写骑士送外卖,并为迟到道歉;第④⑤段写“我”递毛巾给骑士擦雪;第⑥⑦段,写“我”给骑士倒茶、送他旧头盔,骑士给“我”讲述暖心的故事;第⑧段写骑士下楼远去;最后两段写“我”望骑士下楼远去,感到温暖的不只一个人。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2)通读文本第①段可知,“小城早已银装素裹”“往窗外看去,天地还是白茫茫的一片,空中的雪花飘呀飘,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已经冰天雪地”等内容写的是雪天景色,属于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为: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作铺垫等。结合本文内容,第①段的环境描写既渲染天气寒冷,营造氛围,同时交代“我”订外卖的原因;也为“骑士”的出场设置了特定背景,为下文写“骑士”摔跤和“骑士”讲的故事作铺垫,突出送外卖骑士生活的不易,与下文他讲述的温暖的故事形成对比,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主题。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3)①“白”是雪的颜色,这里是说雪落到了“骑士”头上、睫毛上;“红”则是因为“骑士”赶着送餐,因而脸色发“红”。这一对比形象地写出了“骑士”雪天送餐的艰辛及责任心。
②“湿”与天气不好相照应,是雪花打湿了它;“皱”说明骑士多次翻看;又用“小心”修饰“折”这一细节描写,写出了“骑士”对这配送单的珍视。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真切地表现了“骑士”遇到好人后内心的温暖和感动。
(4)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一般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作为线索,贯串全文,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文章中心等。文章的标题“雪天里的暖”,用“雪天”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用“暖”构成文章的感情线索;一语双关,表面指雪天里感受到的外卖、奶茶等实物的温暖,实指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与关爱的温暖。以此为题,既概括出了本文的事件,又点明主旨;同时,用“雪天”和“暖”形成对比,新颖别致,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七、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全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
八、名著阅读
【答案】
(1)选文(A)中祥子对刘四爷是尊敬的,选文(B)中祥子对刘四爷是愤恨的。因为刘四爷在寿宴上坚决反对虎妞嫁给祥子这样一个“臭拉车的”,和虎妞决裂,随后倒卖了人和车厂,一个人拿着钱享福去了。祥子在娶了虎妞,虎妞难产没钱请医生接生而死后,此时他在拉车时遇到了刘四爷,刘四爷的自私冷漠以及对自己态度的轻慢让他产生了愤恨和报复的情绪。
(2)示例一:运用动作描写。如“手颤着走下来”,表现出刘四爷听到女儿去世的消息后,内心的震惊和慌乱,以及难以言表的巨大悲痛。
示例二:运用语言描写。如“什么?死了?”“埋在了哪儿?我问你!”表现了刘四爷听到女儿去世的消息后,内心的震惊和慌乱。
示例三:运用侧面描写。以祥子的视角,“走出老远”仍看到刘四爷“还在那儿站着呢”,表现出刘四爷听到女儿去世的消息后,内心的悲痛、震惊和慌乱,久久不能平复。
(3)“京味儿”体现在对北京的传统习俗、礼仪交往的描写上。如:描写刘四爷过寿辰时搭了个棚,“彩屏悬上,画的是‘三国’里的战景,三战吕布,长坂坡,火烧连营等等”,诸如此类的出色的风情民俗的描写显示了这部小说独特的民俗色彩。
【考点】
课内名著阅读
《骆驼祥子》
情节内容
名著人物形象
艺术特色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结合名著阅读积累可知,最初,祥子对刘四爷是尊敬的,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也能住在人和车厂。但是刘四爷坚决反对祥子和虎妞在一起,全然不像一个父亲,刘四爷认为祥子只是一个车夫,与虎妞结合是高攀虎妞,因此与女儿决裂,刘四爷最后卖掉了人和车厂,一个人拿着钱享福去了,虎妞难产时没钱去医院,因为难产去世,祥子因刘四爷的自私冷漠及他对自己的态度而对刘四爷感到愤恨。
(2)根据“手颤着走下来”可知,这是对刘四爷的动作描写,“颤”体现了他内心的震惊、慌乱和悲痛。“什么?死了?”“埋在了哪儿?我问你!”是对刘四爷的语言描写,强烈的语气表现了他内心的震惊和慌乱。“他走出老远,回头看了看,老头子——一个大黑影似的——还在那儿站着呢”从祥子的角度侧面描写了刘四爷,体现了他内心的悲痛、震惊和慌乱,久久不能平复。
(3)《骆驼祥子》灵活运用接地气的北京方言对小说人物主体进行活动过程描述,实现了欧化汉语与“京味儿语言”的结合使用,向读者展现出独特的语言特色。从“棚里放八个座儿”“一份寿堂,放在堂屋,香炉蜡扦都是景泰蓝的”“寿桃上要一份儿八仙人”“彩屏悬上,画的是‘三国’里的战景,三战吕布,长坂坡,火烧连营等等”等语句中可看出其“京味儿”。
2020-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初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初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填空题,单选题,综合读写,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初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初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填空题,单选题,综合读写,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初一(下)段考语文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初一(下)段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填空题,单选题,综合读写,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