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一(下)第二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卷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一(下)第二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卷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综合读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默写。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5)《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晚春》一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孙权劝学》中孙权劝吕蒙读书时,强调学习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读写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等待如此 màn 妙,是蒋勋先生的《池上日记》教会我凡事都要以从容淡定的心态等待,等待孩子成长,等待家庭复原,等待事业顺意,等待 zhé 伏一个冬天的生命一点点复苏。就像凝视一朵花慢慢绽放,以慈悲的心态,温和的力量,苞容的气量,行走在修行的路上。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
màn 妙( ) zhé 伏( ) 凝视( ) 绽放(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
(3)“等待事业顺意”中“顺”的意思是( )
A.沿,循B.随,趁便C.服从,不违背D.适合,不别扭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学校开展“心系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爱祖国·我策划】
(1)学校准备办一期黑板报,要策划版块,请你补写尚缺版块。
版块一:爱国人物故事会
版块二:爱国诗歌朗诵会
版块三:爱国名言展示会
版块四:_______________
版块五:_______________
【爱祖国·我践行】
(2)下面是某同学分享的一段爱国人物故事会,请你帮助修改。
【甲】今天我在家读了“杰出人物故事”这本书,里面写了孟子、李四光、陈景润、钱学森、钱三强……等22个著名人物的故事,他们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所研究的领域也不同,但是他们都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乙】为祖国在各个方面做出了强壮的贡献,为祖国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两处标点符号用错,第一处应将“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第二处应将“_______________”删除。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爱祖国·我谏言】
(3)学校不仅要抓学生的学习,也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红色革命博物馆研学旅行,小明的妈妈不以为然,如果你是小明,该怎样劝说妈妈?
小明妈妈:学生当以学习为重要任务,跑出去旅游,除了花钱、耽误学习外,能有什么收获呢?
三、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
祥子跟了进去。到了院中,他看见了四匹骆驼。“老者,留下我的三匹,凑一把儿吧?”
“哼!一把儿?倒退三十年的话,我有过三把儿!年头儿变了,谁还喂得起骆驼!”老头儿立住,呆呆的看着那四匹牲口。待了半天:“前几天本想和街坊搭伙,把它们送到口外去放青。东也闹兵,西也闹兵,谁敢走啊!在家里拉夏吧,看着就焦心,看着就焦心,瞧这些苍蝇!赶明儿天大热起来,再加上蚊子,眼看着好好的牲口活活受罪,真!”老者连连的点头,似乎有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老者,留下我的三匹,凑成一把儿到口外去放青。欢蹦乱跳的牲口,一夏天在这儿,准教苍蝇蚊子给拿个半死!”祥子几乎是央求了。
“可是,谁有钱买呢?这年头不是养骆驼的年头了!”“留下吧,给多少是多少;我把它们出了手,好到城里去谋生!”
老者又细细看了祥子一番,觉得他绝不是个匪类。然后回头看了看门外的牲口,心中似乎是真喜欢那三匹骆驼——明知买到手中并没好处,可是爱书的人见书就想买,养马的见了马就舍不得,有过三把儿骆驼的也是如此。况且祥子说可以贱卖呢;懂行的人得到个便宜,就容易忘掉东西买到手中有没有好处。
【甲】
“干脆就留下吧,瞧着办得了!”祥子是那么诚恳,弄得老头子有点不好意思了。
“说真的,小伙子;倒退三十年,这值三个大宝;现在的年头,又搭上兵荒马乱,我——你还是到别处吆喝吆喝去吧!”“给多少是多少!”祥子想不出别的话。他明白老者的话很实在,可是不愿意满世界去卖骆驼——卖不出去,也许还出了别的毛病。
“你看,你看,二三十块钱真不好说出口来,可是还真不容易往外拿呢;这个年头,没法子!”祥子心中也凉了些,二三十块?离买车还差得远呢!可是,第一他愿脆快办完,第二他不相信能这么巧再遇上个买主儿。“老者,给多少是多少!”
【乙】
“呕,你是拿命换出来的这些牲口!”老者很同情祥子,而且放了心,这不是偷出来的;虽然和偷也差不远,可是究竟中间还隔着层大兵。兵灾之后,什么事儿都不能按着常理儿说。
“这么着吧,伙计,我给三十五块钱吧;我要说这不是个便宜,我是小狗子;我要是能再多拿一块,也是个小狗子!我六十多了;哼,还教我说什么好呢!”
祥子没了主意。对于钱,他向来是不肯放松一个的。可是,在军队里这些日子,忽然听到老者这番诚恳而带有感情的话,他不好意思再争论了。况且,可以拿到手的三十五块现洋似乎比希望中的一万块更可靠,虽然一条命只换来三十五块钱的确是少一些!就单说三条大活骆驼,也不能,绝不能,只值三十五块大洋!可是,有什么法儿呢!“骆驼算你的了,老者!我就再求一件事,给我找件小褂,和一点吃的!”
“那行!”
祥子喝了一气凉水,然后拿着三十五块很亮的现洋,两个棒子面饼子,穿着将护到胸际的一件破白小褂,要一步迈到城里去!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横线处,【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
A.“小伙子,我要是钱富裕的话,真想留下!”老者说了实话。
B.“你是干什么的,小伙子;看得出,你不是干这一行的!”祥子说了实话。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干脆就留下吧,瞧着办得了!”祥子是那么诚恳,弄得老头子有点不好意思了。
(3)通读全文,说说祥子从哪里弄得三匹骆驼,以及他卖骆驼筹钱做什么。
(4)结合小说,简要说说祥子第二次买车落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5)《骆驼祥子》中,祥子老家在乡间,_______________岁时,父母去世,他便跑到_______________(城市名)来赚钱谋生。他认定,_______________是件最好挣钱的活儿。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何处是江南
晓 薇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可以说江南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富有诗意的生活区域,也是隋唐以后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
一个细雨蒙蒙的天气,一个水乡的清秀姑娘撑一把油纸伞缓缓走在一座座桥上,远远望去,好像自己生活在水墨画中一般,大家都能构想出这样的江南图景。
但如果问一句:“江南到底在哪里?”却又很难说出一个具体的范围。
从地理意义上来理解,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意思。这是一个与“中原”“江北”等相对应的地域名,大体上所指的是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吴越地带。
受长江和太湖流域等水体的滋润,这一带水土肥沃,百姓生活富裕,成为宜居的天堂。
自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避让王位,而来到今天的吴地无锡,就开始了对江南文化的开发。
之后经过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宋靖康之乱等历史上发生的多次战乱之后,大量北人南渡,对江南文化的营造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唐朝时,设置过江南道。但这个江南道很大,包含现在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江西,福建等部分地区。
许多人不知道,明朝时,甚至还有一个“江南省”的存在——辖下包含现在的江苏和安徽,到了康熙年间,由于江南省过于庞大和富庶,牵扯利益太多,于是被分解成了两部分,即现在的江苏和安徽。
江苏名字来源于南京的江宁和苏州,各取一字,于是有了江苏。安徽的名字来源于安庆和徽州,各取一字,然后有了安徽。
无论是晋时山水诗的创始人谢灵运、天下第一行书的作者王羲之,还是南宋建都杭州,这些人或事都让( )的江南,从此不但散发着浓浓的( ),也笼罩上了重重的( )。
文人本就是有着一颗文艺的心,这样的思想使他们喜欢的东西都是拥有超脱灵魂的东西。江南属于水乡,生活在水乡,连思想应该也会变得温柔起来。
唐代诗人杜牧《遣怀》写道:“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里的江南指的是扬州,可扬州却在长江的北面。
南方看扬州是北方,北方看扬州是南方。扬州从方言,到饮食,到建筑,尽是南北交界的特征。
瘦西湖的五亭桥,是北方样子的桥洞,上面却是典型南方廊桥的特征。连扬州街头的小院,也多了几分京城四合院的元素,却又保持了南方门庭的精致雕刻。
在唐朝之后,扬州就逐渐成为江南地区的重镇,特别是明清时,其地位不亚于今天的上海。所以,才有了那句话: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所以,历史走到今天,中国人印象里的“江南”,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长江以南,更是穿越了历史,带有时间轴的文化意义上的“江南”。
从徽州的山林,白墙,灰瓦,到秦淮河畔的灯火,歌舞,繁华;从太湖的烟波,浩渺,人家,到桃花坞里的胭脂,粉黛,桂花。
江南的概念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终极追求:天堂情结。江南是每个人都构想过的一个梦幻的栖息地——有一方小小的院落,院落中有一个不大的池塘,门外便是孩童间的欢声笑语……
(选自《小品文选刊》)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书香气 秀气 王气
B.秀气 书香气 王气
C.王气 书香气 秀气
D.秀气 王气 书香气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下面句子。
一个细雨蒙蒙的天气,一个水乡的清秀姑娘撑一把油纸伞缓缓走在一座座桥上,远远望去,好像自己生活在水墨画中一般,大家都能构想出这样的江南图景。
(3)作者引用“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诗句,有何用意?
(4)阅读文章,简要说说江南文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哪些因素。
(5)文章标题“何处是江南”,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江南”在文中的地域和意义。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诸葛宏年少不肯学问。始与王夷甫谈,便已超诣①。王叹曰:“卿天才卓出,若复小加研寻②,一无所愧。”宏后看庄、老,更与王语,便足相抗衡。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超诣:高深玄妙;高超脱俗。②研寻:研究探索。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当涂掌事 当涂:_______________
②及鲁肃过 及:_______________
③今者才略 才略:_______________
④见事之晚 见事:_______________
⑤若复小加 若: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诸葛宏年少不肯学问。
(3)【甲】【乙】两段文字都谈到了学习后的效果,请按要求填写句子。
【甲】文写吕蒙学习后效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乙】文写诸葛宏学习后效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两文中的主人公学习的原因各是什么?
六、写作
请以“幸亏有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一(下)第二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卷
一、默写题
1.
【答案】
(1)弹琴复长啸
(2)马上相逢无纸笔
(3)惟解漫天作雪飞
(4)将军百战死
(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6)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7)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竹里馆(王维)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木兰诗(《乐府诗集》)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啸”的书写。
(2)注意“笔”的书写。
(3)注意“惟”的书写。
(4)注意“将”的书写。
(5)由“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可推知答案。注意“满”的书写。
(6)由“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可推知答案。注意“菲”的书写。
(7)由“孙权劝吕蒙读书时,强调学习方法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涉”的书写。
二、综合读写
【答案】
(1)曼,蛰,níng,zhàn
(2)苞容,包容
C
(4)排比
【考点】
注音
根据拼音写字词
常见易错字
词义解释
修辞手法的辨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màn 妙”的“màn”应写作“曼”;“zhé 伏”的“zhé”应写作“蛰”;“凝视”的“凝”应读作“níng”;“绽放”的“绽”应读作“zhàn”。
(2)“苞容”应写作“包容”。
(3)顺意:顺心;如意。其中“顺”指服从、不违背之意。
故选C。
(4)画线句子“等待等待等待等待”符合排比句的特征,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答案】
(1)示例一:爱国影片欣赏会,示例二:爱国心得交流会
(2)①双引号,书名号,省略号,②强壮,巨大
(3)示例:妈妈,研学旅行不仅不会耽误学习,反而还能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更利于我们了解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激发我们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的热情。
【考点】
活动规划
标点的辨析与用法
语言得体
委婉劝告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解答此题要围绕“爱祖国”的活动主题,选择切合实际的活动形式,表述形式要与示例板块一致。如:爱国影片欣赏会、爱国心得交流会。
(2)①书的名称要用书名号,故【甲】处画线句子中的双引号应改为书名号;“……”与“等”重复,应删掉省略号。
②“强壮”一般修饰的是体魄,“……的贡献”一般用“巨大”或“卓越”或“伟大”修饰。
(3)解答这道题,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弄清楚具体情境中的人物及观点。针对特定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要明确。本题可从研学旅行的益处进行劝说,注意点出爱国情怀的培养。言之有理即可。
三、名著阅读
【答案】
(1)A,B
(2)运用了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祥子急于将骆驼卖掉的心理,并表现出祥子直爽、诚恳的性格特点。
(3)从大兵处。买人力车。
(4)在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买车钱被孙侦探搜去了。
(5)十八,北平,拉车
【考点】
情节内容
课内名著阅读
《骆驼祥子》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解答本题时,需联系上下文。结合【甲】处上文“心中似乎是真喜欢那三匹骆驼——明知买到手中并没好处”和下文“干脆就留下吧,瞧着办得了”等内容可知,【甲】处所填语句应与骆驼联系紧密,而A中“我要是钱富裕的话,真想留下”也与骆驼相关,由此可知,【甲】处应填A。故【乙】处应填B。
(2)画线句子中“干脆就留下吧,瞧着办得了!”是祥子说的话,运用了语言描写。从祥子不管价钱的多少,可看出祥子想快点卖掉骆驼的急切心理。结合“祥子是那么诚恳,弄得老头子有点不好意思了”分析,可看出祥子的直爽和诚恳的性格特点。
(3)结合文中“‘呕,你是拿命换出来的这些牲口!’老者很同情祥子,而且放了心,这不是偷出来的;虽然和偷也差不远,可是究竟中间还隔着层大兵。兵灾之后,什么事儿都不能按着常理儿说”分析可知,祥子是从大兵处得到的骆驼;结合文中“二三十块?离买车还差得远呢”分析可知,祥子卖骆驼筹钱是为了买人力车。
(4)根据名著内容可知,祥子第一次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本以为自己的生活会因为这辆车而变得自由幸福,但谁想到还不到半年,北平街上就流传爆发战争的消息,一天祥子怀着侥幸心理贪图高车费往清华拉客人,结果被大兵抢了车并拉去做苦力,后来他趁乱逃跑,并顺手牵走了三头骆驼以三十五块大洋的价格卖给了一位老者,然后投靠了刘四爷,将卖骆驼得的三十五块钱交给刘四爷保管之后他又开始省吃俭用拼命攒钱买车。然而祥子在曹先生家干包月时,孙侦探以祥子与乱党曹先生串通,需要花很多钱疏通才能免罪的理由把钱全部骗走了,祥子买车的梦又一次破灭,又一次受到打击。
(5)根据名著内容可知,祥子老家在乡间,十八岁时,父母去世,他便跑到北平来赚钱谋生。带着乡间小伙子的健壮、木讷、勤快与诚实,卖力气换饭吃的事做过不少,最后他认定,拉车是件最好挣钱的活儿。当他拉着租来的新车,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攒钱买一辆自己的车。
四、现代文阅读
【答案】
B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江南的景象比为水墨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淡雅、美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喜爱之情。
(3)揭示了扬州是江南的重镇,经济较为发达,影响较大。
(4)泰伯、仲雍对江南文化的开发;大量北人南渡,对江南文化的营造产生了巨大影响。
(5)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长江以南,更是穿越了历史,带有时间轴的文化意义上的“江南”。
【考点】
散文阅读
词义辨析
修辞手法及作用
分析作者写作意图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书香”指上辈有读书人的(人家)。书香气:指有着书香气质。
秀气:清秀;(言谈、举止)文雅;(器物)小巧灵便。
王气: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
第一空形容的对象是“江南”,其特点是“清秀”,故第一空填“秀气”。第二空前用“散发着”“浓浓的”来修饰,应填“书香气”;第三空前用“重重的”修饰,应填“王气”。
故选B。
(2)句子将水乡姑娘撑油纸伞走在桥上的江南图景比作是水墨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水墨画具有美丽、淡雅的特点,作者以水墨画作比,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江南水乡那如水墨画般淡雅、美丽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江南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3)回答本题,要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文中所引用的诗句前有“所以,才有了那句话”之说,这说明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前文“在唐朝之后,扬州就逐渐成为江南地区的重镇,特别是明清时,其地位不亚于今天的上海”,由前文这几句话可知,作者在此以诗句作结是为了说明扬州是江南地区的重镇,经济发达,影响较大,地位不亚于现在的上海。
(4)回答本题,需要回到原文找出信息句,再归纳概括。从“自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避让王位,而来到今天的吴地无锡,就开始了对江南文化的开发”可知,江南文化的形成得益于泰伯、仲雍对江南文化的开发;从“之后经过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宋靖康之乱等历史上发生的多次战乱之后,大量北人南渡,对江南文化的营造产生了巨大影响”可知,江南文化的形成还得益于大量北人南渡。
(5)从“从地理意义上来理解,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意思。这是一个与‘中原’‘江北’等相对应的地域名,大体上所指的是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吴越地带”“所以,历史走到今天,中国人印象里的‘江南’,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长江以南,更是穿越了历史,带有时间轴的文化意义上的‘江南’”可知,“江南”在文中的地域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长江以南,其意义是穿越了历史,带有时间轴的文化意义上的“江南”。
五、文言文阅读
【答案】
(1)①当道,当权,②到,等到,③才干和谋略,④知晓事情,⑤如果
(2)①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诸葛宏少年时不肯学习求教。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更与王语,便足相抗衡
(4)语言描写。【甲】文吕蒙读书是因为孙权的劝说,这样做利于掌事。【乙】文诸葛宏读书是因为王夷甫的劝说,王夷甫说他只要稍加研究探索就能达到名流的水平。
【考点】
文言实词
文言文比较阅读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文言翻译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文言文)
文言文语言特色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乙文参考译文】
诸葛宏少年时不肯学习求教。(可是)一开始和王夷甫清谈,便已经显示出他的造诣很深。王夷甫感叹地说:“你的聪明才智很出众,如果再稍加研究探索,就丝毫也不会比当代名流差了。”诸葛宏后来阅读了《庄子》《老子》,再和王夷甫清谈,便完全和他不相上下了。
【解答】
(1)①句意:当权掌管事务。当涂:当道,当权。
②句意: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及:到,等到。
③句意: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才略:才干和谋略。
④句意:知晓事情晚。见事:知晓事情。
⑤句意:如果再稍加。若:如果。
(2)①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②学问:学习求教。
(3)【甲】文中,鲁肃经过寻阳与吕蒙交谈,感觉到吕蒙有非常大的长进,惊讶的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而【乙】文中,诸葛宏在阅读了《庄子》《老子》的学说后,再和王夷甫清谈,就与王不相上下了,即“更与王语,便足相抗衡”。
(4)根据【甲】文中“权谓吕蒙曰……”“与蒙论议,大惊曰……”和【乙】文中“王叹曰……”等内容可知,【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语言描写。
根据【甲】文中“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可知,吕蒙读书是因为孙权的劝说,这样做利于掌事。根据【乙】文中“王叹曰:‘卿天才卓出,若复小加研寻,一无所愧。’”可知,诸葛宏读书是因为王夷甫的劝说,王夷甫说他只要稍加研究探索就能达到名流的水平。
六、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半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综合读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一(下)月考二语文试卷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综合读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名著阅读,综合读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